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394|回复: 2

[汕尾] 报国传忠孝 爱乡洒真情——记布衣将军黄旦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2 19: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阳光 于 2012-4-27 19:31 编辑

时间:2012-04-21   文章来源:汕尾日报  

  春日下午。汕尾海港大厦十八楼。

  窗外,沙舌内港风景尽收眼底。蓝天白云下,桅杆林立,碧波荡漾。一艘艘停泊的船儿轻柔中仿佛还带着扬帆出征时的记忆,品味着大海的梦想,一如我眼前的采访对象。

  黄旦群,这位从海陆丰红土地走出的共和国将军,戎马一生,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当船,竖起军人信念的风帆,撒下人生理想之网,收获了沉甸甸的赤子之爱。

  年逾古稀,解甲不卸担。他将足印留在故乡的红土地上,每日依然奔忙着……

  【火热军营】从农家子弟到部队少将

  “您是如何从农家子弟成长为将军的?”面对面时,记者的提问多少带点俗气和功利。

  将军并没有顺着话题回答,只是娓娓道起从军的历程。

  1959年,当时驻扎在海丰境内的一支部队,急需几名军官的文化教员。正在彭湃中学读高二的他以成绩优异和身体健壮等因素被选中“援军”入伍,成了人生的转折点。

  因为国防建设的需要,他跟随所在部队,一路由南向北,从沿海到内陆,最后辗转来到首都北京。凭着扎实的文化功底,他考上了军校,选读防化专业。

  防化兵被誉为“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个中缘由,既有个人的理想追求,更有着当时国家战略需要的考量。抗美援朝时期,在对以美帝为首的侵略集团作战中,随时有遭受敌人毒气攻击的可能,而我军在这方面几乎完全没有精神和物质准备。培养防毒人才,加强防化兵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毕业时,黄旦群又一次以全优的成绩把握住人生的方向盘。根据部队有关规定,成绩优秀的毕业学员对任职有自己挑选的余地。当时的部队首长找他谈话:可以到部队当排长;也可以进机关搞科研。他毅然选择了前者。

  农家子弟的吃苦耐劳,军营大熔炉的烈火淬炼,再加上军校的知识积累,这一切让他带起兵来如鱼得水。1964年1月3日,中央军委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由此掀起群众性练兵大比武高潮。7月份,在参与全军区的比武中,黄旦群所训练的尖子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载誉回部队后,他本人荣获“郭兴福式优秀教练员”称号。此后,他带领尖子班多次为我军高级军官和外国在我国培训的军官进行军事表演。

  屋内,洒下一地的春阳。娓娓而道的黄旦群似乎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热火朝天的训练场上,上千人喊着口号、苦练杀敌本领的景象是多么的壮观。1981年,作为防化部队总导演的他,参与华北地区实兵军事演习,千军万马、硝烟弥漫,激烈场面是多么的让人血脉贲张。参与西北核试验和东北某地防化学武器试验成功的狂欢庆贺,让这位贫寒出身的青年军官壮怀不已。此后,无论是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部防化部副部长的重任,还是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副院长任上的匆忙,一切的一切,是多么的让他难以忘怀。

  时空转换间,红土地的农家子弟,从部队文化教员排长的位置,一步一个脚印,登上了副军级的高位。199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黄旦群终于跨进了共和国将军行列。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受中国政府之命,作为专家和领导的双重身份,与日本政府就侵华遗留化学武器问题进行谈判。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交锋。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黄旦群以他的专业知识和智慧,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利益。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写下的诗句。作为一名新中国的军人,黄将军心里时刻装着的是国家的利益、人民的重托,至于个人的荣辱他从不计较。所以,每当面对别人对他将军头衔的过度解读时,他只是报以一笑。这大概也是他没有直接回答记者采访伊始所提问题的原因。

  当然,让今天有志青年羡慕的,不仅仅是他本人的成功,还包括那个风清气正没有买官卖官的时代。

  【朴素家风】家庭是军人的大后方

  将军凭窗而望,目光久久地落在海港上的船儿,似乎思索着什么。

  黄将军的爱人退休前是北京一所中学的高级教师。这位祖籍山东的“军嫂”,继承了解放战争时期老乡支援部队的光荣传统,在完成繁重学校工作的同时,也肩负起整个家庭的琐碎事务,垒砌起家庭的“大后方”,让丈夫得以一心一意地专注部队事务。

  将军夫妇育有一男一女。教育子女的重任也几乎全落在妻子的身上。“从小学到高中,我只参加过有限的几次家长会,都是有关填报志愿的会议。”高考填报志愿,子女征求老爸意见,他只回答说:老爸当年准备报考的是清华大学,可惜高中没念完就参了军。子女明白老爸话中有话,都填报了清华大学,并且都被成功录取,填补了老爸的遗憾。

  女儿大学毕业后,被美国一家硅谷公司录用,并在美国边工作边读研,以优异成绩修完硕士学业。后来,在父母亲的动员下,于2008年与本国籍的丈夫一同回国工作。

  黄将军教育儿女跟他在部队带兵方法一个样:严格要求,以身作则;顺其自然,适当引导。子女参加高考前近半年,夫妇俩硬是将电视关闭,直到高考结束。子女大学毕业后都没有选择仕途道路,黄将军从不反对。尽管他心里明白,如果子女愿意从军,日后仕途升迁更有机会。

  【故乡情怀】爱国者必先爱家乡

  2001年,从部队岗位退休后的黄将军,北京、深圳、故乡“三点一线”,如候鸟般由南而北,再由北而南,几乎成了“三栖人”。北京有老战友叙旧的欢乐;深圳可享子女的亲情;故乡让他重拾少年梦想……

  提及故乡海丰县梅陇镇金盘围村,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祖传五福狮舞的精彩绝伦、家族命运的历史沉浮、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他,如数家珍。

  退休返乡,黄将军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人马,编写出版村史。

  2006年,他与旅港同胞黄辉铭等倡导发起成立金盘围村助学基金会,并率先垂范,两次捐款共9万元。在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助学基金款项已达109万元。

  基金会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盈利渠道,规定每年农历十月发放。至今已发放4次,共发放助学奖学资金约60万元,受助学生300多人次。

  黄将军告诉记者,他计划中的第三件事是集资300万元,修葺村容村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些实际工作。目前相关工作进展顺利。

  “我退休后没有失落感!”黄将军还意味深长地说:“一个人要有松树‘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风格;也要学习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精神。”

  爱国者必爱自己的家乡。

  一个心里永远装着家国情怀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有失落感!

  【人生感悟】孝道是人的立身之本

  回首人生路,黄将军多了一份从容欣慰。

  他戎马一生,也曾历经政治年代的风云变幻。参加部队“四清”工作队,“我没有整过人,也没有被别人整过”。文革十年,“我除了‘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做好上级交办的事’外,其他时间全用于学习。”拨乱反正后,黄将军陆续发表专业论文60多篇,主编并出版《关于核化武器救援若干问题》著作,达10万字。

  中国军人历来有崇尚孝道的传统。毛泽东的《祭母文》感人肺腑。陈毅元帅亲自为母亲洗屎裤的行动让世人赞誉。许世友将军“生前为国尽忠,死后为母尽孝”为天下人尽知。黄旦群将军则坦言:“我绝不交不孝之人”。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提倡孝道,古代有典籍《孝经》,还有很多劝慰人们尽孝老人的文章及诗词歌赋,海陆丰也有不少批评忤逆之子的戏曲。羊羔有跪乳之孝,乌鸦有反哺之恩。子曰:“孝,德之本也。”换言之,不孝,就是没有道德。不讲孝道之人,也就是没有道德之人。这样的人,对含辛茹苦生他养他的父母尚且没有孝道回报之意,那么他对谁还会有真心实意呢?只有怀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爱心,才能善待他人,感恩社会。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更别说尊敬其他老人,遑论会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社会呢?

  黄旦群将军的孝道观让人窥视其思想脉络,同时也使人感知到他的行动和力量源泉。戎马一生,献身国防事业建设是他对祖国母亲的忠孝体现,卸甲后义无反顾热心村事是他对家乡的忠孝情怀。

  窗外,和风丽日,云卷云舒。这是白云对蓝天的眷恋。(作者:梁水良)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全省残疾人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报告会暨省残疾
[汕尾资讯] 汕尾脱贫户的昨日今天
[汕尾资讯] 陈钦城捐款150万元
[汕尾资讯] “五个一”开创汕尾市扶贫“双到”新局面
[汕尾资讯] 汕尾和陆丰联合举行“6.26”国际禁毒日万人游
[汕尾资讯] 致全市企业家的公开信

发表于 2012-4-23 00: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报国传忠孝 爱乡洒真情 ——记布衣将军黄旦群 (图片版):)
http://bbs.swsm.net/forum.php?mo ... 79&fromuid=9233
发表于 2012-4-23 16: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lol:lo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