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335|回复: 6

[海丰] 方言,爱你有多深——访《海丰音字典》主编谢立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3 10: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丰县研究乡土文化的谢立群最近再版了《海丰音字典》(2008年出第一版)。该字典的再次出版,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和当地对方言的重视。接过这本新鲜出炉、散发着书香语趣的《海丰音字典》第二版,洋洋七十万言,深感到他为此付出的心血和他敬业的精神,正如为其写序的汕尾籍著名语言学家、汕头大学潘家懿教授说的:谢立群踏实的作风、如饥似渴的求知欲,特别是他孜孜不倦钻研汉语方言的执著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在难能可贵。
  世上方言何其多。偏偏是海丰音独特的“四声八调”,既丰富又有特色,代表着这个方言区域深远的语言文化的传承,把海丰音规范编成一本字典,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过去,也只有《潮汕音字典》可借助查阅,但其字音与海丰方言有着较大的差异,不符合实际。
  凭着对本土方言的热爱和保护,当时还在陆安师范读书的谢立群就萌发了要编写一本家乡方言的字典,以供大家查对、学习、参考。少年豪情,就在同学的毕业留言薄上写下了这个雄心壮志,并狂热地自学起汉语音韵学和方言学。
  一诺千金。谢立群为了这个承诺,于1988年毕业不久就投入到搜集字典资料及卡片制作等工作。随着工作职位的几经变换和忙碌,搜集字典资料和编写工作只能“曲线”进行,时停时进。但不管有多忙碌,他始终没有忘记初衷。尤其是在学习方言学的过程中,曾得到了中山大学黄家教、暨南大学詹伯慧、国家语委陈建民、汕头大学潘家懿、深港语言研究所陈恩泉、韩山师院林伦伦、中山大学陈小枫等专家教授的悉心指导,学业进步很快,先后参加过几次语言学研讨会,发表了《开放以来海丰县城的语言变化与语言心态》等论文。他决定挤出晚上的时间,连续奋战近8个月,每天利用晚饭后几个小时的时间编写字典,一鼓作气,从初稿完成,送给同行、专家审阅、几经修改,到定稿正式出版,至今再版,正是二十年来磨一剑!
  一位出门在外的老乡抚摸着这本字典十分感慨地说,这下可好了,他再也不用担心儿子只会讲国语、而不会讲家乡话了,这本字典就是学讲海丰话最好的老师。
  而另一位当地的先生却说,他的老婆是外地人,孩子从小上学讲的又都是普通话,一家人都习惯讲国语,孩子虽然也会说家乡的方言,但真正与孩子用方言交流时,表达起来就不流畅了,说没几句还是用回普通话,倒像外地人学讲海丰话那样拗口。而且,随着社会的流动和快速发展,连广州粤语都担心被人遗忘、呼吁要保护的今天,我们的海丰音方言在小字辈当中,特别是出门在外的年轻一代,渐把家乡话遗忘的已不是个别现象!
  岁月如梭。如果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家乡的方言就会被我们的子孙后代逐渐淡忘或异化了!这是一个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谢立群对此建议说,在当地中小学、大学的语文课堂中适当上一上我们的方言课,对于认识自身的方言文化、历史渊源以及规范、继承,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谢立群说,海丰话源远流长,是从古代汉语中分化出来的,由于发展比较缓慢,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语,如:册(书)、箸(筷子)、鼎(铁锅)等等。词汇丰富,语法特殊,具有八个声调的特点,俗称“福佬话”。话虽“古”,但千万不可小看了,或自己看轻自己,她要历经多少岁月的沉积以及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才能成为一方的母语,而富于地方文化色彩和生动的生活内涵。如我们称桌上的菜为“配”,其实自有道理,那就是主食米饭的“配角”啊,无菜来配,没有味道的米饭要怎么吃呀?再说我们称居住的房屋为“厝”,这个厝字也有来源。我们的先民多数是因战乱迁徙到这里,乱世时,死人是经常发生的。据说,起初是为了找个地方暂时先安置一下死去的亲人,就在居住的附近搭一间简易的房子用来停放棺材,这个房子就叫“厝”,即停放在那里的意思。后来,由于长期的战乱、饥荒,民不聊生,许多无家可归、逃荒来到这里的人就躲进“厝”里避风雨,逐渐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定居,久而久之,“厝”便衍变为俗称的民居。
  无改的乡音,是谢立群对海丰的爱;对海丰话音的研究,更是谢立群对海丰的爱,这让他始终记住来时之路,拥有一颗赤子的情怀!(记者 郑冰利)
--汕尾日报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海丰封停无证幼儿园139所
[汕尾资讯] 海丰县海城镇南门社区的干部协助交通民警维持
[汕尾资讯] 海丰公安开展社会治安整治统一清查
[汕尾资讯] 海丰签订首饰产业环保聚集区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汕尾资讯] 海丰深入整治占道经营
[汕尾资讯] 海丰印制十万份消防宣传单 推动火灾隐患整治

发表于 2014-2-23 20: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lol
发表于 2014-2-23 21: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可惜没有录音版,只看字典,好枯燥。有能力编字典,肯定能编一本语音教材。我给你设计版面:按照问候、饮食、购物、商务、交通、电话、生活等分十多个篇章。每章开头是十几个词语,分别用普通话和海丰话拼音方式来注音,然后每个词语、每个句型造一个句子,句子按普通话和海丰话习惯分别写出来。然后篇章最后写一点汕尾本地逸闻趣事,在故事里普及一些口头语。全书分别用普通话和海丰话朗读一遍。配送.mp3光盘。如果出书,我一定买两本。
发表于 2014-2-23 22: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能买到?
发表于 2014-2-23 23: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2-28 13: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3-3 16: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