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6567|回复: 0

[陆丰] 倾心育新苗 倾力出精品——陆丰市推动地方戏曲繁荣发展小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8 12: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几年来,陆丰市委宣传部着力打造文艺精品力作,全面推动地方戏曲繁荣发展,不断擦亮汕尾“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金字招牌,得到省委宣传部的高度肯定。2015年12月24日,陆丰市委宣传部繁荣发展地方戏曲经验做法被定为广东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进会12个书面发言材料之一。“我们以实际行动贯彻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推动地方戏曲繁荣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多措并举实施戏曲人才培养工程

2007年正字戏进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载誉归来,但大伙儿是虽喜犹忧,忧的是当时正字戏、陆丰皮影戏两个剧团的状况:正字戏演员青黄不接,陆丰皮影戏剧团停演多年刚刚恢复。陆丰市委宣传部经过调研,确立了“培养新生艺术力量,夯实传承发展基础”的思路,在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上做足功夫。

2008年、2012年,陆丰市公开招收两届共55名正字戏、陆丰皮影戏学员,委托广东粤剧学校、揭阳艺术学校办班培训,进行为期3年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基本功;2008年至今,还分期分批选送12名青年演员到上海戏剧学院、广东粤剧学校、揭阳艺术学校进修导演、表演专业。同时,从京、津两地请来专家老师提高青年演员的基本功和表演水平。2013年借打造精品剧《刘文龙》的契机,从北方昆曲剧院请来丛兆桓、刘国庆、秦肖玉三位老师,与正字戏元老彭美英、吴国亮、黄壮营一起倾力打造精品,同时全面提升青年演员的综合素质。今年,又移植改编了《妈祖》一剧,请来了天津京剧院艺术家郭秉新老师担任副导演,和导演、国家级非遗项目正字戏代表性传承人彭美英一起执排并负责提高青年演员的基本功。

陆丰市委宣传部立足并依托剧种传承人彭美英、黄壮营、蔡锦镇等,做好对青年演员、学员传统艺术的传、帮、教。以打造正字戏精品剧《刘文龙》、《换乌纱》、《妈祖》、《青蛇传》和陆丰皮影戏《哭塔》、《嫦娥奔月》作为对剧种的活态传承,以戏促功,让青年演员、学员登台担纲主演。通过一系列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已基本解决了正字戏、陆丰皮影戏演(奏)员青黄不接的问题。现在,这些学员大部分已担任正字戏和陆丰皮影戏的主要角色,并多次在国际、全国、全省、全市的艺术赛事上获奖,成为正字戏、陆丰皮影戏的年青一代传承接班人。

机制体制保障人才队伍稳定

陆丰市委宣传部完善机制体制,解决地方戏曲艺术人才队伍后顾之忧。一是出台文件,在政策上给予保障。陆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地方戏曲的繁荣发展工作,先后出台了《陆丰市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陆丰市建设文化强市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文件,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二是将正字戏、陆丰皮影戏两剧团转制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陆丰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给了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60个编制、陆丰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44个编制,给予了全额拨款,留住了艺术人才,为剧种传承保护和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保障和经济保障、人才保障。三是建立文化繁荣发展基金。为扶持文艺创作,设立文化繁荣发展基金,重点对正字戏、陆丰皮影戏的精品创作给予大力扶持,同时每年对年度优秀文艺作品、文艺人才、文艺队伍、民营剧团给予资助,促进文学书画作品、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精品的生产、创作。

整理抢救留住珍稀剧种艺术菁华

陆丰市委宣传部实施抢救保护工程,加大整理、抢救力度,牵头成立“陆丰市正字戏、皮影戏整理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启动整理工程,对清末民初海陆丰正字戏手抄剧本和陆丰皮影戏剧本展开抢救和保护工作,对正字戏和陆丰皮影戏的优秀传统剧目、历史音像图文资料进行整理、重排、拍摄,录制成视频资料,建立电子资料信息库。现已整理正字戏手抄古剧本剧目36卷共410多册,陆丰皮影戏剧本20多本;第一期拟整理、重排、拍摄、录制正字戏、陆丰皮影戏经典唱段、优秀传统剧目视频资料共47集(台),目前已完成37集(台)。同时通过不懈努力,组织申报,2011年,中国皮影戏(含陆丰皮影戏)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正字戏》作为广东省首部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正式出版,并荣获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2014年,完成了《陆丰皮影戏》的编写出版工作,成为广东继《正字戏》、《粤剧》之后第三本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的书籍。两本书的出版,为这两个剧种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为中国戏曲史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打造精品繁荣发展地方戏曲

陆丰市委宣传部在解决两个中心(剧团)机构设置、队伍稳定、建设完善传承演艺基地等问题后,从高处着手,严格要求两个中心(剧团)精益求精,多出精品,繁荣发展正字戏、陆丰皮影戏。邀请戏曲泰斗、著名导演、正字戏国家级传承人担任艺术顾问、导演、主创人员,举各级之财力,筹乡贤之捐款,集各部门之力量,倾力打造。2013年12月12日,正字戏精品剧《刘文龙》成功首演。2014年,该剧以其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高度统一荣获第九届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二等奖。2015年10月30日,《刘文龙》入选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多剧种百台精品大戏荟萃展播”,再次在央视戏曲频道全剧播出。

在2013年成功打造正字戏精品剧《刘文龙》的基础上,2014年倾力打造正字戏精品剧《换乌纱》,对原有剧本进行重新提炼、整编排演,由原先3个多小时的舞台剧提炼浓缩到2小时,使节奏更加紧凑,矛盾展现更加集中,现舞台呈现已经完成,进入后期生产阶段;2015年倾力打造精品剧《妈祖》;2016年准备打造《青蛇传》、《白蛇传》等。陆丰皮影戏这几年陆续打造出《哭塔》、《飞天》(动漫版),现正加紧打造一台长戏《嫦娥奔月》,也已进入排练后期。

文艺宣传促地方戏曲大放异彩

在本级媒体上加大对地方戏曲艺术的宣传力度,在陆丰电视台开辟 “陆丰艺苑”、“戏剧专场”等专栏,对正字戏、陆丰皮影戏的精彩剧目进行展播,让千年古老珍稀剧种走进千家万户的荧屏,扩大了宣传力度,提高了陆丰地方戏曲的知名度。陆丰宣传文化网开辟了手机版,为广大网民进一步了解、认识、关注、推介陆丰传统戏曲艺术创造一个快捷、高清的移动网络平台,使戏曲普及更加直接、高效。

陆丰市委宣传部开展“送戏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从小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积极开展“送戏进校园”活动,组织正字戏、陆丰皮影戏深入陆丰各中小学校进行表演,让学生体会正字戏、陆丰皮影戏的表演、唱腔、灯光、道具、化妆、脸谱等艺术的奥妙,进一步了解陆丰地方戏曲艺术的悠久历史、特点和丰富内涵,体会陆丰地方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促进陆丰地方戏曲艺术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传承和推广。

正字戏2007年进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并首次在央视几个频道播出。2010年参加香港首届“中国戏曲节”展演。2011年、2012年随汕尾市政府访问团赴印尼、新加坡演出。2013年以独家绝活“跑布马”亮相央视春节戏曲晚会。2014年在央视戏曲频道“九洲大戏台”全剧播出《刘文龙》。2015年,《刘文龙》入选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多剧种百台精品大戏荟萃展播”。

陆丰皮影戏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展演。2012年亮相央视国际频道《城市1对1》栏目对话台湾台中布袋戏,在“第21届国际木联大会暨国际木偶艺术节”上荣获“最佳传承奖”,成为汕尾市第一个获得文化方面的国际奖。2014年11月,受邀赴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展为期56天的专场演出。2015年参加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举办的“全国皮影展演”荣获金奖,赴泉州参加 “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和“第四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节”展演,并获得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组委会“荣誉”奖;2015年3月,《中国皮影戏正面影身第一“家”》被省政协录入《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率先》。等等。(来源:汕尾日报  通讯员 蔡金兵)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南方医科大学服务队赴陆丰开展多维服务 让政
[汕尾资讯] 风雨之中显担当——陆丰市党员干部全力防御强
[汕尾资讯] 陆丰开展全域卫生整治行动
[汕尾资讯] 300多名陆丰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参加无偿献血
[汕尾资讯] 超20万亩陆丰早稻开镰
[汕尾资讯] 陆丰开展夏日防溺水宣传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