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887|回复: 5

[海丰] 海丰勇当县域文化排头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6 18: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03月16日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海丰的钟敬文(上)、马思聪(左二)、马采(左)、杨成志(右)、柯麟(下)成为《南方日报》“世纪广东学人”专题的报道对象。

  南海物丰,人文蔚然。千古风流,英才辈出。

  今日,钟敬文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暨海丰首届民俗文化节隆重举行,此次文化盛事仅为海丰近年来加强文化建设、勇当县域文化排头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丰博物馆已布展开放,展示海丰跨度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天祥公园喜迎四方宾客,成为集爱国主义、健身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马思聪文化艺术馆建设扎实推进,进一步提升海丰历史文化名城的品味;岭南画家、摄影家前来采风,描绘海丰优美动人的画卷;丘东平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成功举办,让全国专家重新审视其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纪念马思聪百年诞辰,弘扬他为音乐事业奋斗的可贵精神,媒体纷纷聚焦;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亮相省艺术节、登陆央视并连获“五个一”,稀有剧种被注入新活力……

  文化也是软实力。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说过:“今天,真正决定社会发展进程的,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近年来,海丰县对文化建设“系于心、发于力、敏于行”,充分发扬“敢于担当、精细落实、用心倾情、刻意动脑”的海丰精神,大力发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努力依托厚重的群众文化基础,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厚积薄发,成绩斐然。

  如今,海丰的文化建设、人文风貌正前所未有地对外彰显,文化魅力、城市美誉度也得以空前提升。众多文化盛事的背后,文化名人精神光芒四射,为海丰经济大建设、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巍巍莲花山,悠悠龙津河,海丰这个广东县域文化排头兵正历练而成!

  1

  人文蔚然出望邑

  人才代代出海丰

  海丰,古称岭南望邑,位于广东东南,背山面海,毗邻港澳。据传,因其地临南海,海产丰富,故取意“南
海物丰”得名。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们已在此地沿海聚居生息。之后,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为“南蛮”之地,也是“百越族”的一部分。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百越设郡县,次年设南海郡,置龙川、博罗等县,海丰地域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成帝元年,析南海郡之东为东官郡,海丰隶属东官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从东官郡的博罗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立海丰县。

  千百年来,海丰的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她有着优美的海岸线,是中国蓝色海洋文化的代表;她是中国水鸟之乡,境内既有风景秀丽的群山,也有碧波万顷的南海,有广阔的沿海湿地,也有丰富的淡水湿地,自然资源丰富多样。20集电视连续剧《春暖南粤》曾获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其拍摄地便多处取景海丰赤石、莲花山等地。

  海丰一直地处文化交汇点,素有“广东的云南”之谓,广府、客家、福佬文化在此交汇、糅合、创新,最终示人以绚丽多姿的风貌。在海丰,既有“元宵灯会”、“端午节龙舟赛”等传统节日文化,亦保留西秦、白字、正字三个稀有剧种,还有麒麟舞、海丰渔歌、客家山歌、公平八音、海丰木雕、白字坐唱、竹马戏等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甚至,海丰的饮食也自成体系,独具特色,为汕尾成就“中国民间文艺之乡”作出了贡献。

  当历史时针转向近现代,海丰的红色文化更是耀眼。它是彭湃故里,是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1927年,彭湃在海丰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在全国革命的“红色挂毯”上编织出最亮色图案,为红色政权的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了经验,开辟了中国革命以农村为基地走向胜利的道路,使海陆丰从此走入中国革命的典册。

  水土造文化,文化育英才;文化贯千古,英才代代出。文天祥曾在海丰一带抗元,事迹可歌可泣。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海丰人。仅在清代,海丰就曾爆发郑亚长、徐凯率众响应郑成功南下勤王、反清复明的斗争;上演苏成、苏利领导反抗清廷“移民缩界”错误决策的农民起义;还有三点会会首黄履恭、马逢九、黄殿元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等等。

  大批英才的崛起,成为当地人的珍贵记忆: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初期领导人、杰出的农民领袖彭湃,辛亥革命元勋、粤军首领、中国致公党创始人陈炯明,陆丰县苏维埃政府县长、印度尼西亚棉兰惠州会馆会长刘廷波,原中国致公党主席陈其尤及其继任者政治活动家黄鼎臣,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世界乐坛大师、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中国战地文学的开拓者、著名革命作家丘东平,一代医学名贤、地下党员柯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中国现代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的早期开拓者杨成志,中国著名美学家、哲学家、翻译家马采,音乐教育家陈洪,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李霞卿,当代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仕禄,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彭实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黄旭华,中国工程院院士、造纸专家陈克复,著名导演徐克……

  尤其令世人称道的是,在《南方日报》遴选、报道的第一批、第二批共51位“世纪广东学人”中,海丰的马思聪、钟敬文、马采、杨成志、柯麟皆入选,人数竟占全省的十分之一!

  2

  薪火相传自难灭

  政府扶持结硕果

  历代以来,海丰人十分重视文化薪火的传承。

  辛亥革命元勋、粤军首领陈炯明重视教育的故事仍广为流传。1918年10月,陈炯明在福建漳州建立闽南护法区后,公费选送留法、留美、留英、留日男女学生83名,一时轰动大江南北。期间,陈炯明指派陈其尤回海丰,选送彭湃、彭泽(彭湃同父异母的弟弟)、李谷珍、林铁史等赴日留学,选送陈祖贻等赴法深造。陈炯明主政南粤之后,广东更兴起一股出国留学的高潮,1921年仅海丰一县被选派的留学生就有黄鼎臣等10余人。

  时至当代,海丰紧踏时代鼓点,于创造丰厚物质文明的同时,进一步发掘历史文化底蕴,依托群众文化基础,促进文化艺术繁荣。其间,海丰县委、县政府视文化建设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从人才、资金、体制等各方面进行大力支持,成绩斐然:

  精心制定《海丰县建设文化强县规划纲要(2011-2020年)》。到2020年,构建基本完备的文化创新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建立与海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兴旺发达的现代文化发展格局,努力把海丰建设成为公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兴旺、文化生活丰富、文化氛围浓厚、精神家园和谐的文化强县。

  不断深入海丰历史文化研究。发挥学校、民间文化团体、档案馆和政协文史委等部门作用,研究、发掘、推广海丰文化;加强对文天祥、彭湃、陈炯明、陈其尤、黄鼎臣、马思聪、钟敬文、丘东平、陈宝寿、柯麟、陈洪、马采等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宣传;开展海丰民俗文化研究,鼓励群众参与;联合高校整理文化遗产,调查、记录境内的福佬话、客家话、占米话、军话、白话、畲语。县财政计划每年安排哲学社会科学经费不少于25万元,资助著作出版,奖励优秀成果。

  大力推进各类文学艺术创作。全面推动海丰革命历史题材、海丰名人题材、海丰人移居海外(港澳台)题材、海丰民间文化题材等作品的创作;每年确定一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县财政计划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低于20万元,优先扶持反映海丰地方特色的文艺原创作品的生产;扶持《海丰文艺》、《海丰文学》、《青年文艺》、《海丰联苑》等文艺刊物的出版,为广大业余作者发表作品提供更多平台;以刊物为依托,海丰文学、楹联、诗词、书法、摄影等社团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一些企业家也受到感染,自发为创作者提供支持,如仁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介仁、可塘金盛宝石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仁洪等曾经为多位作者出书提供资金。目前,海丰的文学艺术队伍不断壮大,创作进入自觉频发期。2010年,海丰县政府出资资助8位青年作家结集出书,乃有8部约150万字的《海丰当代青年文学丛书》面世。

  全力抢救文化遗产,挽救濒危戏种。已有300多年历史的西秦戏,是海丰本土的珍稀濒危剧种,曾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繁荣该剧种,海丰去年推出第一部原创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在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一亮相即斩获优秀表演奖等7个奖项,且得到了省委“五个一”工程奖,并开创了县级剧团登上央视的历史。从强大的创作阵容可以看出海丰县委、县政府对此剧的重视程度:广东著名剧作家陈中秋创作剧本,中国戏曲学院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涂玲慧教授担任导演,西秦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严木田编曲,吕维平担纲主演文天祥。海丰县全力克服人才紧缺、资金不足等困难,精心打造出这一文艺精品。海丰县委书记沈木荣说:“创作一个文天祥的剧本,挽救一个濒危地方剧种,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另一珍稀剧种白字戏也受到大力扶持,已挖掘、抢救出《肖光祖和番》、《刘全忠逗花轿》等约50出失传剧目,积累了50项音像和传统剧目资料,节目亦多次荣获国家、省级奖项。

  建设、修缮海丰革命斗争历史纪念馆、文天祥公园、马思聪文化艺术馆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持续广泛开展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文化部门大力开展优秀文艺基层巡演,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业余读书、摄影、书画、合唱、舞蹈及各类民间文化活动;加强对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开设专门课程,开展文艺活动;尤其注重提高农民文化消费能力,大力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做大做强海丰端午龙舟节、海城元宵灯会、梅陇正月二十、赤坑南涂新农村书画摄影展和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等文化品牌,继续组织好元宵文化巡游、文艺演出、戏曲晚会、书画展、猜灯谜等各项节庆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弘扬海丰优秀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平台。近年来,群众文化搞得有声有色,由仁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出资组建的海丰仁荣龙舟队,屡获中华龙舟大赛等奖项,队员多为当地渔民、农民,主要从事海产养殖、农业或首饰加工业,但在全国比赛中却屡获佳绩。海丰县代县长陈德忠说:“海丰在文化事业上加大投入,就是要不断提升文化品位,助推海丰经济建设。”

  3

  唤醒文化强根基聚人引资挖潜力

  新时期下,如何进一步唤醒文化的基础作用,发挥文化的名片效应,产生聚人引资的强大作用?对此,海丰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煞费苦心,精心组织一场场文化盛事,努力大打文化牌,积极对外推介海丰。毫无疑问,钟敬文、马思聪、丘东平等文化名人的精神光芒四射,为海丰经济大建设、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海丰在向世人展示革命老区的秀美山水、深厚人文底蕴和城市发展新貌的同时,也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促进了对外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海丰的文化品位和社会知名度。

  2010年1月13日是辛亥革命元勋陈炯明诞辰100周年。1月13日—14日,致公党海丰县委员会、海丰陈炯明学术研究会主办的陈炯明学术研究座谈会在海丰隆重召开,来自省内外及本地的专家、学者、教授10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深入、客观地研究历史。

  2010年是新四军著名烈士、现代军事文学先驱丘东平诞辰100周年,省作家协会、省社科院哲学文化研究所、海丰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丘东平诞辰100周年暨丘东平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海丰举行。相关成果辑为《丘东平纪念文集》。2011年7月31日上午,由省作家协会、省社科院哲学文化研究所、海丰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丘东平烈士殉国70周年暨丘东平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广州举行。同年9月22日上午,县委宣传部举行《丘东平纪念文集》赠书仪式。

  2012年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马思聪诞辰100周年。当年5月7日,由省委宣传部
和市委、市政府主办,县委、县政府承办的马思聪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在海丰县隆重举行。马思聪的小妹、中国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马思芸,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著名指挥家卞祖善等嘉宾代表和有关艺术单位专家学者出席纪念大会。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特地为此次纪念活动题字:“未完成的思乡曲”,同时还作了一幅马思聪素描作品,并作诗句:“难得音乐一大师,思乡一曲震东西。异国难消思乡梦,遗骨终能回故里”。马思聪百年诞辰纪念音乐会阵容庞大,汇聚了马思聪各个时期不同体裁、风格、题材的音乐精品,盛中国、濑田裕子、向泽沛、杨宝智、彭康亮、周步田、徐娅璐等著名音乐家演绎了《思乡曲》等脍炙人口的曲目,打造了一场高水平的音乐盛宴。

  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期间,海丰县委宣传部精心整合海丰名人资源,策划宣传片《海丰星光》,在南方电视台《岭南风情画》栏目播出。该宣传片由县委书记沈木荣题写片名。上集全方位介绍了海丰概况和革命志士史略,下集翔实地介绍了海丰文化英才、科技精英以及海丰发展前景,通过多角度展示海丰区域地理文化特色,让海内外华人了解海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进一步提高海丰知名度。

  打好文化牌,海丰县还不仅仅限于推介名人,而是因地制宜,从各个文化层面立体推进。

  2010年2月26日,海丰县与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岭南画派纪念馆在海丰和广州联合举办“红土绿嶂岭南名画家走进海丰”美术作品巡回展,展出了由陈永锵、许固令、陈孝能、李启色等12位岭南画派画家赴海丰采风所绘的美术作品。

  2011年,海丰又连续举行“海风·海丰美术作品展”、“记忆·超越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海丰摄影展”、“广东省书画名家下基层·海丰行”等活动,影响很大。

  2012年以来,海丰县主动让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断跨出县门、跨出市门、跨出省门,积极对外交流、参赛、演出,从而让世人记住了海丰的惊艳。

  据统计,仅前年一年,围绕建党90周年和建设幸福海丰这一主题,海丰县城乡就举办文艺活动达2000多场次!由于重视文化建设,海丰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水涨船高,旅游事业发展迎来新的曙光。目前,海丰重点依托红宫红场、彭湃故居、马思聪故居等革命旧址和历史人文景观景点,以及生态资源、海洋资源优势,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推出红色、蓝色、绿色、古色的“四色”旅游新概念,以多样化的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全力打造“养生之地,休闲之都”的旅游新形象。据统计,前年海丰接待旅客总人数达191.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旅游收入10.35亿元,增长16%。

  “正面文化是凝聚剂,可以团结人,也是升华剂,可以洗涤人。”海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卢雁慧如是说。当一件件文化盛事走进群众生活,当一位位文化名人精神照亮群众心灵,当一幢幢文化建筑“活”在群众周围,海丰到处便充满了活泼知性、蓬勃向上、稳定和谐的文化氛围。如今的海丰,“雷公”唱出来的是“正气歌”、“和谐曲”,征地、拆迁已不再是“老大难”问题,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民生工程纷纷落地,发展目标不断实现……

  文化就是软实力。文化,正为海丰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南方日报记者 胡亚柱 洪继宇
  特约通讯员 谢立群 余作明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红海湾旅游区紧急通知
[汕尾资讯] 重磅 | 广汕铁路开工啦!4年后广州汕尾一小时
[汕尾资讯] 南科大表示拟在合作区设立海洋学院
[汕尾资讯]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愿为合作区水系建设规划
[汕尾资讯] 深圳名校看中合作区!百合控股集团愿为合作区
[汕尾资讯] 深圳特区建发集团举办“产业共建·引领未来”

发表于 2013-3-16 23: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发表于 2013-3-17 01: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
发表于 2013-3-17 11: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3-19 18: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2-12 14: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丰勇当县域文化排头兵?2012年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马思聪诞辰100周年.在汕尾马思聪文化艺术馆.文化遗产300多年历史的西秦戏,是海丰本土的珍稀濒危剧种,曾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丰影剧院都没有.文化基础设施,开展优秀文艺巡演,合唱、舞蹈及各类民间文化活动;加强对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海丰一个健身广场都没有,可怜的大妈大姐们在大路边跳舞(还影响居民)海丰你别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