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丰市东海镇为解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在推进各项民生工程的实际操作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受民监督,把民生工程建成了民心工程,切实办好群众期盼的实事好事,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
阳光修路修水沟聚民心
“看着昔日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全部变成了水泥路,我们非常开心。”该镇碕砂村村民兴奋地对记者说。今年6月,东海镇开工建设碕砂村古围砼道路路面时,碕砂村派出村民代表全程配合相关工程建设单位,并做好现场施工质量监督。村民们每天也到修路现场看看,看看已铺垫层的道路平不平坦,或看看宽度和厚度有没有按要求施工,以确保达到设计标准。
据了解,今年东海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该镇就把为碕砂村修路修排水沟作为建设民生工程的一件大事来抓,投入资金80多万元,开展480米的碕砂村古围砼通村道路硬化和700米排水沟修建。这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均受到碕砂村的村民全程监督,民生工程变成了“阳光工程”,变成了当地群众的放心工程。目前,工程已完成工程量50%,预计9月中旬就能投入使用。
该镇在为碕砂村修路修排水沟的同时,还投资190多万元,为宽塘村建设了全长925米的渠道,修建了800米长毛石墙明沟和100米长、25米宽的毛石墙暗沟。目前,工程正在顺利推进,预计10月底可以完工。
建设垃圾收集点暖民心
“真是太感谢镇政府了!让我们全家告别了整天臭气熏天的环境。”在东海镇神冲村村民老郑刚刚落成的新楼房旁边,记者见到有一个新建的垃圾收集点。该村的一位村干部说,老郑好不容易建起新楼房,本该欢欢喜喜搬进去住,可一见到屋旁那一堆堆积如山又臭气熏天的垃圾,心情就不好。如今镇政府管起来,在他家旁边建了一收集点,又有专人负责管理,算是帮了他家的大忙了……”
农村生活垃圾如何处理?如果在以往,镇一级政府给出来的答案可能是“自产自消”。然而,东海镇就不是这样了。今年,该镇切实加快农村垃圾收集点、转运点工程建设,在实施“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后,又将镇区环卫工作模式延伸到全镇各村。同时,加大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80万元,在全镇建设了56个垃圾收集点和3个垃圾转运点,覆盖率为95.6%,无害化处理率达85%。
渠道清淤修复安民心
“炎龙洋排洪渠道清淤修复、机耕路灾毁修复是我们多年来企盼的事了,群众意见特大。今年镇里把其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来实施,并且说到做到,我们很感动。”炎龙村村民告诉记者。
“很多民生工程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时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今年,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群众中开展谈心活动,耐心引导他们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把民生工程办成群众既理解又支持的民心工程。”该镇党政办主任如是说。
今年,该镇投入近100万元,切实开展炎龙村炎龙洋排洪渠道清淤及修复、机耕路灾毁修复。目前,工程已完成70%,近期便能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据了解,东海镇通过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加快环境卫生改造、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民生工程建设,不仅得到群众拥护,而且为打造陆丰市中心城市聚集了人气、凝聚了民心。(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李济超 通讯员 张建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