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8991|回复: 0

[论汕尾] 【珍贵】袁隆平:发展杂交水稻,造福海丰人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4 21: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脚蛇 于 2021-5-24 21:54 编辑

穿越百年旧时光,喜看稻菽千重浪。2016年,袁隆平院士曾给“袁隆平水稻研究所海丰分所”写下珍贵的题词:发展杂交水稻,造福海丰人民!

微信图片_20210524212639.jpg

微信图片_20210524212634.jpg

孩提时便如雷贯耳十分敬仰的人物,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老解决了半数以上国人的吃饭问题,优化了全球数十亿人口的粮食问题,他是农民的儿子,更是时代的伟人!举国哀悼,老先生带着对其钟爱一生的杂交水稻事业的无限眷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01、袁隆平水稻研究所海丰分所揭牌成立

2016年12月30日,袁隆平水稻研究所海丰分所揭牌成立。标志着海丰县农业水平和杂交水稻研究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微信图片_20210524212629.jpg

时任海丰副县长郑永城、龙岗区经促局副调研员陈马连、龙岗区对口办主任胡泽准为袁隆平水稻研究所海丰分所揭牌。

据悉,2016年上半年,对口帮扶海丰县的深圳龙岗区推广袁隆平新型抗倒伏杂交水稻,推广试点落户于联安镇联田甲下自然村,种植130亩,下半年在14个贫困村种植近4000亩晚稻,每亩增产增收20%左右,经济效益相当显著,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微信图片_20210524212623.jpg

袁隆平水稻种植是龙岗在海丰的对口精准扶贫重点项目。自开始以来,项目通过优良品种的种植,克服了传统品种水稻产量低的问题,有效促进了海丰县农业产业化水平

微信图片_20210524213101.jpg

02、“我的目标是要打败泰国香米!”

袁老的杂交水稻,养活了数十亿人民,他的心紧系着粮食,他牵挂着人民的温饱,与深圳龙岗、汕尾海丰也颇有渊源。

2004年3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要来深圳种水稻”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在当年的两会上记者立刻找到了他。

同年4月20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分中心”在深圳正式挂牌了。

微信图片_20210524213055.jpg

20日,他自信满满地在挂牌仪式上说:“我的目标就是要打败泰国香米!”

仅仅过了4个月,这片设于龙岗区的试验田便传来了好消息:

10月28日,专家对48亩实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晚稻的实测结果表明:水稻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稻谷千粒重达27%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

这表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取得“四大突破”:目前超级杂交水稻晚稻亩产量高;稻谷结实率高;稻谷千粒重高;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

微信图片_20210524213050.jpg

8年过去,在袁老的带领下,龙岗水稻研究所的超级杂交水稻创新团队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他们选育出30多个深优系列杂交稻新品种,开发出业内大名鼎鼎的“深优”系列品种。

微信图片_20210524213044.jpg

2019年9月团队宣布他“深优”系列品种目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3600多万亩,农田累计增产25亿。

不仅如此,龙岗水稻研究所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扶贫工作,配合龙岗、海丰两地相关部门在海丰推广沿海新型抗倒型杂交水稻,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03、袁隆平:我的两个梦

微信图片_20210524213033.jpg

2019年12月18日,袁隆平成为广东海洋大学特聘院士,他建议和支持湛江筹备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

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袁隆平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微信图片_20210524213027.jpg

在海丰、在深圳、在广东、在中国,有稻田的地方就有袁老的身影,我只想回到村庄,田畴万里,禾下乘凉,稻谷晚来香。轻道一声:袁老,您一路走好!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通告
[热点资讯] 卓志强被查
[热点资讯] 新政落地 商品房去库存
[城事报料] 这处可划“龙船”了
[城事报料] 竟还留有这指示字迹
[城事报料] 海丰龙舟赛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