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668|回复: 6

[地方志] 捷胜风情录【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8 20: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3-8-18 20:40 编辑

捷胜风情录图.jpg

第二章 遗址探踪


      捷胜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早在五千年多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便有先民在捷胜沿海的沙坑、牛肚、东坑和沙角尾等地渔耕狩猎、繁衍生息,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址。特别是沙坑文化,已成为国际考古学家所熟知的考古文化名词,可以说,沙坑文化遗址是汕尾(旧属海丰县一镇)众多古文化遗址中的前沿陈地。
      统观整个汕尾地区,在解放前后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共有20多处,因山移水改、农田开发及政府部门未加保护之缘故,致使不少古遗址遭到严重破坏。现就历代以来中外考古人士对汕尾市沿海地区古文化遗址所进行的挖掘、采集工作的次数、文物去向问题及其他情况,逐一赘述如下:

      一、1933年,捷胜天主教堂殷神甫在捷胜教友的协助下,在捷胜沿海的沙坑、牛肚、东坑及沙角尾等文化遗址进行长达四年的挖掘、采集,共获取石器、陶器及陶片10余箱,随后与汕尾基督教福音医院院长英籍医生裴义礼合作,将文物偷运到香港。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风水掠影—天葬地“金鸡缩爪”
[文化天地] 从务实奋进中崛起的捷胜中学
[文化天地] 穿越史前文化、追溯现代文明
[文化天地] 延续五百多年捷胜何氏宗祠冬至谒祖“三献礼”
[文化天地] 无私的捐助、大爱的善举
[文化天地] 汕尾市何氏宗亲总会成立庆典圆满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0: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二、1934年,自香港来到汕尾郊区十八乡传教的英籍神甫、考古学家但尼尔•芬戴礼(DonieIJ•Fim),首次发现汕尾埔上墩遗址的出土文物与香港南丫岛出土的文物相类似。在历时三个月的考古活动中,芬神甫共拾获和收购了大量的磨光石器及陶器、陶片,并将其带到香港,随后又在香港陆续发表了有关这次重要考古发现的13篇论文,从而推翻了“南中国没有新石器文化”的历史定论。时任汕尾天主教堂总管的意大利神甫麦兆汉[一作“麦兆良”(R•Maglioni)],起初亦曾协助芬神甫在汕尾一带进行考古工作。1936年,芬神甫在香港去世后,麦神甫连续十年致力于汕尾史前文化的考古研究,其足迹遍及汕尾沿海的石脚桶、下洋、埔上墩、梧桐乡、祯祥、牛肚、沙坑、东坑、三角尾、宝楼山、桥仔头、狮仔山、石鼓、南町、菝仔围、施公寮、湖东、过港山、竹岭脚、建茶、埔尾、寮口、径尾、新径等20余处史前遗址。因他从1926年起便来汕尾传教,能操一口半生不熟的汉语,是个“汕尾通”,跟乡下人接洽方便,故此,他收集的文物极其丰富,共有1万余件,全部存放于汕尾天主教堂的神甫房,其中包括捷胜沙坑北遗址出土的彩绘圈足盘和敞口罐、东坑南遗址出土的流带把壶、沙角尾遗址出土的矮圈足陶罐及大量的石器、陶器、陶片等。1946年,麦神甫将其中6000余件文物及其考古手记、笔记等资料带往香港,余者4000件则存放于汕尾天主教堂。后来,他根据汕尾史前文物资料及考古笔记,撰写了多篇论文。最初的研究论文《海丰考古收获》,曾于1938年初在香港《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论证了汕尾史前原始居民主要是经柬埔寨、香港来的西方种族,与“仰韶文化”同源的观点。同年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三届远东史前史学家会议”上,又发表题为《南中国考古收获的几个要点》的重要论文。1952年,他又在《远东学报》上发表了《南中国考古》的重要论文,提出汕尾新石器时代的“沙坑文化”、“沙角尾文化”、“菝仔围文化”、石铜混用时代的“径尾文化”及青铜时代的“宝楼文化”等考古文化名称,并以此将汕尾史前时期划分为:新石器时代以沙坑、沙角尾、菝仔围等典型遗址为代表的文化时期;石铜混用时代以径尾遗址为代表的文化时期;青铜时代则以宝楼山遗址为代表的文化时期。此外,他还把菝仔围文化类型中的捷胜沙坑南和东坑南遗址出土的有机物,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碳十四的年代估定测验。1953年,在他去世六个月后,其化验报告才送达。麦兆汉考古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便是从汕尾史前文化研究中,得出“中国文化西来论”的错误观点。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0: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三、1942年2月16日,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杨成志博士(海丰籍)为抢救汕尾史前文物,防止洋神甫再次将文物偷运到国外,亦特地与其姓程的秘书来到汕尾埔上墩考察,3月又赴捷胜沿海的牛肚、沙坑、东坑、沙角尾等遗址进行考古研究。当时,他们住在捷胜城内第五街何氏宗祠的大厅。在何少全、何汉邦、蔡时夏等人的陪同下,只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便挖掘、采集到大量的石器、陶片,加上杨成志在汕尾埔上墩、祯祥、梧桐乡和石脚桶等遗址所采集的文物,共计有一千多件。后来,这些文物被运回坪石原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作南方考古教材标本,培育了一批考古人材。其考古资料在中山大学《文学院报》发表,1943年,又在中山大学文学研究期刊《广东人民与文化》上发表。1945年1月,日寇南侵,韶关坪石沦陷,这千余件文物以及麦兆汉原存放于汕尾天主教堂、后被杨成志运到坪石中山大学的4000多件文物,一同消失得无影无踪。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其下落犹未为人知晓。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0: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建国前,民族学家顾铁符先生亦曾到过捷胜、遮浪考古,获得少量的石器、陶器及陶片,并发表了《海丰先民遗址探捡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0: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1983年——1984年,海丰县文物普查队重新对各个古文化遗址进行调查,在捷胜采集到一批典型的文化遗物,进行了必要的考古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和实物资料。现其文物存放于海丰县博物馆。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20: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2003年7月,广东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邱立诚率众到捷胜考察,对沙坑文化遗址出土的各种石器、陶器作了鉴定,认为捷胜的历史可以上溯至5000多年前。由于中外考古人士对汕尾沿海各个古遗址进行了无数次的挖掘、采集,特别是捷胜沙坑村的几个文化遗址的文物,更是遭到空前的洗劫,致使大量的历史文物流失无存。现本章拟从“新石器时代遗址”、“唐宋元时期遗址”及“明清时期遗址”三部分,进行简要地介绍。另如捞投屿古城寨、黄百万大厝、刘邦池大厝、刘英旧居、何氏“学海堂”、进修书屋、碧梧山房、遵经书室、南阳私塾、赖氏家塾、蔡氏祖祠、林氏祖祠、烈女亭、拂云亭、戏馆、文昌阁、隆咚圩(雷公田)、滴水岩、蟾蜍井、七曲巷、旗杆夹、叮咚鼓及何白涛故居、李劳工故居、北门街红楼、海基导组旧址等文物旧址及其他碑刻图记,则留待《捷胜文物志》记载。
发表于 2013-8-18 20: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行礼.gif 欣赏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