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200|回复: 1

[陆河] 民间出资近800万元按仿古建筑 朱熹文公祠重建工程10月竣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3 09: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河县东坑镇飞燕村燕子窝山中,一个不起眼的山旮旯,藏着一座文物古祠——飞燕朱氏宗祠。这座宗祠有数百年历史,被陆河认定为首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但因年代久远,且缺乏看护修缮,古祠岌岌可危。去年9月,在社会民间力量的支持下,古祠破土动工重建,计划总投资近800万元,一切按仿古设计,目前工程已进尾声,预计今年10月竣工。
  据省朱子研究会副会长、汕尾分会会长朱炳火介绍,飞燕朱氏宗祠,又称朱熹文公祠、燕子窝祠,是朱熹第十一代裔孙仕全的开基祠。该古祠坐北朝南,为上三下三左右横屋土木结构的客家民俗建筑,造势恢宏。这里鸟语花香,林茂竹翠,绿树掩映,山水环绕,曲径通幽。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燕子窝祠内常年不见蚊虫,天井的花草要比祠外长得旺盛。“这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啊!”朱炳火说。
  如果说,燕子窝是因山上燕子而得名,那么,燕子窝祠(即朱熹文公祠)却是因文物价值而闻名。为弘扬和继承朱熹文化精神,保护好当地文物古迹,去年5月,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飞燕朱氏宗祠”被该县政府确定为首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而作为朱熹后裔包括朱炳火会长在内的热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以不同的形式支持重建飞燕朱氏宗祠,并成立了重建飞燕朱氏宗祠理事会。2012年3月,年届62岁的朱炳火毅然承担了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因年久失管失修,破烂不堪,横屋倒塌,整座古祠岌岌可危,我们看到都心痛。”说起这座古祠的惨状,朱炳火无比激动。
  在县、镇领导重视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飞燕朱氏宗祠建设历时一年多,百年古祠的雄姿建得怎样?记者日前前往燕子窝山探访。
  从该镇新东公路往上屋村、竹园村方向走,不到20分钟车程就到了燕子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古祠,分前厅、天井、拜亭、中厅,整座古祠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按上五间、下五间客家民俗结构建设,延续了明清的建筑传统,布局上也体现了古代的风水理念。“这种建筑结构在陆河出现算是最早的了。”朱炳火说。
  祠内雕梁画栋,百灵鸟柱,双龙雕刻,图像逼真,流光溢彩。前厅左右上墙分别画有“状元及第”和“郭子仪拜寿”,两旁厢房刻有“晋禄”、“加冠”,右壁联“才储八斗誉载龙门学富五车名题雁塔”,左壁联“福寿俱增位登凤阀思威共仰勋著麟台”,中厅两旁雕梁篆形字印有“三星贺寿”、“张飞战吕布”、“姜太公遇文王”等历史名人典故。飞檐彩壁,双凤百花图,八卦图,尤其是石雕、木刻的飞燕,神态各异、惟妙惟肖。
  祠外四周草木苍翠,相互掩映,风清气爽,令人心旷神怡,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据了解,重建的飞燕朱氏宗祠,其采用的瓦、木、石等材料都十分讲究。木、石选自福建深山老杉木、福建青岗石及云南大理石;瓦、砖在福建和广东佛山某厂指定按照明代瓦砖设计造作。据工人们说,一窑砖1万多块烧下来,只能筛选出三至四千块飞燕朱氏宗祠所能用的砖。“砖窑厂专门为这个古祠烧砖就烧了16个月啊!”工人说。其建筑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堪称一绝。
  东坑镇位于陆河县东部,是榕江水系发源地,也是“中国青梅之乡”——陆河青梅主产地,省道S335线穿镇区而过,东与普宁相邻,南接河口镇,西连河田镇,北靠水唇镇。该镇拥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四面青山绿水环绕,风光独具特色。有人认为,该县已确定飞燕朱氏宗祠为清代古建筑,并录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古祠的重建,必将成为陆河旅游新景点。(记者 洪广凭 通讯员 张素冰)
--汕尾日报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陆河人性化服务助力高考 免费接送考生提供午
[汕尾资讯] 陆河县宽敞的岳溪广场成了妇女们晚上跳广场舞
[汕尾资讯] 陆河县河口镇依法拆除一处违法建筑
[汕尾资讯] 陆河部分户外骑行爱好者与摄影爱好者于4月22
[汕尾资讯] 让家园更美丽—— 陆河各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汕尾资讯] 陆河培训股级干部

发表于 2013-8-13 11:53:2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好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