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漫谈之一
海而无海,丰将焉存?
众所周知,自古迄今,海丰县因海立县,以海闻名。但自1988年建市起,海丰县割出了汕尾镇、东涌镇、红草镇、马宫镇、捷胜镇、香洲镇等建立汕尾市城区,割出了遮浪镇、田墘镇等建立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前不久又将鹅埠、鲘门、小漠、赤石等镇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县名虽在,实际上行政管辖区却进一步缩小。最近又有人在网上提出,将赤坑镇、大湖镇割出并入红海湾区和汕尾市城区。这样将行政区域划来划去,形如变戏法。但万变不离其宗,根本改变不了汕尾落后的面貌。有的甚至提议升级一些行政区域的级别。这样不仅增加了行政机构及管理人员,又增加了官员级别和人数。无形中增加了行政管理费用。也就是说,增加了市内纳税人的负担。在有限的地域和人口内,分而合之,再合而分之;不见其利,反增其害。与上级最近正在缩小行政区域的构思背道而驰。目前潮汕三市为了缩小行政成本,尚且正在进行汕潮揭一体化;而小小的汕尾市某些行政区域却想扩大行政级别,或者划来划去,不是十分可笑吗?因此,此种行政区域的调整,形同儿戏变花样。试问:当年海陆丰两县从惠州市划了出来,除了升级官员们的行政级别和行政人员的人数外,对汕尾市的经济起到什么大的作用?目前,海丰县正处于全市各县区经济的前列,将已被零割的海丰县区域进一步零割,就会严重打击海丰县的经济发展,造成海丰县名实不符的局面。海而无海,丰将焉存?
2013年2月7日午在市民网 阅贴有感即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