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楼主: 孤独云

[论汕尾] 也谈谈汕尾市区的“扩容提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5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官的肯定要说点华丽的论点,要不然怎么能忽悠住老百姓?
发表于 2012-11-5 12:36:48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孤独云 发表于 2012-11-03 16:05:57
[quote]陆城浪子 发表于 2012-11-2 12:51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

用土话讲,陆丰,真是打吾起材,陆丰真的越走越困局。来自: iPhone客户端
发表于 2012-11-5 12:41:07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孤独云 发表于 2012-11-03 16:33:21
城区的发展一定要让市政府与城区政府职责分明,不能够互相扯皮,互推责任。

比如汕尾市区的红海西路,20

好处都给市抓住,国土权在市,市有关部门不作为给百姓的误会以为城区政腐不作为。两级政府管理上的杂乱应尽快结束,如果一条路都修不了谈什么发展,这里伤不起。来自: iPhone客户端
发表于 2012-11-5 12:42:38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目三与葫芦慧 发表于 2012-11-05 08:56:00
当官的肯定要说点华丽的论点,要不然怎么能忽悠住老百姓?

现在的百姓很聪明,没那么容易忽悠了。要调戏百姓的可要想清楚。来自: iPhone客户端
发表于 2012-11-5 14: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自己出来走一走看一下道路 交通群众生活 不要老是呆在办公室里听分析!老是在纸上谈兵
发表于 2012-11-5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区之恋 发表于 2012-11-5 12:42
现在的百姓很聪明,没那么容易忽悠了。要调戏百姓的可要想清楚。

不一定,还是有不少老百姓被忽悠了,档的宣传攻势防不胜防,就像赵本山卖拐。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1: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区之恋 发表于 2012-11-5 12:41
好处都给市抓住,国土权在市,市有关部门不作为给百姓的误会以为城区政腐不作为。两级政府管理上的杂乱应 ...

不单单是红海西路,从建市到现在想到城区投资的客商都要通过国土局,而国土局要么就不批地,要么就推塘找借口说什么城区不适合建工厂,没有工业,城区又如何发展呢。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单单靠旅游业城区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
发表于 2012-11-6 03:43:10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か空ぇ蕩く 于 2012-11-6 04:42 编辑
孤独云 发表于 2012-11-5 21:57
不单单是红海西路,从建市到现在想到城区投资的客商都要通过国土局,而国土局要么就不批地,要么就推塘找 ...


一定要工业才能发展吗?讲笑。眼观全省形势,汕尾属于夹心层,往西珠三角辐射不到被惠州吸收掉,往东潮汕三角辐射不到被揭阳吸收掉,往北是山区了,往南是大海,自身又没有发达的物流系统,加之如今企业北漂西进,广东工业已经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全省经济已经转向科技产业,我们汕尾没有这方面的配套软硬件,这些企业选择仍然是珠三角优先,加上当时建市选址不科学,规划不合理,使市区无法形成中心,请你打开百度谷歌卫星地图看一看,是至今无法发展壮大的首因,现在发展壮大工业已经没什么可能,海陆丰相对成熟的工业系统对于珠三角潮汕三角也没有大竞争力可言,除了税收优惠吸引之外还要满足这些企业的用工需求,难道你想汕尾市内自己抢自己?或者想市政府引进其它大城市巴不得搬走的污染工业来破坏市区最大的生态优势换取GDP?谁引进,谁TMD就是汕尾的千古罪人!市区要发展,应该走宜居,旅游,服务,商业。谁规定市中心一定要是工业经济中心?市中心辐射论是早已过时的论调,而且非常不适合汕尾市区。国土局的做法很正确,每天卫星监控,批地不出红线,你以为国土说批地就批地那么简单吗?用地不用省里甚至国务院审批?我还要表扬国土局,保护了汕尾市区的生态环境,工业的发展,使得海城已经没有干净的河流。你的发展观不是站在全市角度,而是片面的。谁说靠旅游靠服务靠宜居靠生态就无法发展,难道海陆丰不属于汕尾市?汕尾何来没工业?汕尾市是一个整体,我和海陆没亲没戚,也不沾亲带故,你说海陆是海独分子,那么我也认为你是城区独分子。应该把海陆丰城区发展看成一个整体。对事不对人,仅代表个人意见,我不是人大代表,无权要求市府采纳意见,民主总是存在反对意见,欢迎大家拍砖,拍砖就好,请不要人身攻击。
发表于 2012-11-6 13:19:50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置顶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6: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か空ぇ蕩く 发表于 2012-11-6 03:43
一定要工业才能发展吗?讲笑。眼观全省形势,汕尾属于夹心层,往西珠三角辐射不到被惠州吸收掉,往东潮 ...

站着说话不腰疼,别来忽悠什么旅游经济了,城区搞到这样就是被汕尾市忽悠旅游经济才会搞到这个样,你看到过中国有那个城市是单靠旅游经济起家的?说的不好听旅游经济是乞丐业,讨钱过日子,它对就业与经济是有限的,退一步讲,汕尾市区有什么特别的景点值得大家来汕尾旅游?
发表于 2012-11-6 18:55:10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か空ぇ蕩く 于 2012-11-6 19:01 编辑
孤独云 发表于 2012-11-6 16:20
站着说话不腰疼,别来忽悠什么旅游经济了,城区搞到这样就是被汕尾市忽悠旅游经济才会搞到这个样,你看到 ...


你看到的只是城区,没有把眼光放大到全汕尾,海丰把工业做大做强,得益者是全汕尾市,汕尾市并不是没有工业,你讲没有一个城市靠旅游发展?那么远的不讲,海南三亚是工业城市吗?它及整个海南不是以旅游作为支柱吗?靠旅游业发展的城市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成功的例子。只要市政府敢做,省里大力支持,建立一个国家级旅游品牌,会没得做吗?眼光狭隘,海丰发展工业支持市区旅游业服务业发展。汕尾市区发展缓慢是规划和地理因素,在全省发展中全汕尾市都属于夹心层,很难吸引大量投资,这种情况下更要发挥自身特色而不是随波逐流,前有潮汕三角,后有珠三角座大坝,满足两座大坝蓄水后才可能有水流到汕尾来,中间还有惠州,揭阳两座水坝,流到汕尾市来两方面都是水尾,这个形象比喻很清晰,如果你还是把眼光放在城区这块地方,而不是看到整个市的话,我跟你说再多也是白费力气,根本就没有看清全省发展形势。汕尾市辖区各区县各有特色,明显市区的优势不是工业。如果还要在工业这塘越来越少的水里取水,是不明智且盲目的。工业发展北漂西进已经是定局,沿海的成本已经对企业没有吸引力,你只待在市区这个井里,是看不到广阔的蓝天。
发表于 2012-11-6 19:12:0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云 发表于 2012-11-6 16:20
站着说话不腰疼,别来忽悠什么旅游经济了,城区搞到这样就是被汕尾市忽悠旅游经济才会搞到这个样,你看到 ...

你的心态很有问题,服务业是乞丐业,那么全海南人民都是乞丐了吗?你去过海南旅游吗?去过其它旅游城市游历过吗?以你的主观看待这个产业链,真的不知所谓。旅游业发展带动的产业链发展,收益远远大于工业。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20: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か空ぇ蕩く 发表于 2012-11-6 19:12
你的心态很有问题,服务业是乞丐业,那么全海南人民都是乞丐了吗?你去过海南旅游吗?去过其它旅游城市游 ...

一,
你看到的只是城区,没有把眼光放大到全汕尾
在这个帖子里说的扩容提质就是城区,没有必要把眼光放大到全汕尾。

二在海南也只有三亚是个靠旅游收益的城市,只是个特例,在广东还没有一个城市是靠旅游支撑的。

三,乞丐业只是个比喻。

四,你知道汕尾市城区信利厂养活多少汕尾人(城区)吗,它一年的税收又是多少?为城区增加多少人就业?又有多少外地人在城区落户,这是旅游业没办法做到的,我在帖子里说了,只有做好第二产业从而带动第三产业,才是最可靠,发展最快的办法,效益才能最大化。
发表于 2012-11-6 21: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云 发表于 2012-11-6 20:26
一,在这个帖子里说的扩容提质就是城区,没有必要把眼光放大到全汕尾。

二在海南也只有三亚是个靠旅游 ...

这些产业汕尾市已经有了啊。既然已经有了而且成规模就没有理由把这边叫停,搬到城区去做,投入更加大,也是不符合发展规律。三亚不是特例,其他城市也有旅游业支撑,只是你不知道,中国的旅游城市三亚只是其中一个而已,并不是特例。利用其他市县的工业成绩带动市区服务业发展是可行的。如果要靠工业将市区发展壮大在当今形势是不可行的,我已经说过无疑使在一潭越来越浅的水里面取水,而且城区不是全市的交通枢纽,机场已经和我们擦肩而过,铁路的开通将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机遇,相信市领导早已经意识到,市领导要看的是全市的发展,而不是一个区域的发展,所以目光不能只看一点。不论海丰,陆丰,城区,陆河都是汕尾市的一份子,城区作为市政府驻地,不论在财政,政策上都比其他市县有优势,我始终认为汕尾城区发展最适宜旅游,服务业,打造生态宜居之区,城区已经错过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市政府坚持城区旅游业作为支柱是正确的。铁路的开通更有利于旅游业发展,你要清楚地看到,这是一条客运铁路,完全可以大大降低市区交通不便导致旅游业发展缓慢的软肋。你能把旅游业比喻成是乞丐业,就证明你看不起这个行业,没有看到这个大机遇。你根本没有看到这一绿色产业的影响力。外地人只会往发达的地方去,即使是珠三角这些工业中心都面临用工难题,国家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内地,内地的发展机会比沿海多了不止一滴滴,在劳动力越来越紧缺的广东,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远远高于内地,汕尾工资收入也不高,甚至比内地北方城市还低,用工业来增加人口?拿什么吸引人,用高工资?会把企业吓跑,本地人都挤着出去外面务工,城区有多少人在信利工作?有多少城市人口?多少农村人口?你的想法真是很天真。
发表于 2012-11-6 21: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云 发表于 2012-11-6 20:26
一,在这个帖子里说的扩容提质就是城区,没有必要把眼光放大到全汕尾。

二在海南也只有三亚是个靠旅游 ...

我也没有说城区扩容不好啊,城区本身就拥有比其他县市财政政策优势,哪个城市都是城区优先政策,发展到今日还是如此,只因为城区地理位置不适合做为工业中心,要作为工业中心必须将城区建成交通枢纽,现在才来考虑这个问题实在太晚了,而且成本十分大。铁路开通为城区到来了发展旅游业服务业的一大机遇,我这也是对扩容的建议,如果城区扩容要和你说那样发展工业,那么可以说十年后还是没多大变化。
发表于 2012-11-6 22: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云 发表于 2012-11-6 20:26
一,在这个帖子里说的扩容提质就是城区,没有必要把眼光放大到全汕尾。

二在海南也只有三亚是个靠旅游 ...

同时我说的也是城区扩容,扩容不是说说扩就扩,大跃进方式发展,要理清往哪个方向扩,如果说扩容可以马上到位,可能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22: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か空ぇ蕩く 发表于 2012-11-6 21:56
我也没有说城区扩容不好啊,城区本身就拥有比其他县市财政政策优势,哪个城市都是城区优先政策,发展到今 ...

谢谢你对城区的建议,从你的回帖中可以看出你是海丰人(不知对不对)放心,城区的发展工业与海丰是没有冲突的,更不用说把成规模的工业搬到城区去做了,也搬不去。并不是我看不起旅游业,旅游业并不是主流产业,只能做支撑产业,市政府坚持把城区做为旅游区来打造,就不能说是城区因地理位置不适合不能搞工业,实事证明,城区的信利与德昌给城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一点是不容置辩的,你如果是住在城区,你就可以每天早上8点左右看到浩浩荡荡去信利电子厂上班队伍。如果城区再搞什么旅游业而不发展工业的话,汕尾再过十年还是小汕尾。最后,无论如何还要谢谢你对城区扩容提质的建议。
发表于 2012-11-6 23: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か空ぇ蕩く 于 2012-11-7 02:40 编辑
孤独云 发表于 2012-11-6 22:20
谢谢你对城区的建议,从你的回帖中可以看出你是海丰人(不知对不对)放心,城区的发展工业与海丰是没有冲 ...


首先回答你,我是汕尾市海丰县人,在深圳就业,说句实话,海丰如何发展跟我的生活和收人没有关联,我没必要去眼红城区发展,担心抢了我的饭碗,分薄我的红利而去故意贬低城区,反而城区繁荣知名度的提高会使我出外面皮加分。如果城区要发展工业,不一定是会把其他市县的发展潜力都吸引过去,城区对其他地区的竞争力相对小,而且城区要为这些工业建设配套及物流系统,相比发展旅游业商业等需要更大政府的投入,我已经说过城区不是全市的交通枢纽,同时海陆丰陆河城区的税收也是汕尾市的税收,利用政府投资,加上商业投资,带动商业,服务业发展的绿色低碳经济,城区自然就会变大,同时你说的支撑就是主流意思,自相矛盾。为什么城区工业发展到现在除了信利和德昌还是信利和德昌?其他厂商吸引不到呢?原因我已经在之前的几张帖子回复中讲到了,就不重复了,人口和规模不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强盛,放大到国家也是如此,为什么国家越小,人口越少的普遍都是发达国家?我说的这些行业的发展自然就会壮大城区规模,达到扩容,而且不需要增加大量外来劳动力,以汕尾的资源和夹心层地理位置,高新技术环保产业很难引入,而引入污染工业将是得不偿失,如果是那样,你就慢慢地等着品清湖成为污水池,河流都成黑龙江,整个城市被灰霾覆盖,使你每天出门都满载PM2.5而归,在深圳我已经天天满载,晴空万里之下就像雾天一样,哪里有汕尾天空如此透彻?城市不需要大,需要精。很多的城市发展观都是往规模大,人口多单一方向,不是每个城市都适用,都有那个机遇,汕尾市明显错过了黄金时期,而且带来更多的社会成本,占用更多的资源。打个比方,如果是小汕尾,生产的面粉足够100人分100个大饼,做大饼的面粉还有剩下,逐渐地面粉越来越多,大饼越做越多,可以分更多人,那么大汕尾不说多,增加100人合共200人分100个大饼,你作为汕尾人你会选择哪个大汕尾还是小汕尾?同时换做城区也一样,可能我的比喻不是很好。说来说去你还是认为人家是眼红城区发展会抢走其他市县的资源,在你眼中的汕尾只是局限在市城区,历来都是市城区占有最大优势资源,要说眼红早就眼红了,城区居民的各项生活设施和福利都比其他地区优越,发展也是优先,如果城区适合发展工业,为什么建市设区那么多年城区工业发展不起来?反而被后发展的其他地区赶上超越?事实已经说明一切。有你这种区域思想,汕尾地区才不团结,现在还因为这个搞分化,大家都是汕尾人,何必分你是城区我是海丰他和他是陆丰陆河?我赞成海陆的观点是基于发展以多点带多面,并不是各市县富余的再分给城区,发展工业就真的是等珠三角潮汕地区富余,城区的发展规划目标定位不是往工业中心,抓住机遇,发挥城区特色,旅游商业生态宜居大有可为,我反对你是因为你的市区辐射论和工业论,放弃城区优良的自然资源,没有看清当前工业形势,盲目求大不求质,带有色眼镜看待旅游商业。铁路接通汕尾城区绝对是一个大机遇,城区发展大有可为。你说上班人多,你有没有去看富士康上下班?一个工厂的员工夸张点讲比城区人口还多,就是这样的工厂,为何要往内地发展?说到工业,今年珠三角有多少大工厂搬往内地?有多少倒闭?我所见到的和媒体报道的也不少了。仅仅西乡,我所亲眼看到的因为工厂倒闭和内迁补偿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都有十起如今形势发展工业可行吗你觉得?旅游商业不是一个单一产业,而是一条产业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