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268|回复: 2

[人物] 谢非:牢记小平嘱托率粤“追龙”的领导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7 16: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es03_attpic_brief.jpg
1992年,邓小平视察广东时,谢非向邓小平同志介绍广东的建设和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的改革与发展情况。

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7年前的今天,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乘坐专列奔驰南下,先后视察了广东的深圳、珠海和顺德等地。视察期间,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谈话,是为南方谈话。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全程陪同邓小平同志视察广东。谢非主政广东期间,牢记小平嘱托,求真务实,勇于探索,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率领广东奋起“追龙”,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谢非离开我们9年多了,但广东广大干部群众深切地怀念他。中共中央对他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他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卓越的党的工作领导者。1932年11月4日,谢非出生于广东省陆丰县河口镇对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在青少年时期就接受进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1947年11月在陆丰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6月以后,谢非历任广东省陆丰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县委书记。他以身作则,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改变当地贫穷落后面貌而忘我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坚持原则,主持公道。粉碎“四人帮”以后,谢非调任《红旗》杂志社三人领导小组成员。他以较高的理论修养,废寝忘食地工作,为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79年11月后,谢非同志任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1983年后,任广东省委书记(当时省委设第一书记、书记)兼省委秘书长、省委党校校长、省委落实统战政策领导小组组长,为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和统战、侨务政策做了大量工作。1986年11月后,任广东省委副书记(当时省委不再设第一书记,设书记、副书记)兼广州市委书记,广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他带头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推行各项改革,促进了广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88年6月后,任广东省委副书记。
  谢非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团结和带领“一班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勇于探索,求真务实,大力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使广东省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2年,全程陪同邓小平视察广东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处在经受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国际上,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局势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加,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图谋和所谓“制裁”,人们对国家前途命运充满忧虑。1990年至1991年,国内一些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有的人提出改革开放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信念产生动摇。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具有雄才伟略的邓小平同志运筹帷幄,拟作出重大的战略部署。
  1992年1月2日,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发来的一份绝密电报。电报只有短短一句话:邓小平同志要到南方休息,请做好安全接待工作。谢非觉得邓小平这次到广东,离他老人家第一次视察经济特区已隔八年之久,他到广东不可能仅仅是休息。他老人家很可能会对中国命运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他认为这份电报对广东、对中国,实在太重要了! 于是他郑重地将全程陪同邓小平的任务交给时任省委副秘书长的陈开枝,要他尽快拿出一个完整的计划。
  1992年1月3日,“邓办”三人先遣组先行到达广州。他们强调:小平同志是来休息的,你们既要让他看看广东改革开放的新成就,又不能让他过于劳累。
  先遣组原来计划邓小平的视察线路是:首先视察深圳,接着坐船过伶仃洋视察珠海,随后再坐船返回深圳,前往上海。陈开枝则按照谢非的意图,说服他们同意从珠三角的陆路返回广州,中途还可以在顺德停车小憩一下,到广州可以接见广东和广州军区党政军领导干部。
  谢非反复向陈开枝交代,强调要争取让邓小平到中山、顺德去看看,因为他认为,中山、顺德是广东“四小虎”之中的两个,代表着广东自主启动的改革中的两个典型,也是珠三角的缩影。
  “邓办”还告知广东省委,邓小平对此次出京有个说法:“不要专门汇报,不要陪餐,不题词,不见记者,不摄影,不报道。”谢非认为,邓小平可能会在考察期间发表重要谈话,应有记者随时可以将老人家在车上、路上的谈话记录下来,作为历史资料。于是,谢非找来陈开枝,亲自点了新华社广东分社牛正武、南方日报摄影记者梁伯权等人,这些记者都是长期采访谢非工作的老熟人,靠得住,配合起来也默契。谢非特别安排其秘书陈建华对邓小平全程贴近紧跟,又拍又录。后来,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要点公之于世,并成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压卷之作。
  1992年1月17日,新年伊始,88岁高龄的邓小平乘坐专列奔驰南下,抵达九省通衢武昌。稍歇片刻后,又直抵南海之滨——深圳。
  1月19日上午,谢非与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李灏、深圳市长郑良玉等省市负责人一早就到深圳火车站恭候。9时整,专列抵达深圳,邓小平受到谢非等人的热烈欢迎。谢非紧紧握着邓小平的手说:广东人民想念您、盼望您的到来。邓小平亲切地和大家一一握手,然后一起乘车前往深圳迎宾馆。
  按原定计划,邓小平千里迢迢来到广东,旅途劳累,他抵达深圳第一天是安排休息的。到达驻地,大家和邓小平道别后就走了。谢非想会不会还有什么事,就留在门口没有走。果然刚过了一会儿,邓小平就走出来,急切地提出要出去看看。谢非劝他说:“您还是先休息一下吧。”邓小平说:“到了深圳,坐不住啊!”谢非看到邓小平这么惦念特区的实践探索和广东的经济建设,顿时心头热乎乎的。他一边叫陈开枝准备车辆,一边陪着邓小平在院子里散步。谢非抓紧机会向邓小平介绍深圳和珠海两个特区在城市建设中不同的优势和特点,邓小平点头称赞:“好嘛,各有特色。”言简意赅,字字千金。
  在谢非等人陪同下,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深圳、珠海和顺德。在视察期间,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谈话。
  邓小平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改革开放迈不出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广东要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纵论天下事,从特区谈到全国再谈到国际,高屋建瓴,使大家豁然开朗,如沐春风。
  1月23日上午,在陪同邓小平从蛇口乘坐舰艇横越伶仃洋前往珠海途中,谢非更是抓紧机会,摊开一张广东省地图,向邓小平简要地汇报广东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情况。邓小平戴上老花镜,一边看地图,一边询问一些情况。
  谢非说,广东按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片是经济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为“第一世界”;一片是粤东、粤西平原地区为“第二世界”。讲到这里邓小平就说:那余下的就是“第三世界”了?谢非说:是。我省广大山区经济还比较落后,为“第三世界”。广东正在努力缩小贫富地区的差距,力争在下世纪初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
  听罢汇报,邓小平充分肯定了广东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今后发展的思路,并提出殷切的希望。他说,广东在改革开放中起了龙头的作用,今后还要继续发挥龙头的作用。广东要上几个台阶,争取用20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
  他接着鼓励谢非等人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在视察途中,邓小平多次提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主张我国经济发展隔几年就应上一个台阶。邓小平对谢非等人说,我们已经穷了多少年,现在就是要加快发展,要搞跳跃式的发展,你们广东经济发展能搞多快就多快,不要理以计划经济为主那一套。
  邓小平的谈话犹如黄钟大吕,响遏行云,扣人心弦。老人家对谢非等广东省、深圳市负责人,言之殷殷,语重心长。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海外舆论界给予高度的评价。南方谈话使中国冲出姓“社”姓“资”的怪圈,给全国人民极大的鼓舞。
  邓小平在深圳国贸大厦与中华民俗村参观时,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只有一河之隔的香港媒体得悉邓小平抵达深圳,马上作了不少似是而非的报道。谢非按捺不住了,他三次向邓小平斗胆进言,请求允许广东媒体公开报道这次视察活动和谈话有关内容,结果被邓小平再三拒绝。在境外媒体大刮“邓小平旋风”的状况下,谢非采取变通的办法,默许《南方日报》等报纸,巧妙地发表邓小平视察广东的有关报道。不久,《深圳特区报》首先发表了《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一文,后被《光明日报》和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各大媒体转发。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公之于众,在全国起了正本清源、再掀波澜的作用。中国迅速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
  邓小平南方谈话肯定了广东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广东自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以来,一直受到各种各样的非议。南方谈话发表后,使广东进一步摆脱了“左”的思想束缚,在南粤大地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潮。
  牢记小平嘱托,奋起“追龙”
  邓小平离开广东后第三天,谢非在广州珠岛宾馆向厅局级以上干部传达邓小平谈话记录稿。他的传达整整三个小时,全场领导干部无不热血沸腾,一扫积压在心头多年的郁闷与迷惑,个个摩拳擦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准备踏上征途,向追赶亚洲“四小龙”的目标冲击。
  谢非在传达时表现出少有的兴奋与激动,对广东干部大声疾呼:“邓小平视察南方将对广东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要开足马力,不负小平!”
  2月下旬,广东省委在广州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研究本省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步伐问题。谢非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紧接着,广东省委下达了谢非亲自主持起草的“二十八条”,其核心精神就是加快发展,用足用好中央赋予广东的特殊政策,加大加速全面开放;中央给广东的权力,能下放的全部下放到各市县,要把一个积极性(省委)变成十几个积极性(各地区),从珠三角向全省、从部分部门向全方位开放。
  4月1日,省委、省政府迈出了改革的关键一步,从即日起,全省城乡粮食销售价格放开,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粮票的省份,使自1953年以来延续了40年的粮食统购统销传统体制在广东寿终正寝。广东甫一放开粮价,周边省份一片哗然。有的说广东带了一个坏头,有的说广东抬高了全国粮价。而这正是价格体系重新洗牌、向市场价值并轨的必然过程。对广东粮价放开的“声讨”,直到党的十四大召开,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才逐渐平息。
  7月1日,广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加快广东发展步伐,力争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的请示》,明确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的目标和步骤是:在经济的总体水平上赶上“四小龙”,在精神文明方面要比他们强。
  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广东力争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基本实现现代化。
  10月14日,在党的十四大开幕后的第一个记者招待会上,谢非与400多名中外记者见面。他说,广东继续吸引外资有三个有利条件:一是全省已形成多层次开放格局,二是广东毗邻港澳,三是广东已初步建立起对外开放的法规。中央电视台记者向谢非提出了“广东订下20年追赶‘四小龙’的规划,但别人也在发展,广东有何措施”的问题,谢非谈了几个办法:第一,广东要追赶亚洲“四小龙”,一定要解决好机制问题,也即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二,扩大开放,真正形成外向型、与国际市场相衔接的体制,通过开放解决资金、管理、市场等问题。第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水平,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力。第四,优化产业结构。主要下大力气解决交通、能源、通信问题。中外传媒记者连珠炮式地发问,谢非从容不迫,侃侃而谈。
  在党的十四届一中全会上,谢非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为了实现20年追赶亚洲“四小龙”这一伟大的战略目标,在谢非的主持下,广东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三个三工程”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廉政监督三个机制,强化农业、交通能源通信和教育科技三个基础,实现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和人口素质三个优化。1993年12月,广东省委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推进广东力争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人民围绕“三个三工程”,着力总结推广深圳、顺德和肇庆等地的经验,全面铺开产权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谢非领导的广东省委省政府班子,从理论到实践,对广东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作了艰辛和全面的探索,在全国先走了一大步,促进了广东生产力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腾飞。在谢非及其继任者李长春、张德江、汪洋的领导下,广东经济总量连续19年稳居全国首位,并先后超过了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初步实现20年内赶超亚洲“四小龙”的设想。1978-2007年广东人均生产总值由247美元增长到4080美元,翻了四番,处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支持和指导顺德综合改革
  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谢非高兴地赶到顺德,他希望“四小虎”之一的顺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是,谢非听到的却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消息。当时的顺德党政负责人陈用志、冯润胜向他汇报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用了“辉煌的成就,惊人的包袱”这句话,提出改革的设想:如果进行企业产权改革,可能会走出一条企业良性发展的新路。
  据曾任谢非秘书的陈建华回忆,顺德的汇报引起了谢非的重视。当时谢非就想,中央可以拿一个广东一个福建两个省作改革开放的试点,广东为什么不能拿一个县来作试点呢?
  1992年9月17日,为支持顺德开展综合改革试验,省委、省政府把顺德确定为综合改革试验市。其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为全省深化改革探索经验。
  谢非决定亲自抓顺德的改革,他每个季度都到一次顺德,及时了解顺德改革每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并多次约见顺德的党政主要领导,一起研究如何解决问题。在谢非的主持下,省委常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或研究顺德情况。在一些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上,谢非为顺德的改革把了方向,定了调子。
  顺德产权改革遇到外部很大的压力,告状信告到中央。有的说:“又一个没有国有企业的县”;有的说:“政治局委员带头搞资本主义。”
  最后省委向党中央作了汇报说明,这个事情才得以解决。当时为减少改革的阻力,谢非提出对顺德的改革“不宣传,不推广”,成功了再说。在顺德的综合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时,谢非指示顺德“要多做少说,有的先做不说”,要在“尽量减少社会震动,减少阻力”的情况下放开去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标准”,“摆脱不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旧观念、旧理论的束缚,敢想敢闯”,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道路。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肯定股份制和股份合作经济之后,省委省政府才公开肯定了顺德的改革。
  同年11月,《人民日报》连续刊发的三篇顺德综合改革的系列报道,为顺德综合改革的争论画上了句号。
  设法筹集教育资金
  在1992年以前,广东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一直落后于全国。谢非在1991年就任省委书记之后,对发展教育这件事很着急,他跟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卢瑞华谈过几次,说很想把广东的教育推上去。有一次他对卢瑞华说:“怎么办呢?现在财政这么困难,没有钱办教育。教育可是一件关系子孙后代长远发展的大事啊,不能拖的。”
  1992年12月,谢非在省委主持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广东高教发展问题,参加会议的人主要有时任省长的朱森林,省委常委方苞、卢瑞华,管教育的副省长卢钟鹤,高教厅的负责人以及各个大学的校长、书记也参加了会议。会上,高教厅的同志提出,广东的高教要想改变落后的局面,必须有10年的时间才行,省财政每年要给高教增加4.5亿的专款。这个方案一提出来,大家都觉得不好办。
  当时,卢瑞华认为,如果把经济较好的市的零散钱集中一点,这笔钱就可以挤出来了。卢瑞华算了一下,珠江三角洲和粤东粤西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市,把它们第二、三产业的GNP抽出1%来,就能筹到8个亿左右的资金。谢非听了,高兴地说:“只拿1%,不多啊。”卢瑞华对谢非说:“别看只有1%,可只要你一说拿钱,下面肯定会哇哇叫。”会上,卢瑞华表了个态,如果省委赞同,就授权他来运作。谢非和朱森林两位马上同意交给卢瑞华来运作。
  为办成这件事,卢瑞华组织召开全省各市市长会议,专门解决。
  按照方案执行之后,效果明显,省里1年筹到9个亿,一举解决了高教经费问题。有了大的投入,广东的高等教育很快就赶了上来。

  1999年10月27日,谢非病逝于广州。中共中央对他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他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卓越的党的工作领导者。广东广大干部群众深切地怀念他。

  谢非领导的广东省委省政府班子,从理论到实践,对广东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作了艰辛和全面的探索,在全国先走了一大步,促进了广东生产力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腾飞。
  □谢非大事年表
  谢非(1932-1999),广东陆河人,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1月参加工作,高中文化。
  中共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47-1955年:历任广东省陆丰县河田镇政府指导员,区委委员、土改工作队队长,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
  ●1955-1960年:历任广东省陆丰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县委书记(其间,1959 -1960年在广东省委党校中级班学习)。
  ●1960-1973年:历任广东《上游》杂志社编辑,中南局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广东省革委会政工组政工办公室副主任。
  ●1973-1979年:历任广东省科教政治部副主任、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三人领导小组成员。
  ●1979-1983年: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
  ●1983-1986年:任广东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兼省委秘书长、省委党校校长(其间,1983-1984年在中央党校进修部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1986-1988年:任广东省委副书记兼广州市委书记。
  ●1988-1991年:任广东省委副书记。
  ●1991-1992年:任广东省委书记。
  ●1992年起: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1993年后:兼任广东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8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8年5月后:兼任全国人大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
  ●1999年10月27日病逝于广州。
  □链接·同代撷英录
  叶选平
  叶选平,1924年11月生,广东梅县人。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8年至1980年任国家科委三局局长。1980年至1985年任广东省副省长兼省科委主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1985年至1991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1991年4月在七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至2003年3月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叶选平是广东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主政广东期间,求真务实,勇于探索,不断推进广东改革开放事业,领导广东在全国“先走一步”。他在广东11年的辛勤汗水,换来了人民的一个封号——“实干家”。

  朱森林
  朱森林,男,1930年10月生,上海川沙人,汉族,大学学历,1952年7月入党。1985年后,任广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1988年后任广州市委书记、省委常委、广州警备区第一政委;1991年后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1996年后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98年1月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是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中央委员。
  朱森林主政粤府不久,就陪同邓小平视察珠海。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广东立刻制定了赶超“四小龙”的规划。1992年7月1日,广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加快广东发展步伐,力争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的请示》,内容涵盖了赶超“四小龙”的目标和步骤。随后,广东推行重要的针对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对全国影响深远。


该贴已经同步到 汕闽人0660的微博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海丰白字戏《龙宫奇缘》广东省文化节演出圆满
[城事报料] 戏之韵·海丰白字戏赴梅陇“华光大帝公”演出
[图看汕尾] 中秋月
[图看汕尾] 小舞者·张舒欣
[文化天地] 白字戏《龙宫奇缘》
[城事报料] 海丰白字戏在梅陇塘前村演出《白罗衣·拷陶》

发表于 2012-7-8 00: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发表于 2012-7-8 15: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本帖最后由 阿东 于 2012-7-8 15:17 编辑

当年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中国广东“四小虎”深圳,中山,佛山,顺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