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买的小家电出故障,扔掉换新的实在浪费,选择维修不是维修费贵就是颇多周折,两者之间的取舍十分闹心。近日,市民蔡女士向记者反映了小家电维修难的问题。
蔡女士告诉记者,她两三个月前花199元网购了一台奔腾牌的电饭锅,没想到近日出故障竟然“罢工”了。“基本上还是全新的,不要的话那就太可惜了。”蔡女士找出电饭锅的发票以及保修证书一看,发现还在保修期内,便拨打了“保修证书”上汕尾市的某维修点电话咨询,结果发现城区、陆丰两地的维修点不存在或是跟该品牌已经取消了合作,最后,只有海丰的维修点还能维修。考虑到维修时间以及要专程往返海丰两趟,不想如此费周折的蔡女士只好取消了保修的打算,无奈之下自掏腰包就近找了个电器维修店来处理。“维修费太贵了,换了个零件就要68元。”蔡女士抱怨称。
诸如蔡女士这样反映小家电维修难的市民还有不少。维修网点分布少,或者维修服务不能保证时效和品质,还要花费时间精力以及路费,这些都成了市民抱怨小家电维修难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小家电的品种繁多、更新换代之快,使得其价格越走越低,大部分市民在处理这种故障小家电的问题上会衡量其价格比重,但维修难和维修费贵的种种问题让市民犹豫不决,崭新的小家电成了主人眼中的“鸡肋”。市民王阿姨家里单是电水壶就堆了三四个不同牌子的。“一个新的电水壶不到100元,拿去维修换零件的话却要好几十元,还不如买新的省事省力。”她告诉记者其家里电磁炉、电水壶都坏了好几个,像电磁炉这种价格稍微贵的如果更换的零件价格所占比例不太高,还是会考虑拿去维修,但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维修费贵或者维修后频频出问题而只好购买新的,不再考虑选择维修。据记者了解,由于小家电本身的价格不高,如果维修成本高、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再加上小家电的更新快,很多小家电往往变成了一次性消费品。(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谢霞)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阳光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