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发展,科学创新之道 ——读郑雁雄新著《精细发展》有感 中国的全面改革开放,促进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空前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嬗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诚信缺乏、道德倾斜、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矿难频发、食品欠安、能源危机、城乡差距、贫富悬殊、房价飚升、交通拥堵、治安欠佳……所有这些问题都牵涉着民生问题,是粗放型发展导致的,是缺乏科学思维、科学眼光、科学方法的发展模式产生的结果,说到底就是没有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如何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制胜法宝,而精细发展是这一法宝的重要内容之一。 郑雁雄同志在其新著《精细发展》中对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不乏真知灼见的思路和方法。精细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是改革开放再度深化的重大障碍,若不能有效扫除这些障碍,势必影响社会安定,民众安生,进而延缓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干群关系。郑雁雄同志作为一个地区的党政领导,敏锐的意识到这些问题的负面影响以及解决的重要性、紧迫性,及时提出精细发展的观点,其核心与科学发展观一样,都是以人为本。精细发展应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对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套极具参考价值的科学方法。他写在论著封面的几句话发人深省:“精细无处不在,精细决定精彩,越精细越美丽,精细才能有效,精细才是生产力,环境精细生活才能随心所欲,精细才能操作,精细发展才是科学发展。”如没有深思熟虑和丰富的生活工作经验,他是不可能得出这些科学结论的。 郑雁雄同志在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品格时明确指出:“所谓科学发展,最高境界应该是美的发展,和谐的发展,令人舒服的发展。”美的发展,其内涵相当丰富,包括环境美、产品美、人性美,等等,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果能保持美丽的自然环境,创造美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制造赏心悦目价廉物美的产品,塑造永恒的人性美,那么这个地区或国家就已经自觉的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了,其前途是光明而远大的。和谐的发展,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要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强调和谐发展,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任意破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劳作方式,必然导致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最终衍生你争我夺的恶劣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令人舒服的发展,就是以人为本,使人有幸福感和皈依情怀,令人舒服就是,既有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又有人生价值的体现,还有精神物质需要的满足,更有思想自由的认可,令人舒服的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所有这些发展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还得依赖于精细发展。 郑雁雄同志精细发展的理论支撑当然是科学发展观,但他在阐述时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的套路,而是采取“案例分析法”,从个案和局部地区的情况入手,进行精细的梳理和精辟的分析,进而对一个地区,乃至全省、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具有以管窥豹,一叶知秋,四两拔千斤的功效。他到汕尾市工作才有几年,却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很快便对汕尾的社会、经济、文化、风土民情了如指掌;他常常于工作之余,独守夜灯,或苦苦思索,或执笔奋书,写出了不少时效性较强的时评,也才有了《精细发展》这部近三十万字论著的面世。诚然,近几年汕尾的发展浸润了他的不少血汗,汕尾存在的一些问题时常困扰着他,这些问题也成了他解剖的对象。其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由此可见。 《精细发展》的内容比较丰富,既有对汕尾海岸经济发展战略的把握,又有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务实探讨;既有关于产业建设、城市建设的高屋建瓴,又有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的真知灼见;既有对民生问题的真诚关注,又有对政治文明建设的理性思考;既提出解决社会维稳问题的有效措施,又提出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科学要求。由是观之,郑雁雄同志关注的范围较广,涉猎的知识面甚阔。他善于从小处入手,条分析缕,切中肯綮,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需要“坐冷板凳”的精神,也就是要有一种坚韧不拔,甘于寂寞,拒绝平庸的精神,作为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这些,谈何容易?而郑雁雄同志做到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 诚然,《精细发展》并非一部较系统的理论专著,里面没有说教的成分,有的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论成果,谓其是心血结晶也不为过。郑雁雄同志采集了大量的事例、案例,加以分析解剖,佐证了精细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运用医学精细之道、书画精细之道、茶艺精细之道、建筑设计精细之道、工业设计精细之道、园林景观设计精细之道、思维方式精细之道、工作方法精细之道等等渗透生活、工作、社会等精细发展的科学发展规律,来支撑和筑固其精细发展的观点,这种做法很有必要,也很科学。其行文处处体现精细风骨,仔细论证,娓娓道来,令人读后觉得妙趣横生,顿受启迪。郑雁雄同志这种举重若轻,化繁就简的功力是深厚的,这完全得益于其丰厚的知识涵养和高尚的品格修养。 精细发展是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是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创新和方法创新,是“汕尾版”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从这种层面上来观瞻与考量,精细发展的提出甚有现实意义。郑雁雄同志说:“在实践中必须具体为适合汕尾的指导体系,才能真正起作用。……只有这样看问题,汕尾才能准确定位,走好汕尾特色的发展道路(见247页)。”众所周知,汕尾地区地灵人杰,人才辈出,从这里走出了彭湃、钟敬文、马思聪、陈炯明、丘东平、彭仕禄、黄旭华、黄鼎臣、陈其尤、谢非、杨承志、徐克、林世荣等名人,汕尾的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汕尾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中国最休闲城市,著名侨乡……汕尾可以打出的文化名片很多,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很多,可为何汕尾的发展仍旧落后?这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客观原因,关键是海陆丰“敢为人先”的精神没有得到充分彰显,许多人尚抱残守缺,墨守陈规,不敢进行科学创新,在干部队伍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郑雁雄同志在论著《细说人事》这部分,把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庸俗化问题,具体表现为:干部作风庸俗化、思想工作庸俗化、基层组织庸俗化、社会人际关系庸俗化、心理状态庸俗化、工作能力庸俗化。这些庸俗化现象,在汕尾同样严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敢为人先”精神不能充分彰显的重要根源。郑雁雄同志说:“庸俗化不能说是 ‘变质’、 ‘恶习’,也不能说是严重的错误,但它却是‘危险的起点’。”对解决庸俗化问题,他提出要“知荣辱,反庸俗,守底线,保清名。”在此,他再次提出底线理论,不管是当官,还是为人处事,都必须守住道德底线和法制底线,如果突破底线,“意味着事情严重变质、工作前功尽弃、后果不可挽留。”这些观点不是危言耸听,应是一名良师益友对读者的心灵表白和忠告。 如何精细?如何求得精细而发展?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地区要保持政治清明,民风淳朴,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发展,民众安居乐业,山清水秀的良好局面,关键是当地党员干部能否树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思想观念,能否不断学习,加强思想政治修养,能否提高执行力。尤其是落后或后进地区的党员干部,更要认清形势,承担必要的责任。否则,只有按照郑雁雄同志提出的“牛刀对鸡”的办法才能凑效。 通阅整部论著,觉得其观点新颖,逻辑性强,妙语佳句迭出,这是论著的特色,在此恕不举例赘述。但愿此部论著能对汕尾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能给读者诸君予以深刻的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