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楼主: 田园之乐

[陆丰] 恳请热心网友帮帮我们追寻红军烈士的足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22: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ZQN 发表于 2013-10-28 21:45
陆丰市西南镇有个伯姓公德场,伯姓公墓里有很多壮烈的老红军战士的遗骨,不知有没烈士名字记载。当时红军烈 ...

9c1c75e8c6ca3aa0d439c940.jpg

感谢热心网友给我们提供的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22: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五子十八 发表于 2013-10-28 21:49
@明天汕尾

317518_1275651781uQDx.gif

感谢热心网友的关注与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22: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秋田 发表于 2013-10-28 21:51
应该是海丰的赤石大安洞吧?

201101121919402648.jpg


感谢热心网友给我们提供的很有价值的资料。
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13-10-29 09: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资深些的老人家才知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09: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gly5212 发表于 2013-10-29 09:35
这个要资深些的老人家才知道了

093222dcxbd7l9k5bdpzy6.jpg

感谢热心网友的关注与支持!

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10: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市民网领导对我们的帮助与支持!
发表于 2013-10-29 11: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0-29 11: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安洞和大安镇不是同个地方,你外祖父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应该是在海丰县赤石镇大安垌
发表于 2013-11-5 13: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烈士敬礼、希望陆丰民政局能重视此事、寻找烈士踪迹组织有关资料给烈士家人一个帮助。
发表于 2013-11-8 01: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在陆丰大安洞附近与敌人遭遇,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子弹打光了,郭声镛与战士们就用手榴弹与敌人拼,手榴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郭声镛不幸被俘。被俘后,敌人对他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郭声镛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表现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品德和坚强意志。1929年春,郭声镛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广州,年仅25岁。
       陆丰市大安镇洗鱼溪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简要:
       1928年,工农红军红四师在大安洗鱼溪与国民党十一师残留部队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一批革命同志。战斗结束后,堂友掩埋烈士尸体100多具。改革开放后,慈善会恢复善务,由林火等热心人士带头,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谢非同志为烈士碑题字。整个工程于1999年1月底完工,并成为大安镇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可惜没有革命烈士的姓名,陆丰市县志及文史也没有姓名。情节相近。据传说,也是敌众我寡,最后我方全部殉难)
发表于 2013-11-15 16: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陆丰这边的,我就知道还有一个老英雄健在~我们去看望过他几次,不知他对你们先辈认不认识!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07: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省安阳市党史办采访朱道南同志谈话纪要
                        【1982年4月15日】

     我对郭声镛同志在广州暴动以前的情况不了解。也就是我们教导团到韶关,因为部队要整理,他这个时候去的,大概是在1927年10月,至于从什么地方去的我不了解。


       大革命的高潮是从1924年到1927年上半年,这一段是高潮,轰轰烈烈,革命形式是大发展的时候,变化很大,可以说是天翻地覆,所以有这样好的 形势,应该归功于国共合作,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整理了他的党。他的党, 他的同盟会是很复杂的,什么都有。十月革命,使孙中山的思想转变了,要以俄国为师。他也知道国民党太复杂。一个革命的队伍,没有一定的主张,也就四分五裂,大家意见不一致,这可是严重问题  。

在1924年,孙中山改造国民党,接受国共合作,对他的党组织进行了整理,对西山会议派,对旧的官僚,军阀与帝国主义互相勾结的清除出去。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黄埔的学生,以第四期的为最好,郭声镛是第四期的。那时周总理是政治主任,恽代英. 肖楚女都在那个学校担任政治工作。固然有反动派捣蛋,实际上有这些共产党的负责人,在全国全党威信很高的同志,所以大部分学生在政治思想方面都是很好的。随后到我们这方面来的黄埔四期的学生不少。徐总就是四期的学生。林彪也是四期的学生,林彪不过坏了,当时还是好的了。黄埔四期的学生在共产党这边也比较多,贡献比较大,比较突出。当时在长期的斗争中牺牲了一些,那时候周总理是政治主任,活跃的很。有个姓刘的反动分子在学校里是不敢动的,革命的正气压倒一切邪气,压倒一切反动分子。


       四期的政治工作比较深入,影响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一. 二 .三期时间比较短,人数比较少。四期,我们党的负责同志比较集中,时间比较长,受共产党影响比较深,所以在北伐战争中,四期的学生起了很大的作用。郭声镛所以最后能够壮烈牺牲,为党的贡献这样大,不是凭空起来的,证明是党的培养教育。不然郭声镛怎么会那样好,那样突出呢。这是跟党的教育培养分不开的。

       第一我谈一谈教导团的情况,国民革命军北伐,力量是不大的,那时候一直到了长沙,才有八个军。第一军何应钦,第二军谭延周,第三军朱培德,第四军是李济深,以后是张发奎,第五军是李福林,第六军程潜,第七军李宗仁,第八军唐生智。北伐的声势是很大的,大体可以说分三路,有在黄埔出发的,有在韶关出发的。一部分李济深,李宗仁从韶关,南雄到长沙,武汉;打订泗桥这一路,以后拿下武汉,这里最突出的是叶挺。守订泗桥的主力是吴佩孚。吴佩孚的力量是很大的,战斗非常激烈。这场有名的战斗是叶挺领着特务同志打的。你为什么能胜利呢?由于叶挺同志军事上的天才很高,同时下面的骨干都是黄埔的学生,尤其是四期的学生比较多,骨干力量比较强。当然还有第八军,第四军。第八军是唐生智,最后革命军到了湖南,他才加入。谭延周是第二军,也在湖南,战斗力差。再有就是程潜,第六军。人数不多,这是一部分:再有一部分由广东出发,到江西,又到南昌,是以蒋介石带着几个军到南昌:再有一部分由广东出发,到福建,以后到上海的,是何应钦。这一方面的敌人比较弱,进展比较快,以后在南京会师,把孙传芳打败了,孙传芳是五省联军的总司令,有帝国主义的支持,战斗力很强。武器弹药非常充足。能把孙传芳打败,不是蒋介石的指挥,是苏联顾问加伦将军,加伦是苏联远东红军的总司令,政治顾问是鲍罗迁。蒋介石指挥一次败一次,指挥一次败一次,,所以最后在九江把孙传芳的主力大部分消灭了,就是加伦指挥的。在这个时候以前不讲了,蒋介石就叛变了,没有公开的搞就是了,他在南昌,宁汉分裂了,争执点是三大政策。
       拥护三大政策的是革命的左派,反对三大政策的是国民党右派,,过去的军阀余孽,官僚政客黄郛这一类东西都集中在南昌,反对三大政策。所以提出国民政府放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争执,蒋介石在南昌这些人坚决反对三大政策,他要把国民政府放在南昌,在武汉的这一部分,我们的力量比较大,国民党的左派都集中在武汉,我们的负责同志就在武汉,不主张军政府迁到南昌,要在武汉。这当中就造成宁汉分裂。武汉的力量比较大。这时候学校就成立了中内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因为部队发展大了,需要些骨干。在这时通过党,上华北几省来要学生,上武汉军事政治学校去学习。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