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2825|回复: 0

[议政] 春节,围不成炉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7 09:10:3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朋友老余初四一起吃饭,问他:春节回老家过年吗?老余说:不回去了。父母不在了,回去老家过春节没有什么意思啦。旁边的老蔡说:我们这里即使父母不在了,也要和兄弟姐妹聚在一起。老余说:他倒是有好几个兄弟姐妹,但他们兄弟姐妹没有什么感情,在一起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回去和他们在一起,很堵心,所以父母不在后,春节就在汕尾过,再也没有回去老家过春节了。

其实,现在春节拜年走亲戚,越来越形式化、任务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一天走好几家,有的放下礼品就离开,还有的直接不走亲戚,而在这一现象中以年轻人群体表现最为突出。

不同代人的行为反映了社会变迁。70后一代人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成长,他们热衷于与亲友保持联系,因为那时亲情、邻里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80后一代人处于一个过渡时期,他们经历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因此在亲戚往来上表现中立,既不像70后那样热情也不像90后那样疏远。而90后和00后则是在数字科技高度发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更多地沉浸在虚拟社交网络中,对传统的亲戚交往已经失去了兴趣,更愿意和同龄人在网络上交流。

最近,“断亲”成为热点话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年轻人疏远亲戚是因为他们自私、冷漠,缺乏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事实上,“断亲”并不仅仅是个体行为,更多地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城市化进程使大量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年轻人背离了传统生活方式,亲戚间的距离也随之拉大。此外,数字科技的普及也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软件与朋友交流,而非传统的家庭聚会。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了亲戚间的疏远现象。

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个体。相反,应该从社会角度去思考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措施,提供更多的便利,促进亲戚间的交流和联系。例如,可以通过政策措施鼓励家庭聚会、加强社区活动等方式,增进亲戚之间的感情。同时,教育体制也应该加强对家庭价值观的传承,培养年轻一代对亲情和家庭的重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断亲”现象的出现并不仅仅是年轻人个体行为的结果,更多地是社会变迁和发展的产物。只有从社会层面上寻找解决之道,才能更好地维护亲缘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不过,假如亲情浓厚,至亲在春节聚在一起,还是很好的。大家交流感情,传递正能量,互通有无,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这对保持浓浓的年味,非常必要。可以说:没有浓浓的亲情,就没有浓浓的年味。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提高教师待遇,多些雨点,少来雷声
[三唯论点] 重建乡村先进文化,非常迫切
[三唯论点] 生从自然中来,死回自然中去
[三唯论点] 汕尾对标深圳,唱响特区、老区的“双城记”
[三唯论点] 读医辛苦、规培太抠、求职太倦,谁还去读医呢
[三唯论点] 年轻干部要谦虚一点、多一些实际磨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