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6365|回复: 8

[论汕尾] 宜居城市的根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3 11: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宜居城市的根本
陈治赠    2011/2/12

    建设“宜居城市” ,这是汕尾地区随处可以看到的一句十分醒目的口号。我们不清楚这一口号的提出,是来自上层的高瞻远瞩,还是发自汕尾本地的觉悟?毫无疑问,悦耳口号的背后,反映了一个清晰的信息,这就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繁衍生息的环境面临着不适宜居住的危险!
    所谓汕尾地区,其实就是海陆丰地区。早在五、六千年前,远古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1929年,一位中文叫做麦兆良的意大利籍神父,就在捷胜沙坑村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轰动一时,命名为“沙坑文化”载入史册 。传说在相近的时间,捷胜沙角尾村,曾发现战国时代的墓群。可惜两处遗迹,毀于愚昧的开荒扩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海丰就以一个小诸侯国出现,秦平百越,就有海丰之名。西汉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正式置海丰县,至今有2121年的历史。辖地东至今天的惠来,西连旧称归善(今惠阳),北至现惠东的髙潭、紫金。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升格为海丰郡。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复名海丰县,延用至今。
    海陆丰自古一体。据新编《海丰县志》: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折置陆丰县(安陆县),五年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又并回海丰县。直至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才又正式置陆丰县。但社会上仍视海陆丰为一家。民国肇造之初,陈炯明两度主政广东,造福桑梓,海陆丰在民主政治、地方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势如霹雳,留下“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 的辉煌誉称。20世纪30年代,彭湃闹革命,留下血染的风采,造就“奔向海陆丰”这一不朽殊荣。就是分县不分家的见证。
    海丰县城中央耸立着一座金碧辉煌,巍峨壮观的孔庙,这是海陆丰文明的象征。准确记载海陆丰人民祖祖辈辈尊崇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尊崇和谐,重视教育的历史。唐朝的“郡” ,相当于宋朝以后的“州” 、“府” ,类似现代的地级单位。唐制等级森严,只有郡的所在地,才有资格获兴建孔庙。据此推断,孔庙应始建于唐天宝年间,距今约1268年。南来北往的人们,仍能看到孔庙上空仍凝聚着一派祥和,隐约听到“人之初、性本善” 的朗朗书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道教——中华瑰宝,在陆丰的玄武山祥光永驻。海丰奇峰突起的莲花山久负洞天福地盛名。明万历年间,高僧昭烈(照亮)和尚云游至此,借花献佛,在莲花山创建海丰最早的佛寺——大道庵,莲花山又成了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如今,道教的庙宇与佛教的庵寺,在莲花山的苍松翠柏、奇峰碧水之中相辉交映,唇齿相依,见证海陆丰人民珍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善于接纳优秀的外来文化。
    海陆丰历史上是生息繁衍的风水宝地。每天拂晓,海丰万寿寺敲响了祝福的钟声,千家万户,飘出朵朵炊烟。学子早起呤诵诗书,成为海陆丰人的习惯。书声朗朗,此起彼落,构成独特的地方特色。云雾深处,不时传来採茶姑娘的莺声啼笑,随着轻柔的晨风,飘向正在波涛万顷之中张网捕捞的点点白帆。银房瀑布飞流直下,迎着冉冉升起的骄阳,交炽着五颜十色的霞光。农夫下田,牛儿欢叫,洒下一地汗水,一身疲惫,掩着不住丰收的喜悦,趁着十五月圆,扶老携幼,到龙津两岸,聆听那令人心醉的鱼唱。归途中的游子,正披着落日余晖,风荷晚渡,他们要越过羊蹄峻岭,携带久别的娇妻,饱览丽江月色。长沙夜雨,倾倒不少文人骚客。后门渔港长长的海湾,那阵阵潮声,发出变幻无穷的天声地音,忽如万马奔腾,让人惊心动魄,忽如丝竹管弦,令人心旷神怡。
    厚实的传统文化,丰衣足食的自然环境,养成了海陆丰人民喜文善武的传统风俗。自古以来,几乎每个较大的一姓巨族或多姓聚居的村落,都设有自己的家塾或联办学堂,建有武馆、曲班。沒有私塾的村落则集资建立义学堂。历史上的海陆丰,学堂遍地,世代书香,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歌舞升平。
    海陆丰引以为荣的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海丰为例:北部山区盛产竹朩、水果、茶叶,尤以莲花山第十三条岭中生产的“幼茶” 令世人得一饮而忘返。中部平原盛产粮食、疏菜,有粮仓之称。南部与浩瀚的南海相接,则以渔为主,尤以养殖蚝、蚶、虾、蟹卓著。其中联安霞埔村盛产的鲜蚝、塭虾、珠蚶曾经名闻遐迩,为县财政收入的龙头。境内四大水系,联结纵横交错的条条溪河,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虎头沟坐船,可直抵莲花山下。距香港仅有一昼夜的航程(木帆船),商贸发达。取义“南海物丰” ,是鱼米之乡,尤以“海产丰饶”闻名于世。
    谁不说俺家乡好!因而,海陆丰人民不愿 “放弃银瓶去抢宝” ,历史上鲜有“卖番猪过南洋” ,到香港定居的也是寥寥可数。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将锦绣中华炸得千疮百孔。腐败的清王朝丧权辱国,海陆丰跟着倒霉,开始走下坡路。
    清未的经济改革(洋务运动)和政治改革(百日维新和立宪运动)、海陆丰又开始复兴。仅从海丰县城建立海陆惠陈氏“星聚堂” 、刘氏大宗祠、黄氏祖祠、曾子祠等几大祠堂,海陆丰成为闽粤两地不同姓氏宗亲的活动中心,当时发展的盛况,可见一斑。
     随着连续不断的外患内战,海陆丰沦为贫困落后的地区。
     穷过渡已成历史的记忆。社会发展到今天,海陆丰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道路四通八达,官员有夹必袋、百姓也有荷包。海陆丰人民不再为“日求三攴、夜求一宿” 担心。提出建设“宜居城市” 的口号,相信是指适合居住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
     水是生命之源。科学家最新科研成果,发现浩瀚的宇宙中,适合人类“宜居星球”有数十个。科学家之所以伟大,就是既能发明创造造福今天,又能为后代的明天着想。“宜居星球” 的发现,为地球人类的未来准备了后路。月球离地球最近,为什么没有了生物?无非是断水,是一个宜居资源已经完全枯竭的废球。由此可见,“宜居星球” 的先决条件,是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水源。由此也可以作出推测,地球人类的祖先,有可能是其他星球的移民!否则,就无法解释人类的起源至今为什么仍然莫衷一是,继续延用猴年马月的假说。
     海陆丰人的后代,将来有多少人能移居到外星球当一世祖?毕竟是那些有能力坐火箭搭飞船的少数有钱人考虑的问题。对于日出谋生,日落求宿的多数人来说,目前最要紧的是如何保护生命源。
     还是以海丰为例。过去风行以粮为纲,向山要粮,向海要粮,甘蔗上山,海底插秧;裁弯取直,河流改道;上堵下闸,毁掉了生态平衡,留下了畸形的后遗症。引为自豪的海丰八景,已经面目全非,风光不再。可能是全国为数不多、保存完整的“后门羊蹄古道” ,也面临着被毁的命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丰富的淡水资源日渐恶化,如海城的龙津河,梅陇、联安纵橫交错、曾经人笑魚欢的小河大溪,现在变成了臭气冲天的排水沟,赖以生息繁衍的活水成了弃无所去的一潭死水。赤岸河、大液河、园墩河、黄江、丽江成了水葫芦的世界。如果从1965年修建东西两闸堵死了自然流通算起,距今不过是40余年的光景,照此推测,再过10年,海丰可能要断绝灌溉用水。后来又热衷兴商旺国,调整布局,试图建造工业县,出现了城东、可塘、公平、梅陇等专业镇排出的有毒的工业废水,四处渗透,波及自来水,就是挖井取水,也令人闻而生畏。再后来就是广种桉树。人云桉树有毒,笔者愚昧,曾到莲花山作过几次观察,发现桉树无鸟,桉树山下的山沟沙坑,泉水变绿,鱼虾绝迹的现象,是否与桉树有关?不敢妄加猜测。泉水变质,即使是个案,切不可漠视,否则,可能不用5年,海丰将为饮用之水担优。
     政绩辉煌,后代遭殃。急功近利,不小心酿成了集体慢性自杀。这是教训。
     最近,海丰花大气力整治龙津河,在两岸修筑石栏杆。远看富丽堂皇,近看毛骨悚然。依然是一沟臭水。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宜居工程” 。有点西装革履遮掩病躯的味道。
    “宜居城市” 的要旨是什么?就海丰而言,一是停止对山的开发,一旦青山变成豪宅,水源就将彻底枯竭。二是应该将全县河流自然畅通,令死水变活水。三是整顿、解决有毒废水的治理,减少毒液渗透。
水源保护,这是建设“宜居城市” 的根本。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官宣!镇江取消118个道路停车泊位停车收费
[三唯论点] 为海丰教育说句公道话
[三唯论点] 时评:汕尾城区公共道路停车收费,合法吗?
[三唯论点] 闲聊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
[三唯论点] 热烈祝贺海丰县第二届妈祖巡安布福盛典功德圆
[三唯论点] 守住学校这道最后防线 为振兴中华奠实基

发表于 2013-1-13 21: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怎样保护和传承,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课题。现在的汕尾无论硬件还是软件,距离“宜居城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个人认为,首要是要提高人的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才是一个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发表于 2013-1-14 09: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宜居城市,现在只是个口号。本地的除了房价宜居之外,物价却不宜居。
发表于 2013-1-14 10: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か空ぇ蕩く 发表于 2013-1-14 09:22
宜居城市,现在只是个口号。本地的除了房价宜居之外,物价却不宜居。

说得很对!除了房价宜居之外,物价却不宜居,还有基础设施太差,治安太乱,普遍市名素质低......
发表于 2013-1-14 13: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か空ぇ蕩く 于 2013-1-14 13:48 编辑
信不信由你 发表于 2013-1-14 10:51
说得很对!除了房价宜居之外,物价却不宜居,还有基础设施太差,治安太乱,普遍市名素质低......


现在的不管什么物价都比其他地方高了,就是不见工资比人家高,过年还要全行业涨价,TNND,汕尾是人呆的地方吗?现在的猪瘦肉都20,排骨22,奇刀下14,海丰貌似就一个屠宰场,青菜不管本地外地,没有低于3块,连最便宜的大白菜都3块一斤,就连上次全国大白菜滞销,收购价1毛一斤的时候也没有降过价,去年也是全国大白菜滞销,在深圳一斤5毛钱,平时也就是1.5。鱼更是没有低于10块一斤,肉丸20一斤,小米(就那么小小一个)菜果一块钱3个,用的拖鞋,水桶,沐浴露,洗发水,就算是本地的大超市,都要比其他地方的小超市贵,到了过年这些吃的用的东西通通涨价,商家大发过年黑心财,当然我不知道发这个黑心财的是垄断的批发商还是零售商。要在汕尾地区过个安乐年,真他妈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发表于 2013-1-14 15: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か空ぇ蕩く 发表于 2013-1-14 13:41
现在的不管什么物价都比其他地方高了,就是不见工资比人家高,过年还要全行业涨价,TNND,汕尾是人呆的 ...

哈哈,海丰的一些大超市一向都不便宜,买肉菜什么,当然去一些私家摊位买会便宜很多。不过,感觉近两年来海丰的物价确实飞涨得特快吖,我也不知道那些商家哪来的勇气这样屠宰大家!!在这个时代,想过点简单的生活,太容易了!!
发表于 2013-1-14 15: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不信由你 发表于 2013-1-14 15:11
哈哈,海丰的一些大超市一向都不便宜,买肉菜什么,当然去一些私家摊位买会便宜很多。不过,感觉近两年来 ...

所以去了外地发展的人大多都不会回来。汕尾地面的物价局好像是份闲差事,平时的东西都很贵了,春节商家乱涨价也没人管的。普通的零售商贩可能不敢乱来,应该是贵来贵卖,大批发商抬的价格,批发商哪里来的勇气?还不就是政府不给力,垄断经营爱买不买。本地的工资水平全省垫底,物价水平却超越北上广,这是唯一值得骄傲的事情。
发表于 2013-1-14 22: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单物价局,整个ZF部门大部分都是在打酱油,特别是那些高层部门,打酱油的人可多了去,不然汕尾就不会是现在这样落后,还这么乱!感觉都形成那种官风,恶习难改咯,大家别指望那个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汕尾ZF了,还是多靠靠自己吧!
发表于 2013-1-16 09: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不信由你 发表于 2013-1-14 22:44
不单物价局,整个ZF部门大部分都是在打酱油,特别是那些高层部门,打酱油的人可多了去,不然汕尾就不会是现 ...

当官打酱油,不如回家种番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