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黑夜阳光2 于 2013-8-11 23:15 编辑
连日高温,炙热难耐。周末休息,宅在空调房里多时。望见窗外蓝天白云,阳光已不凶猛,于是骑着自行车绕海滨街一圈。今年来海滨街已大有改变,环境干净了不少,绿化也有人管理,让人感觉很舒服,吸引了不少群众饭后前来散步、乘凉、跳舞。但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不少不文明现象:
一、罗马广场上的浮雕贴有乱七八糟的小广告,也有不少涂鸦,显然是有个别不文明之徒把这当成了广告栏、留言板。
二、路面有多处坑坑洼洼,贴好的广场砖或四分五裂或不翼而飞。估计是来来往往于码头的渔民们时不小心,碰坏了砖面,再加之个别群众肆意破坏,才导致出现这一现象。希望主管部门尽快修复,以免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活泼可爱的小孩一个不小心,被绊倒受伤。
三、骑行海滨街,没有发现垃圾箱,试问如果有瓜皮纸屑、瓶瓶罐罐,难道真得拿着走完整条海滨街吗?估计也没几个人能做到,大多数人应该会直接将其弃之路边或抛之大海。所以还是可以看到草地上、公路旁、海边有随便弃置的垃圾,破坏了让人心旷神怡的海滨风景。
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两个:
一是政府管理缺位。公共基础设施如垃圾桶、公共厕所没有配备到位,城市管理工作做得还不到家。曾经听说过汕尾没有公共垃圾箱的原因是当年政府出资购买了一批垃圾箱,放置到各个地点后没几天就被偷光了。至此之后,就没有再添置过垃圾箱。这当然有些以讹传讹,但也反映出某些部门因噎废食、不作为的管理心态。
二是公民意识淡薄。汕尾建市已有25年,但不少群众和城市管理者还未建立起自觉的城市公民意识。不少群众会把自己的家收拾得窗明几净,走出家门,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典型的只顾“小家”不顾“大家”。部分管理者对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但不想方设法加以制止、改变,反而听之任之、泰然处之,无法制订有力的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城市管理经验。正是这样,才导致汕尾虽建市25年,作为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区却始终没有一个地级市市区应有的样子。
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说起来简单,无非是加强管理、加强配套、加强教育等等,但做起来却难,非一日之功,需脚踏实地、步步为营。但是,难与不难,关键在于为与不为。我这段时间八点上班,就意料地发现一个现象,各大路口大家不再乱闯红灯了,因为交警叔叔们趁早摸黑赶在上班高峰期间在各大交通路口现场巡逻指挥,给大多数视红灯而不见的群众们以震慑,强制他们遵守交通规则。透过这一现象,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如果只靠自觉形成,时间很漫长而且见效也慢,如果加上制度加上管理,则事半功倍。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最近还想说一句,如果每个人都做好自己,都能做到讲文明、有礼貌,那么汕尾就必定能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幸福。(QQ:14399155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