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凉,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多。除了流感病毒等大家熟知的病原体,还有一些不起眼的病毒也在悄悄盯上低龄儿童,人博卡病毒1型就是其中之一。 什么是人博卡病毒1型 人博卡病毒对很多人来说很陌生,因为它不像流感病毒、腺病毒那样早就被发现和研究,直到2005年,科学家们在对儿童呼吸道样本进行大规模筛查时才被首次发现,称为人博卡病毒1型。 人博卡病毒1型属于细小病毒科,博卡病毒属,可引发呼吸道感染。和流感不一样,它没有特别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现。 人博卡病毒1型会怎样传播 作为一种呼吸道病毒,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类似,人博卡病毒1型感染患者和隐性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和患者有密切接触时,也可能导致人博卡病毒1型感染。 哪些人容易被盯上 人博卡病毒1型可以说是低龄儿童的“专属威胁”,5岁以下的小朋友尤其要注意,其中6个月到2岁的小宝宝是最容易被感染的人群。相比之下,成年人和老年人被检测出感染人博卡病毒1型的情况就少多了。 人博卡病毒1型可能在幼儿园、学校这些小朋友集中的地方引发暴发流行,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 感染后会有哪些表现 人博卡病毒1型感染后的症状很像普通感冒或流感,常见的有咳嗽、发热,也可能伴有腹泻和呕吐等症状,重症感染时则会出现呼吸困难。 但是,也有少数感染者是无症状的。人博卡病毒1型感染常见的诊断是鼻炎、急性中耳炎、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急性发作。 怎样防治 对于人博卡病毒1型感染,医院里通常采用的是对症治疗的方法。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加强学校和幼儿园的健康监测,开展人博卡病毒1型相关的宣传教育。 (中国疾控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