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尾物价高收入少幸福指数低--想说i爱你不容易
随着中和国力的增强,眼下全国各地都在为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而努力。广东每年都有社会科学院所和知名大学联合推出相关指数,21各地级市的排名基本上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感受。汕尾这些年的幸福指数排名好像并不在尾巴上,也许有些歌领导私下里暗喜,觉得汕尾目前的状况面子上还算过得去。
然而实际上,汕尾的老百姓心里都十分清楚,汕尾的公民之所以生活还不至于水深火热,大多人尚能勉强度日。并不是因了政府的成绩大、福利好、物价低、出行便利之类,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当地居民大都有香港亲戚背景,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港澳亲戚帮一把所致。实际上,汕尾因为交通不便,没有货运火车,市民的菜篮子主要靠本地从生产的食品菜蔬为主,如遇台风,大旱或者天气作怪,那价格就会飞涨。煤气等日用必需品也是如此,由于没有自己的炼化企业,煤气徐从外市购进运入,其每瓶价格每每比省内其他市县高出许多。更加令人心冷的是,汕尾几十年来没有物价补贴措施,不能用行政手段平抑物价和市场,遇见上述自然灾害,市民只有自认倒霉,节衣缩食。打入广州深圳这类特大城市,人均收入早已是汕尾的3--5倍以上,可他们的物价,总是比汕尾低!他们在遇见自然灾害或者特殊情况下,节假日,就都有市财政出钱对市民对经营商进行物价补贴。汕尾呢?即便经营商借机哄抬物价,那好像也是他们自己的事。这是每个市民都有的切实感受。唯一值得傲视天下的,可能就是天清气爽,可那是老天送给汕尾的,如果说没有建市,可能这天会更蓝,海会更请。折腾几十年,除却一个信利公司似乎再也没有像样的企业进驻,这原因固然很多,可历届党委政府的功业总是只写在报告上。老百姓感受不到,体会不深,幸福指数又怎能提高?
汕尾建市已经27个年头,不再是个小孩子啦,希望当政者不要老是拿“新建市”做挡箭牌好吗?
如何为汕尾人民办点实事好事,如何提高汕尾人民的生活水平,推高实际的幸福指数,应该是当政者该考虑的时候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