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帆船赛在汕尾举办,既是对汕尾办赛能力的肯定,更是展示汕尾城乡风貌的重要窗口。赛事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和游客不仅欣赏到高水平的帆船竞技,更见证了汕尾城乡面貌的焕然一新,这也是汕尾这座“广东帆船之都”依托海洋资源优势、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精彩缩影。
这些变化得益于“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汕尾通过“农文旅体+”“产业+”等举措,推进“百千万工程”,掀起乡村消费新气象。如今,赛事场馆周边的村庄整洁美丽,道路畅通无阻,接待设施完善齐全,为赛事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前来看比赛,住宿和交通都不太方便。现在完全不同了,周边村庄都有漂亮的民宿和地道的海鲜餐厅。”多次来汕尾观赛的体育爱好者李先生说出了许多人的共同感受。
近年来,汕尾坚持以赛促旅、以体兴业,推动赛事活动与体育产业双向奔赴。去年年底举办的首届海洋运动会,全面展示了汕尾竞技体育发展的良好势头,不仅成为助推“体育+”旅游发展的热点,也为十五运会营造了良好氛围。
这种“体育+”模式正是“百千万工程”在汕尾的生动实践。通过将全民健身、竞技比赛与海洋运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效应,拉动赛事经济和体育消费,激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每逢大型体育赛事,汕尾餐饮、住宿、旅游等相关行业收入显著增长。去年“五一”假期,汕尾特色跳岛游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前往打卡,还可以在岛上体验摩托艇、冲浪、赶海等海上娱乐项目,既丰富了游客体验,又拓宽了经济收入渠道,让“体育流量”切实转化为“经济增量”。
除了让“体育流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外,汕尾从乡村到城镇,从小孩到老人,从竞技到休闲,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双翼齐飞”,让海洋运动从专业赛场走向大众生活。
在这样的契机下,群众性海洋运动在汕尾逐渐兴起并取得突破式发展,民间的帆船帆板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组织通过开展培训、组织活动、交流技艺,汇聚了大量爱好者。丰富的海洋文化与独特的地域风情相碰撞,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体育爱好者前来红海湾畔,亲身体验海洋运动的魅力与乐趣。这成为了红海湾旅游的一大亮点,不少珠三角地区游客慕名前来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
红海湾一水上运动爱好者说,“经常有广州、北京的海上运动爱好者前来红海湾体验冲浪,海洋运动已逐渐成为大众化运动了。”
未来,汕尾这座海滨城市将继续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创新赛事运营模式,完善体育基础设施,让“海上体育圣地”的名片更加闪亮。
记者:林敏
来源:汕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