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17897|回复: 0

[华侨区] 发展特色舞 树立新形象——侨区开展文体活动侧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9 10: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华侨管理区大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并重点强化富有异域特色的音乐舞蹈文化,以打造优质文化品牌,树立了侨区文化新形象。
  壮大民间文艺团体
  侨区音协、舞协自成立以来,坚持文艺为侨区群众服务的方向,团结和组织全区音乐、舞蹈爱好者,开拓创新,大力开展各种音乐、舞蹈艺术活动。他们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创作和表演独具特色的舞蹈,特别是创编富有侨区特色的印尼舞蹈,展现侨区人民的精神风貌,树立侨区文化新形象,发展和繁荣侨区的舞蹈事业。
  为了挖掘特色文化,推动印尼特色音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该区几年前成立了华侨业余印尼舞蹈队,现有队员40余人,由省舞蹈协会会员、市舞蹈协会理事赵丽珍老师担任指导教师,队员由侨区业余舞蹈爱好者组成,主要是年轻教师,女性占多数。该舞蹈队积极开展一系列文艺演出活动。2011年,侨区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筹办文艺汇演期间,舞蹈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进行排练。经过不到一个月的刻苦训练,队员们基本上掌握了印尼舞的相关动作要领。在文艺汇演中该舞蹈队表演的《SO  LEI  LA》等节目,展示了印尼风情的特色舞蹈,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开展群众文体活动
  该区在实施文化强区战略中,结合侨区的实际,多措并举,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2012年完成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1个和两个村级文化室建设,并安装配置了两个电子阅读室;侨区文体广场工程项目启动;侨区华兴公园健身小广场增添了健身器材,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同时,为丰富基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该区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自几年前免费开放,吸引了不少侨民前往参加借阅书籍。
  近几年来,该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努力满足侨民文化体育需求。该区宣传部和文广新局、音协、舞协多次举办元旦联欢晚会,为侨民献上了精彩的舞蹈、红歌、武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区音协坚持在每周开展音乐大家奏、歌声大家唱的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参与,提高了侨民的音乐素质,丰富了大家的文娱生活,并多次吸引港澳深游客到侨区做客,与侨区人民联欢;该区积极配合做好广东省华侨农场文化活动周系列活动:举办“图片展”详细介绍了侨区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举办文化晚会,展演了极具侨区特色的印尼舞;举办“美食周”,各种特色食品,吸引广大群众争先试吃……
  创建“一县一品”特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印尼回来的归侨们把国外的印尼舞蹈等文化艺术带到侨区。多年来,印尼舞蹈在侨区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侨区特色文化的一朵奇葩,带有浓厚的异域风情特色。当时华侨农场物质稀缺,生活单调,大家闲暇时就自发地组织跳舞、唱歌,大人在跳,小孩子就在旁边学,农场到处都有印尼舞的倩影。潜移默化中,异域文化渐渐地融入侨场,以印尼舞为代表的特色文化艺术,开始在侨区这块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扎根、开花、结果。建区以来,侨民自编自演的印尼舞多次参加区、市、省和香港等地区的侨界联谊活动、群众文化节、社区文艺表演,并获得诸多奖项。
  近几年来,该区广大舞蹈爱好者深入基层,不断创作和表演富有侨区特色的印尼舞蹈。该区侨民表演的特色印尼舞蹈被选派到惠州市潼湖华侨农场和揭阳市华侨农场协办的“广东省华侨农场文化活动周”参加文艺晚会演出。
  该区今年来着力实施汕尾市“一县一品”文化活动品牌创建,该项目由侨区华兴文化站、侨区印尼舞蹈队承办,大力发展侨区印尼特色舞蹈,打造优质的文化品牌。承办方相关人员称,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这一任务,为“文化侨区”建设增添一抹光彩。(来源 汕尾日报 记者 彭伟栋)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华侨管理区筹集资金于今年建成了新点桥新桥,
[汕尾资讯] 侨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活动
[汕尾资讯] 侨区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汕尾资讯] 侨区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汕尾资讯] 10多位陆丰爱心人士到华侨管理区敬老院开展慰
[汕尾资讯] 侨区人民医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