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有位常穿碎花裙的阿姨,总爱坐在石凳上跟人说自己的膝盖多不争气,买菜要歇三回,夜里疼得直哼哼。起初邻居们还会递个膏药,说句"保重",后来见她每天雷打不动地讲这套,反倒绕着道走——谁也不想总当情绪垃圾桶。 想起那个总说自己卧床、气短的女同事,她细数身体的种种不适时,语气里总带着一种隐秘的期待,像是在等一句"你好可怜"。可听多了就发现,她并非真的走投无路:堂姑教她含黄芪补气,朋友建议练卧桩,她却总用"只能练手指功"轻轻带过,仿佛病痛不是需要攻克的难题,而是值得展示的勋章。 人这一辈子,谁还没点难处?小时候摔破膝盖会哭着找大人,是因为知道有人能替自己擦药。可活到一定年纪就该明白,诉苦如同往别人鞋里倒沙子,偶尔一次或许能换来同情,次数多了,只会让人想赶紧躲开。那些真正把日子过下去的人,多半是把苦水咽进肚子里,转身该干嘛干嘛的。 邻居张叔前几年得了场大病,化疗时头发掉光,却总笑着跟人说"正好省了理发钱"。他没说过夜里疼得睡不着,也没提过医药费多让人犯愁,只是每天早上照样在小区散步,见了谁都乐呵呵打招呼。后来有人问他怎么这么乐观,他说:"跟人说疼,疼就会少点吗?还不如省点力气养精神。" 生活不是戏台,没必要总把自己扮成苦情主角。亲戚朋友的关心是暖人的炭火,但总用抱怨去拨弄,炭火也会慢慢熄灭。真正的体面,不是永远光鲜亮丽,而是知道哪些难处该自己扛,哪些情绪该自己消化。就像老话说的:"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没人会看不起努力挣扎的人,但谁也受不了总被负面情绪裹挟。 与其把力气花在诉说可怜上,不如试着握紧拳头——不是为了对抗谁,而是让自己知道,哪怕只能练"手指功",也比摊开手等着别人施舍强。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过得硬气,比什么都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