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
查看: 2231|回复: 0

[汕尾] 汕尾海鲡鱼能游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宁德大黄鱼、池州鳜鱼,到鄂州武昌鱼、舟山带鱼……越来越多的城市借“一条鱼”破圈而出,不仅成就了地域风味的名片,更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与增值。


汕尾,坐拥467公里海岸线、881个岛屿,以及2.39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是南海重要的渔场之一。2024年,汕尾水产品总产量65.05万吨,增长5.3%;渔业产值145.13亿元,位居全省第五。


640.jpg



“靠海吃海”本是天赐优势,但汕尾始终缺少一个叫得响、传得开的全国性海鲜品牌。


须知,在消费者认知中,“原产地”标签直接关联产品的溢价能力。品牌之争,表面是产业规模与技术水平的较量,实则是未来赛道主导权的抢占。没有品牌,再好的海鲜,也难逃“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命运。


640 (1).jpg



转变正在发生。今年5月,汕尾市农业农村局印发《汕尾市推动“三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以海鲡鱼、海胆、晨洲蚝为核心,构建贯通上下游的全产业链,致力将“汕尾三鲜”打造成广东乃至全国海鲜市场的新名片,让“天下海鲜,汕尾领‘鲜’”真正落到实处。


为何海鲡鱼位居“三鲜”之首?

不同于海胆的时令局限(繁殖期主要在6—7月),也区别于晨洲蚝的最佳赏味周期(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海鲡鱼可实现全年稳定供应。这一“无季节性”特质,为其持续占领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优质海水经济鱼种,海鲡鱼肉质细腻、鲜味浓郁,更具丰富营养。研究显示,其不饱和脂肪酸、DHA、EPA含量突出,蛋白质高达21.5%,必需氨基酸比例达50.39%,是名副其实的“海洋蛋白宝库”。


640 (2).jpg



更值得关注的是,海鲡鱼极具加工多样性,可实现“一鱼多吃”:鱼肉可制生鱼片、冻鱼片、鱼丸;鱼头鱼骨可熬汤或提炼保健成分;甚至开发鱼罐头、鱼酱等深加工产品。多元形态不仅扩展了消费场景,也极大提升了附加值与市场适应力,让这份鲜美以更便捷的方式“游”向全球餐桌。“从鱼肉到鱼骨,从鱼皮到鱼腹,浑身是宝。”汕尾市海洋与渔业协会会长林孟德表示,其所属的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已与阿曼采购商签下1000万美元海鲡鱼订单,真正实现“汕尾鲜鱼游出国门”。


640 (3).jpg



更重要的是,海鲡鱼适合在汕尾多片海域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与当前大力发展的现代化海洋牧场高度契合。相比之下,海胆仍依赖天然捕捞,大规模人工养殖尚未突破;晨洲蚝亦受限于特定水域,难以迅速扩张。而海鲡鱼生长速度极快,是三文鱼等鱼类的2~3倍,尤其适合深水网箱养殖。2024年,汕尾海鲡鱼养殖产量已突破2800吨,产值超2亿元。


根据《方案》,到2027年,汕尾将建设200个深水网箱,推动海鲡鱼年产量达1.3万吨、产值突破5亿元,深加工率提升至65%。


蓝图已绘,如何实现?

在笔者看来,首先要打好“全产业链牌”,通过深化“公司+渔户”联农带农机制,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构建从种苗、养殖、捕捞,到加工、冷链、物流、销售的全链条体系,同时积极布局预制菜、保健品、活鱼配送等新赛道,甚至开发以海鲡鱼为主题的美食旅游线路,实现从“卖资源”到“卖品牌”“卖体验”的跨越。可借鉴山东荣成的鱿鱼产业集群模式,通过加工企业、物流服务商、科研机构的协同,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生态。这样的全链融合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还能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推动整个产业的创新升级。




品质是农产品的生命线。要打好“品质牌”,建立海鲡鱼全流程标准体系,积极引进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开展养殖与加工关键技术攻关,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




会讲故事的品牌才有持久力,要打好“文化牌”,深挖海鲡鱼的文化底蕴,重塑海鲡鱼经典菜系,全方位讲好“海鲡鱼故事”。正如游弋于历代文人雅士诗词中的武昌鱼,不但是鄂州载入史册的美味,也是鄂州破圈而上的文化代言。当香港文化节上的鱼形剪纸文创单日售罄,当武昌鱼邮票为城市品牌价值加持,这条鱼完成了从食材到文化IP的蝶变——其品牌价值评估已达83.6亿元,还衍生出包括武昌鱼AR明信片、孙权宴宾漫画等十余类文创产品。


从“靠海吃海”到“知海用海”,从“一味海鲜”到“多元产业”,相信汕尾海鲡鱼能游向更远的餐桌,解锁更多的价值。

来源 | 南方+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汕尾海鲡鱼能游多远?
[热点资讯] 贵州6岁男童家门口失踪被亲戚带走杀害藏尸,
[城事报料] 最新!这些地方将被抽查…
[热点资讯] 贵州茅台连发公告
[城事报料] 陆丰市渔港经济区入选省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创建
[热点资讯] 急缺!日薪最高5000元!特别是退休后的大爷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