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虽小,人心甚大

发布者: 一代好贼 | 发布时间: 2025-9-4 19:57| 查看数: 5900|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在菜市场的喧嚣中,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像一只敏捷却误入歧途的小猫,趁摊主不备,提走了一串葡萄。被喝止后,他将葡萄放回,却又在另一个摊位重复了同样的动作。


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次又一次对人性的试探。他在衡量的,不是葡萄的价值,而是被抓住的风险,懵懂中甚至应该不知他的行为将意味着什么。


同样在这片市井里,还活跃着一群“老练”的身影。他们是一些老人,熟练地将喜欢的小东西,如鸡蛋、淮山、袜子等等悄悄塞进自己的袋子。若被发现,便有百般说辞;若能得手,便心安理得地带走。


这些行为,看似只是“顺手牵羊”,价值不大,却像白蚁一样,悄无声息地蛀蚀着社会的道德根基。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古训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一个孩子,如果在十几岁的年纪就学会了用不正当的手段满足欲望,甚至以为是理所应当,却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和正确的引导,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将有荒废的危险。今天的一串葡萄,可能就是明天的一个手镯、一捆钞票甚至干出更大的错误。


而那些为老不尊、惯于偷盗的长者,他们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商家的利益,更在无形中给年轻人树立了恶劣的榜样。当“占便宜”成为一种习惯,当“不劳而获”被视为一种“本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便会荡然无存。而他们的子女以及后代们将无地自容,如果这是家庭教养的使然,那么他们的家族都是这个文明社会里的败笔!


这种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个人道德的缺失和社会教育的短板。侥幸心理、法不责众的心态,让这些“小恶”得以滋生蔓延。又或者正好印证某个特定地区或特定群体的大众印象。


制止这种行为,需要多方合力。商家要提高警惕,巧妙地防范;该社区要形成“偷盗可耻”的舆论氛围,因为其他社区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低素质行径之人,整个汕尾就那个地方有而已;社区要加强诚信教育。但最重要的,还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它们是塑造人格的基石。


对于那个男孩,我们不能简单地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应看到他背后可能缺失的家庭教育和正确引导。及时的批评、教育和关爱,才是将他拉回正轨的关键。


文明社会的构建,始于每个人对“小恶”的零容忍。 当我们不再对这些“小事”视而不见,当每一次不道德的行为都能得到应有的纠正,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健康、有序地运转。


一串葡萄的价值微乎其微,但它所映照出的人心,却重若千钧。
留言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评论:(0)
资讯推荐
热点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