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尾日报12月25日刊登的《愿我市建成更多公益性郊野公园》一文从现实角度提出我市应该建成更多公益性郊野公园,热切希望各地各有关单位切实行动起来,为扮靓汕尾、为民众创造良好生活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块块宝地而动脑筋、想办法、尽份心、献份力!
笔者觉得,作者不但把视角投向公益性郊野公园“应该建”,还提出如何防止“在规划建设中变异”的问题,这非常好!该文写道,“在我市各地,已有这样的例子:有的公园规划了,但后来公园用地又被缩小了;有的公园的建设用地是定了,但后来却被宾馆、楼盘挤占了;有的公园大体上是建成了,但由于缺乏后续工程和配套、没有想一些办法让公园‘活’起来而导致利用率不高;有的‘公园’是建成了,但却在企业的围墙里。因此,如何保持公园规划的确定性、公园的公益性、城市发展的前瞻性和建设的沿续性,并不断加大投入和设施配套,防止出现功能性变异等,这些都是开展公益性郊野公园建设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该文给我们警醒:我们的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要有一种生态文明造福“子孙后代”的理念!
建设公益性郊野公园,必须要高瞻远瞩的规划,一定要确保规划到位并保持沿续性,不要半途而废。我们从地方政府到市相关部门都要有造福“子孙后代”的理念,都要有把城市建成园林城市的理念。建设公益性郊野公园如果在我市能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能掀起“建设潮”,这是好事,同时也是考验我们领导干部责任感强弱的“视窗”。
领导干部应知一条常识:民如天大,执政为民。但个别干部缺乏“为后人负责任”的理念。无可置疑,现在一些地方的建设 “一锤定音”,没有深思熟虑,动作大是大,但没有权衡利弊,匆匆行动把好事办成坏事。比如在闹市建设的高楼大厦,这当然是扮靓城市了,问题是他们没想到在闹市建设高楼大厦是给那条街道增加更多的交通压力,车来车往,拥堵不堪,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相反,如果有“负责任的心”,考虑到交通问题,把几栋高楼大厦移到别处,不就减少麻烦而发展更快更好?再比如:在我所在的小县城有幢多年前建成的面积很大的贸易大厦,当时的规划是要建成商贸城,里面设计了许多店铺,但一直没多少人租来做生意,现在许多店面被人租出去住家而已,根本没发挥当初的“宏图大计”。为啥商贸城无人问津?原因在于当初的规划不好,楼梯九拐十八弯,酷似迷魂阵,一些生意人当然不想在这里做。相反,如果规划得好,何至如此?
其实,一言蔽之就是领导干部有什么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建设。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笔者认为在城市建设中应“建设未动理念先行”,只有确立一个好理念,才能立足现实,把城市建设中的许多环节串联起来,不致于发生“不该出现的错误”!(来源:汕尾日报 彭伟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