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耕生产,海丰县加快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科研成果的应用,全县16个镇(场)均配置了测土配方专家系统触摸屏,并举办培训班,对各乡镇(场)农技人员和大耕户进行短期的“充电”,为服务三农作出了科技支撑。 采集“五色土” 增容数据库 自2007年承担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以来,海丰县农业局按照农业部和财政部、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项目实施方案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开展原点周期性野外调查、采样取土、土样分析等工作,并认真按野外调查、土壤测试、田间试验、配方设计、配肥加工、示范推广、效果评价等技术环节,完成了土壤采样、地块基本情况及农户施肥情况的调查。去年,省华农大根据该局提供的数据,处理成相关软件,制作出使用方便的测土配方专家系统电子触摸屏。日前,记者在该局目睹了这一操作过程:工作人员点击显示屏上该县区域内某处田块,测土配方施肥卡随即从票口里出来,卡片上有“土壤数据”、“配方肥方案”及“施肥时间”等详尽数据。 由专业部门进行测土、配方,再由专业计算机工程师将配方数据编入专家系统并通过触摸屏服务大众的这一做法,让农民方便地查询到各目标地块的施肥情况并打印出相应的施肥建议卡,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大多数施肥决策系统功能齐全,却很难推广的难题。 专家有譬喻 施肥如“药补” 该局专家道出其中的奥妙:测土配方施肥是在对土壤做出诊断,分析作物需肥规律,掌握土壤供肥和肥料释放相关条件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配比肥用量,按方配肥。这个施肥包括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如果说补充土壤养分、施用农家肥为“食补”,那么施用化肥则为“药补”。人们常说“食补好于药补”,因为农家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不仅能补充土壤中含量不足的氮、磷、钾三大元素,又可以补充各种中、微量元素。例如,水稻缺锰,叶片叶色退淡发黄,并出现棕褐色斑点,严重时扩大成板块或连成条状。我们在对水稻施用元素肥料进行食补的同时,还要施用锰元素肥料进行药补。而测土配方专家系统就能够测出地块缺失的微量元素,让农民对症下药提高产量。 科技助三农 提质又增效 该局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技术培训工作,千方百计推进科学施肥技术进村入户到田,并结合村级示范片建设,举办现场观摩活动,在田间巡回指导,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技术水平。还加强对基层肥料经销商、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技术服务水平。 同时,该局将工作重心由室内向户外田间转变、由项目实施向生产指导转变、由试点示范向“整建制”转变,并坚持“增产、高效、经济、环保”科学施肥理念,扩大配方肥的施用覆盖面,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还逐步扩大整建制村或镇的实施规模,着力解决不合理施肥和过量施肥问题,努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不断提升科学施肥水平,推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据不完全统计,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5% 至10%的化肥利用率。目前,该县测土配方施肥覆盖全县240个村,涉及农户12万户,发放施肥卡44万份,施用配方肥面积73.6万亩,施用配方肥2.41万吨。(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庄小杰 通讯员 余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