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小小鸟而 于 2016-8-25 17:48 编辑
炮打某某部门——为什么总是出了问题才重视 人真的很奇怪,用“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真的很恰当很真实,虽然我不相信,但却由不得我不相信。最常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后悔药”,总是在出了什么问题之后才说不该干嘛干嘛不该怎么样怎么样,如果能时光倒流再来一次该多好!问题是这可能吗?开玩笑还行。
国家在政策上一直力推创新,鼓励宣传,要求未雨绸缪,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有指出,“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可我看到的是什么?
毒品问题泛滥了——马上开展毒品危害宣传
有人被打劫了——马上提醒市民们担心被打劫
某某地方出大型车祸了——马上去那个地方插几个注意安全的牌子
有人溺水了——防止溺水的宣传工作才真正开展
现在18岁的女孩就这样没了——教育部紧急才发出防骗提醒
这到底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完全不能想象。很多社会上潜在的不良之分和邪恶的萌芽,我们正义的代表们是无心发现呢还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马后炮不是政府才会,每个人都会,可马后炮有什么用啊,事实的血的教训已经震慑了我们,接着才是文绉绉的文字提醒,试问两者孰轻孰重?这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为了摆脱责任而不是为了广大的人民。
“为人民服务”是所有政府的宗旨,人民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个人的利益,希望能真正做到这句话。故此我觉得,宣传和警醒应该是在问题发生之前,预防应该永远放在解决之前。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发生前都能预测到,但相信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你们这群嗅觉灵敏的政府人员是能感觉到的。发生之前的宣传和提醒相信比发生后的解决更有成效。记得,未雨绸缪,而不是“车马后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