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57|回复: 3

[陆河] 山区绽放出艺术奇葩——陆河县杂技团小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9 19: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你看过陆河县杂技艺术团的演出没有,如果看过,那走钢丝节目准让你提心吊胆,那顶水缸节目准让你目瞪口呆,那变魔术节目准让你眼界大开……。历经二十三轮寒暑的该县杂技艺术团,走出了一条汗水与掌声相伴、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之路。

  费尽周折

  老艺人邂逅八孤儿

  1990年,在江西省南昌市东方杂技团任团长的彭文浪回家乡陆河县探亲。当时陆河刚刚建县二年多,正处于百业待兴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人才稀缺。特别是当他看到乡亲们精神生活极度贫乏时,爱乡心切的他遂萌生了一个念头,在家乡创办一个杂技艺术团,以缓解群众百姓在文化生活方面的饥渴。他说到做到,1991年便不顾众人阻挠离开了生活条件优越、发展前景喜人的东方杂技团,带妻携女一家4口回到了阔别将30年的陆河县,并马上着手组建陆河县杂技艺术团,亲自出任团长。为使陆河杂技艺术团这新生儿站立起来,并茁壮成长,彭文浪可谓呕心沥血、费尽心机,东奔西跑、招兵买马。先是回到东方杂技团挖既能当演员,又能任教练的人选,再到河南、安徽、山东等省招选演员,组成该团的核心骨干力量,并在当地县内招收了一批歌舞演员,投入全面培训、排练工作。这时他既是主教练,又是导演。1992年2月,陆河杂技艺术团首次县城亮相演出,一所容纳1000多人的河田影剧院里座无虚席,观众爆满。当演出结束时,雷鸣般的掌声在影剧院里经久不息。渐渐地,该团赢得了不少荣誉,捧回了不少奖项。然而,在市场经济下,那些从外省招来的骨干演员,纷纷向往经济条件好的地方,而离开了经济落后的陆河县,离开了该杂技艺术团。最后,只剩下彭文浪和同是杂技演员出身的妻子以及二女儿,把杂技团苦苦支撑多年!

  1998年,长江一带刚暴发特大洪灾。灾情刚过,行善之心炽烈的彭文浪便来到南昌市福利院看望儿童。无巧不成书,在福利院里,他邂逅了生命中的六位孤儿。后来,在陆河县、南昌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南昌福利院终于放心为该杂技团输送六名孤儿,并免收了每位5000元的孤儿抚养捐赠费。5月30日,六位孤儿离开了南昌福利院,跟着彭文浪来到了“新家”——陆河县杂技艺术团。六位孤儿中一位是男孩其他五位是女孩,那时年龄最大的男孩华文才7岁,而年龄最小的女孩圆圆才4岁,另外四位女孩分别叫胡玉、刘霞、万灵和刘娣娣。那一刻起,给这个特殊的“家”带来了不少童趣,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因为要把无一点杂技基本功的小孩们,锻造成一位位技术娴熟的杂技艺术演员,少则几年,多者几十年,这段时间里,团里要付出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看着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彭文浪无怨无悔。不久后,他又从外省领回了两位孤儿……

  含辛茹苦

  八位孤儿茁壮成长

  这是一个特殊而温馨的大家庭。这八名孤儿都管彭文浪叫“爷爷”,称其爱人为“奶奶”,不明就里的人还真会认为他们的爷孙女呢。为了使孩子们早日学有所成,彭文浪租来一家旧厂房。那时起,那间厂房既是杂技团的练功房,又是老人和孩子们的居所。在那里,八位孩子开始了新的生活,并开始踏上了拥有鲜花和掌声的杂技艺术之路。

  那个时候,县里财政困难,每年拔付给杂技团的经费只有2.5万元,但是这一群孩子的衣、吃、住、行开销就需要4万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团里经济显然有些紧张,但是彭文浪一家人只有一个念头:“不管多么困难,都不能让孩子过苦日子。”于是,彭文浪一家人节衣俭穿,连续几年都没有买新衣服,而孤儿们却不时添购新衣鞋,衣着鲜亮。这群孩子都不知道自己是哪月哪日出生的,孤儿院也没有记录,于是彭文浪就和爱人商定,将每年6月1日定为孩子们的集体生日。每逢“6.1儿童节”,彭文浪都会买回一个大大的蛋糕,祝贺“孙子、孙女”生日快乐,使这个特殊家庭其乐融融。

  为了使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彭文浪制定了练功和作息时间表。早上5点,天刚蒙蒙亮,孩子们睡眼惺忪就被叫起床,开始练习腰、腿、顶、跟斗等四大基本功;练完早课,8点半吃饭,9点到11点继续练功;睡完午觉,下午2点至5点,还是练功;然后吃晚饭、洗澡、上文化课、看电视。这是他们一天的时间安排。在这有节奏的练习和生活中,让这群少享儿童乐趣的孤儿们重新找到了童趣,享受到了少年儿童生活中的更多快乐。彭文浪是一位严师,他对孩子们要求非常严格,每一个动作都要求规范,每一个节目都要求过关,千方百计使调皮的孩子不捣蛋、不偷懒。同时,他还是一位“慈父”,他和爱人担心孩子们着凉受冻,不知多少次半夜里悄悄起来为她们盖好踢开的被子;担心孩子们被蚊子咬,又不知多少次三更起来为孩子赶蚊子、放蚊帐,日复一日,日日如此。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二年多的紧张有序训练,聪明伶俐的孩子们都掌握了基本功。再经过两年的寒暑,八位孤儿都技艺有成,能够表演多项杂技艺术节目,并且开始登上了舞台,向群众们展示蹬人、走钢丝、高空灯塔等四十多个节目。

  蓓蕾初绽

  山区艺术放光芒

  八位孩子技艺学成后,该杂技艺术团首先在县城及各乡镇义演,演出的节目丰富,不仅有高难度的杂技,还有滑精的魔术,以及歌舞、小品等,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的群众需求,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也赢得当地党政部门的高度称赞。如该杂技艺术团的拿手节目《顶技》,可以说高难度的精彩节目,六层玻璃塔,每层一块薄玻璃板置放四个盛水玻璃杯层叠,底部由两个啤酒瓶对口垂直作支柱;一根短胶管顶起杯底,另一端用口咬住,演员仰脸顶塔,立、弯腰、舞蹈、伸平腿着地转身,“塔”却能平安稳移,更让人惊奇的是,小演员两手同步挥动彩带,灵活自如、得心应手,宛如仙女下凡,让人叹为观止。再如,《高台定车》节目,演员踩上独轮单车,保持单车不倚不倒,同时小演员还要以头顶接碗,第二个碗刚好叠进上一个碗里,连续接叠十多个,碗竟无一落地,让观众看得目瞪口呆、“啧啧”连声。此外,该团的咬花、魔术等节目同样备受百姓观众喜爱。多年来,以孤儿为主要演员的该杂技艺术团坚持面向基层,送戏下乡,服务群众,对武警部队进行慰问巡回演出,经常参加省、市、县的各形重大活动演出。此外,该团还多次到福建、梅州、广州、龙川等地演出,并多次被邀请到香港等境外演出。每到一地演出,高雅端肃的台风,精湛娴熟的演技,都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和高度赞誉。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名声鹊起的陆河县杂技艺术该团先后获得“广东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三下乡先进单位”等称号,并被誉为“粤东艺术之花”、“孤儿艺术之光”等。

  如今,该团的孤儿演员都已长大成人,就连最小的圆圆也已经20岁了。为了让杂技艺术永远传承,年近古稀的彭文浪又有了一桩心事,那就是再想办法从全国各地孤儿院物色“演员”,在当地党政一如既往的重视支持下,使陆河县杂技艺术团永放光芒!(来源:汕尾日报 通讯员  朱少镇)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省农科院专家下乡为陆河茶产业支招
[汕尾资讯] 陆河县全力保障“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秩序
[汕尾资讯] 陆河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 深入学习
[汕尾资讯] 河田镇:因地制宜兴产业 激活镇域经济发展动
[汕尾资讯] 陆河县残联开展假肢适配活动 助残疾人“迈”
[汕尾资讯] 陆河县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认真学习贯

发表于 2014-4-19 21: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发表于 2014-4-20 09: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培育狐儿,敢担!出色!举赞!
发表于 2014-4-20 14: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