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关心时事 于 2014-8-4 17:24 编辑
一座城市的影响力,更多取决于城市自身的实力。显然,目前汕尾并不具备建成连接珠三角的枢纽门户城市的能力和条件。从软实力看,汕尾对外围资金人才产业链的吸引能力不强,辐射力较弱;而从外部空间看,我们的城市显得太“小”,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落后。这当然跟我们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欠发达有关,也跟城市发展的规划与定位相对滞后有关,同时也跟我们城市地理空间狭小有关,城市承载能力与发展空间遭遇瓶颈,亟需突围。
在这次我市委常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黄先耀同志的讲话精神,全市上下抱着一种认真学习的心态,开展《反思“汕尾之问”、走好“汕尾之路”、谋求“汕尾之策”》的主题学习活动进行了讨论的,侧重于了解、挖掘我市反思“汕尾之问”、走好“汕尾之路”、谋求“汕尾之策”等根源和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发展措施,通过这次讨论,把我市的发展之策加以研究,感觉收获很大,很有启发,使我们对我市今后的发展,准确定位,变“边缘”为“前沿”,变“交界”为“交会”,变“落后”为“赶超”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带来的新形象、新发展、新变化,形成的好态势、好趋势、好气势,充满信心。同时,随着汕尾融入深莞惠,它像强劲有力的经济主动脉纵贯汕尾,承载了各市人民太多的希望与梦想;它似一条长龙,穿山入海,激活一方经济,龙头所向,直指中国经济最活跃板块———珠三角。它上演的不单单是波澜壮阔的建设大戏,更出彩的是激昂奋进的经济发展大戏。
解放思想,反思“汕尾之问”。我市属于欠发达地区,历史问题复杂、社会管理艰难、基层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底子薄、财力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目前我市经济实力仍然不强,且处于粤东与珠三角两个经济区的经济“低谷”中,导致各种要素、资源被周边增长极吸引外流,难以在本地集聚;工业相对落后,工业化水平低;投入不足,投资率低,总量小;城镇化发展滞后,“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等。这次汕尾市委常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黄先耀在会上提出的“汕尾之问”,符合汕尾实际,符合市委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现状,令人警醒、震撼,也令人深受教育和鞭策,反思问题是为了避免重犯错误、彻底解决问题。笔者认为,汕尾已经落后20多年,民众已经对汕尾失去了信心,汕尾官场更是被认为20多年来积弊深重,风气不正。很多基层公务员工作缺乏动力,更别提创新了。在陆丰,一位记者与一个基层公务员聊天,在谈到汕尾新一届班子振兴汕尾的种种计划时,问他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为振兴汕尾做贡献。这名公务员表情沮丧地说,“不要折腾了,我们工作了十多年,还不是这样”。然而也应看到,汕尾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自己抛弃了——汕尾的“负面新闻”实在太多了,早已给外界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这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特别是陆丰涉毒、涉枪等的问题影响最为恶劣,给汕尾形象丢了大分。更严重的是,一些基层政府灰色交易严重,甚至黑白两道通吃,部分基层政府黑社会化,这些问题真的值得我们对根源的认真剖析,也令人感慨、发人深省。
笔者认变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步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扩容提质。并提出从加快汕尾新区建设、调整行政区划、完善软硬件环境、优化布局促进城镇集聚发展,必须科学谋划、准确定位、解放思想等三个方面加快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工程。
科学谋划,走好“汕尾之路”。谈到“汕尾之路”时,黄先耀同志为汕尾提出的“把握天时、发挥地利、营造人和”的发展之路,切合汕尾实际状况,为汕尾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战略性、里程碑式的意义。汕尾必须发挥自身丰富的资源禀赋优势,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的新路当然,与10年前相比,现在的汕尾正气已经强了很多,软环境也有了大大提升,但是,距离汕尾经济迅猛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现在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学习,把学习当作践行科学群众路线、履行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长,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能够独挡一面有效地开展工作,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在金融危机社会转型时期赢得主动和发展。更要学而后思,反躬自省,闻过则改,解决好“知识危机”和“本领恐慌”以及“不能为、不会为、不敢为”的问题,努力造就一支善思善谋、能征善战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谨记教训、牢记使命,稳住神、静下心、扑下身,用力、用心、用情开展工作,用实际行动和实在效果回答“汕尾之问”。
准确定位,谋求“汕尾之策”。在围绕黄先耀同志提出的 “汕尾之路”,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汕尾之策”,认为我市要结合省委对汕尾提出的全面融入珠三角的要求和促进粤东西北加快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良好机遇,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招商引资、政务整治、形象提升“四大行动”,着力推动汕尾加快发展。要依托我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以开放促发展的理念,扬长避短,奋起直追,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要发扬海陆丰人民“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从严抓好干部队伍,排除“中梗阻”、狠刹慵懒散,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进取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
最后,笔者认为,我市全市上下应致力于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创新激励机制,冲破经验性思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培养超前性思维、立体性思维,坚决摒弃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观念,使思想观念更加贴近走群众路线的客观要求,同时,市委、市政府更应该根据现实需要,想问题、出主意力求超前一点、前瞻一步,多从全局思考问题,多开展调查研究下,并抓住这次机遇,主动融入,与深莞惠共舞,与广东经济共舞,渴望崛起的汕尾人民用铿锵的呼声作答:汕尾政府,要为充满坎坷的汕尾真正谋求一条自救之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