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我念中学时,每到课间,我会悄悄地趴在陈老师的窗台上,静静地看他全神贯注地照着石膏像一笔一划地画画。”湖东第二小学的校长许鸿雁回忆起当年在湖东中学念书时的情形,“我现在喜爱书法和美术,就是因为当年陈老师对美术的专注和投入,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文艺种子。”陈述往事,许鸿雁话语中竟然难免多了几分激动。这个当年在许鸿雁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文艺种子”的“陈老师”,正是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陆丰市东海中学高中美术教师陈亮。 拜师求学露才华 陈亮,生于风光秀美的滨海渔镇湖东。当年,身在陆丰师范普师班就读的陈亮,因为受到了学校艺术氛围的熏陶,内心燃起了对美术和书法的爱火,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他开始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条件勤学苦练:不辞辛苦地与同学切蹉,马不停蹄地向老师请教,还参加了江苏无锡一个艺专的函授,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师范期间,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忍不住拿起画笔或者毛笔临贴。如果有一天没有练习的话就浑身不自在,好像少点什么似的!”陈亮向记者描述他当年对书画艺术的“痴狂”劲头! 刚参加工作那一年,为了更好地学习素描,陈亮更是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不惧舟车颠簸,大老远地跑到广州美术学院参观学习,并在那里花了人生的第一笔“巨款”购买了他美术生涯中的第一个“贵重”的画具——石膏人物头像。“当年,我无意中看到现场有石膏像出售,心里感觉用‘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陈亮说。可一问价格,每个石膏像竟然要80多块钱。这让陈亮为难了。“当时,我每个月的工资只有64块钱,一个石膏像相当于我一个多月的工资啊!”陈亮说,“但我当时只犹豫了一下,最终我还是铁了心买了!——因为我觉得值得。” 为了提高技艺,陈亮不仅不惜投入资金购买画具,更是不吝投入精力,积极利用假期时间,四处游学,开拓视野,提高创作水平,经历和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1988年结业于华师美术专业的培训班的他,开始利用假期南下深圳大芬参加油画创作。在他看来,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因为不仅可以赚取一些费用用于继续进修,更加可以通过这种订单式的工作任务不断地强化自己的美术功底。十年如一日,在这条路上,陈亮始终坚持不懈。 直到2000年,陈亮才结束往返于深圳与家乡之间的奔走。那时候的他画功已经崭露头角,在业界得到了认可。后来,深圳的朋友告诉他,他创作的油画受到来自台湾、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区的游客的青睐,有不少作品被选购和收藏。 这一年对陈亮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重逢了学长、国画家吴木离,并在亦师亦友的吴木离指导和影响下,学习和创作国画。从那以后,原本就基本功极其扎实的他,倾心尽力进行国画训练和创作。这是陈亮转向国画创作的开端。 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陈亮功力不断精进,创作的国画作品开始频频获得关注与好评。但是让他感到遗憾的是,他的作品题材总是难以固定下来,常常是一时是梯田,一时是山水,一时又是人物肖像……显得纷杂而缺乏个人风采。为此,百思不解的陈亮虚心地向惠州美协主席、画家黄延桐请教,黄延桐建议陈亮画自己所熟悉的沿海渔船渔港。明确了国画创作方向的陈亮,从此不断地向大海找灵感,要素材。有时陈亮不惜走几十里路到海边观察渔船,有时现场写生一呆就是一天,有时为了看清渔民的动作细节他竟然目不转睛地观察了十几分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创作的沿海渔港渔乡题材的系列国画闪烁着独特的个人风采,开始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学生眼中低调有内涵的人 “速写要抓住人物的动态,注意透视和比例,抓住这些,基本人物形象就出来了……”陈亮讲课时语言精炼,语气平静,中肯的指导意见却往往让学生豁然开朗。在这节人物速写课上,学员们各自有条不紊地挥舞着手里的画笔,勾勾点点,起起落落……不到十分钟时间,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 东海中学高二级的美术生吴思琪画的“五官”素描十分逼真。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发现,并对她进行了随机采访。吴思琪向记者表示,她以前拿笔手都很僵硬,画得并不好。她说,“陈老师总鼓励我,手把手指导我,让我对画画始终保持着一种热情。现在拿笔就很顺手了。对考大学也越来越有信心”。据她介绍,陈亮在教学时十分注重对基本功的训练,训练“排线条”和“画简单的几何结构”就得花半年的时间,然后才会开始教学画单个的静物,然后才是画整幅画。“陈老师首先会放手让我们大胆尝试,然后再结合我们的作业进行一对一的点评和指导。”吴思琪继续补充说。她灿烂的笑容里隐隐透射出幸福的自信。 而在“帮手”庄思敏的眼里,陈亮是一个“很低调,很负责,而且很有内涵的人”。庄思敏告诉记者:“(陈亮)在素描、色彩、速写方面都很专业。在教学中善于总结提升,专业水平一年更胜一年,指导学生也一年比一年出色。”她向记者透露,大约九年前她家里就挂着一幅陈亮的山水国画。大气的画面,娴熟沉着的笔法,富有个性的浪漫主义风格,还有淡淡的乡愁……让她总是情不自禁地对作画者的形象、性格浮想联翩。庄思敏介绍说,透过画面,“我就觉得作者的胸怀一定很宽阔,像大海一样不可斗量。” 随着对陈亮的了解不断深入,现在,庄思敏不仅对陈亮的艺术水平称赞有加,而且对他助人为乐的品质、认真教学的态度也高度好评。“陈老师因材施教,注重激励,而且乐于助人,他愿意为贫困生争取最大的优惠。与他共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庄思敏告诉记者。 辛勤付出结出累累硕果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近几年来,陈亮创作的《流淌的渔歌》《休渔季节》《小港沐晨晖》等一系列反映汕尾、陆丰沿海渔民生活风情的作品,获得了业界的一片好评,并多次被推荐去参加省级以上的展览。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一位暨南大学美术专业的老教授,观赏了陈亮的国画作品《休渔季节》后不禁发出感慨:“现在以现实为题材,到现场写生的作品实在太少了,但是《休渔季节》这幅作品的作者做到了!” 据了解,2009年11月,在省第十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中,陈亮的美术作品《生息》和书法作品《万里长城》分别获得铜奖和优秀奖。同年12月,在省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由其指导的学生书法作品《楷书》和绘画作品《成长日记》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2011年11月,陈亮的国画作品《粤东春晓》入选省第十一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在2013年度广东省中小学书法骨干教师书法作品展中,其书法作品荣获一等奖。2014年6月,陈亮的绘画作品《起锚》入选由省教育厅、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省首届美术与设计教师作品双年展。2014年6月,在汕尾市中小学生参与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绘画大赛中,陈亮又荣奖“优秀指导教师奖”。2014年8月,国画作品《流淌的渔歌》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2014年高考,陈亮所教的学生卓增民美术科成绩荣获全市第二名。2014年,陈亮被汕尾画院聘为“特聘画家”。2015年,陈亮的国画作品《休渔季节》荣获省关工委、省文联、省美协、省书协联合举办的“牵手你我,携梦人生”书画创作活动三等奖,并入选《获奖作品集》。(来源:汕尾日报 通讯员 林木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