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汕尾市副市长李贤谋:深汕对口帮扶工作实现开门红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莉英 李舒瑜
日前,就深汕对口帮扶工作的各项进展及成效,汕尾市副市长李贤谋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深汕合作进展快效果好
记者:经过一年的对口帮扶,深汕合作取得了哪些新成效?
李贤谋:经过一年的对口帮扶,深汕合作进展快、效果好,实现了深汕对口帮扶工作的“开门红”。具体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区县产业园区建设全面启动。确定由罗湖区与陆丰市、龙岗区与海丰县、光明新区与汕尾城区、坪山新区与陆河县结对,合作共建产业园区。
二是招商引资活动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先后有1300多家企业(商协会)前来汕尾考察,达成投资意向项目90多项。特别是在今年两届深圳-汕尾招商推介会上,共签约项目60项,投资总额621亿元。
三是区域合作加快推进。近日,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同意汕尾市按“3+1”(深莞惠+汕尾)模式参与深莞惠经济圈建设,参与相关联席会议,这对汕尾是个重大利好消息。
四是扶贫“双到”工作扎实开展。截至今年4月,深圳市各委办局和四个区共帮扶汕尾市90个贫困村、5804户贫困户,已到位帮扶资金2.7亿元。5月全省组织年度考核,深圳全部帮扶村都以“优秀”成绩通过,平均得分105.9分,全省排名第二。
期盼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记者:在一周年新的起点上,汕尾市对对口帮扶工作有哪些新打算、新期盼?
李贤谋: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是“打基础、搭框架”,那么新的一年关键就是要“立支柱、树模板”,在对口帮扶工作上拿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具体来说,我们希望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深汕区建设看见实绩。尽快落实合作区的部门经济管理权限,加快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32平方公里起步区的详细规划和环境评估工作,支持其调整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区县对口帮扶取得实效。重点是要加快推进四个产业转移工业园申报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工作。三是招商引资拿出实招。注重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落地开工速度。四是扶贫“双到”扶在实处。针对贫困村贫困户当前最迫切最重要的难处,拿出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措施进行帮扶。
深圳干部带着真情实感真心实意来帮扶
记者:您如何评价深圳的扶贫干部?
李贤谋:对于深圳到汕尾的扶贫干部,我最大的感触是:深圳对口帮扶干部的确是把对口帮扶工作“当做自家的事来办”,带着真情实感、真心实意来帮扶汕尾的。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深圳对口帮扶汕尾的领导干部,走遍了汕尾各个边远的贫困村,摸清了各地经济社会情况,拿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帮扶政策措施,从来没有一丝不满和一句怨言,深圳对口帮扶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充分体现了他们高度的大局观、责任感和使命感,令我深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