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69547|回复: 62

[论汕尾] 重视错综复杂的民间信仰 活跃海陆丰城乡健康休闲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19: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1-8 16:50 编辑

重视错综复杂的民间信仰  活跃海陆丰城乡健康休闲文化

       海陆丰,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暖湿,降水丰沛,海岸线漫长,海湾众多,滩涂广布,滨海台地平原、山地丘陵连片成带,是历代各地移民任意选择的优裕生存条件。千百年来,这块宜居宜业的丰饶地峡,吸引着大江南北的无数移民,陆续交替到达。外来优秀文化也随之鱼贯涌入,尽情传播,而且和谐交融,生根开花。因此,海陆丰广大民众的精神需求丰富多彩,民间信仰错综复杂,寺庙宫观教堂星罗棋布,色彩斑斓,琳琅满目。信仰资源相当丰富,具有自发性、草根性、功利性、任意性、庞杂性,融合性、民俗性、区域性等鲜明特征,堪称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一支不可多得的奇葩,是探究民间习俗的天赐宝地,自然孕育了钟敬文杨成志等近代民俗文化的世界级大师。

   由于海陆丰社会历经千年沧桑风雨,尤其南宋末期至文革十年浩劫之间,天灾人祸,多灾多难,缺乏一段相当稳定长久的时期发展文化教育。因此,广大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不是很高,五大宗教也未能在海陆丰民间形成单一主流,倒是海陆丰民众似海如山的豁达心胸,接纳了许许多多健康的民间宗教。繁枝茂叶,百花齐放,争妍斗艳,却也相安无事,共同膜拜,甚至能同寺供奉。譬如信仰北帝的千年名刹陆丰碣石元山寺,将玄天上帝和释迦摩尼,观音菩萨等佛像一起朝拜,释道汇流,世所罕见。平日香火缭绕,粤东一带的香客游人,接踵而至。每逢正月初五,宾客纷至沓来,祈求福祉。东南亚和港澳台及华南各地的虔诚信众多达十万。佛教信徒居多,当然海陆丰拥地利
之便占众。寺前戏台春节后连演四十多天【三国演义】的正字戏,观者无数。每年三月初三、九月初九纪念北帝诞日期间,人山人海,热闹非常。北帝俗称玄武,故元山寺所在的山丘叫玄武山,玄武山山腰还设彭湃纪念堂。

     陆丰南塘华山寺,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如来佛寺,清朝中叶起,大批碣石渔民前来祈福,前殿便供奉妈祖,久而久之,华山寺成了祭拜妈祖名刹。海陆丰多种宗教信仰交汇融合的事例不胜枚举。一座寺庙中佛道儒那个教为主难以分清。因地而别,因民而异。就是一座佛寺,供奉好几座佛像。有正统的,也有乡土自创的,在国内,泾渭分明脉络清晰的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什么禅宗净土宗等等,好像在海陆丰的土壤就会自然衍生奇异。寺与庵、宫与观的性质也能因时而异。比如,按理,庵是住尼姑的,尼姑走了,和尚来管,还是名字不改。当然,较小的佛寺也可以称庵,海陆丰的庵有的小到只是一个信徒管理,甚至一个人轮流照看几座庵庙。海陆丰的善男信女,开朗实际,寺庙能求神拜佛就行,诚意不诚意在于行动。不会过于计较是否名符其实。道士佛徒们也能入乡随俗,客随主便。所以海陆丰的宗教信仰奇珍异宝太多了。麻烦大伙耐心找找看,辨别辨别吧,我就不一一列举凡例了。至于老百姓怎么拜神,才能祈求福祉,名堂招数更是千变万化,数不胜数。你留心一下,在村头或城郊大道边的古榕树下,经常看到一两位穿着朴素的妇女,摆上祭品,口中念念有词,正在诚心祷告,祈求合家大小平安,子孙健康,消灾却难。或者三五成群,相约往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求神拜佛,祈望灵应,并遂心愿,捐献香火钱。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遇上大节佳日,更是清香弥漫,人头涌动。有些热心人还在庙前空地出资演出数台大戏,正字、白字、西秦、潮剧、皮影戏应有尽有任其选择。让街坊乡亲乐聚一番,合境平安。多神崇拜诚心祈福的民俗在海陆丰根深叶茂,植入人心。这些大大小小千姿百态的信仰活动,是海陆丰民众传承千年从善敬德的爱心之举,斗转星移,世事轮回,民心所向,风雨无阻。是我们延续文化血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官民必须正视和引导的社会正能量。

    海陆丰民间宗教主流与移民文化根源关系密切。海陆丰绝大多数民众始源于中原大地,因此,观音菩萨,关公武圣,北帝玄武的寺庙多达几百座,名称样式内涵多彩多姿。主要分布于海城、汕尾、东海、河田、公平、碣石等重点城镇。人口密集的县城市区,古代海防要地,客家聚居地占多。传扬民族英雄正气的庙宇的确不少,大禹、文天祥、陆秀夫、岳飞、郑成功之妹郑祖禧都建寺庙让民众瞻仰膜拜。如海城捷胜的水仙爷庙,一饭千秋的方饭亭,河田岳庙,田乾的金刚妈祖祖禧庙等。数以万计的家庭祭台设座,祭祀慈爱善良之化身的观音娘娘,膜拜威武刚正的关帝。

    海陆丰人主要是闽南后裔,来自莆田的更是为数不少,而莆田是妈祖俗身林媚娘的故乡,所以妈祖文化在海陆丰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妈祖宫多达百座以上,特别在渔民聚居的沿海地区。妈祖是汕尾人民心目中的女神,巡游大海,安抚众生,功德无量。在汕尾,最早的妈祖宫是甲子顺济宫,建筑规模最大的是汕尾妈祖,最具妈祖庙宇传奇的是南塘华山寺,变化多端的神奇妈祖是大德妈祖宫。

    三山国王,尊称福神,源自揭西河婆,旧称霖田都,明清全面传入海陆丰,海城和东海均有祖庙。如今寺庙数十座遍及海陆丰城乡,祭拜者众多。正月二十,粤东各地抬王爷活动十分隆重,为民俗盛况。金花娘娘、注生娘,花婆均系送子菩萨。海城幼石街头的金花娘娘庙香火缭绕。海城的城隍庙更是香火鼎盛,信众成千上万。城隍庙建在明代县城衙门西侧,据称帮助县官打理阴间俗事,守护冥籍安宁,镇魔驱灾。有些迷信。城隍庙春节前后最为繁忙。海陆丰还有十来座城隍庙,在重点城镇各司其职。海陆丰人珍爱丰饶的土地,因此,祭拜土地神的伯公庙地主爷宫随处可见。海城、公平、甲子等处设雷神庙。长须垂地的古榕颇受乡民钟爱。自然崇拜在海陆丰蔚然成风。

    昔日的海陆丰,自然灾害不少,人们易患疾病,所以,崇拜医圣药神由来已久,赤坑的长庆寺是南宋始建供奉华佗的古寺,东海海城等地多处祭拜祖师孙思邈的寺庙,龙津西路的灵爷宫便是其中远近闻名的。海丰赤石等处的谭襄济公庙也许是东江文化的遗存。当代鹅埠赤石等地乡民多拜佛,新建的云台禅寺香客云集。纸短话长,我只能粗略探讨少许。海陆丰的民间宗教精彩夺目,不是我笔触所长哟。

    近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对海陆丰民间宗教冲击不少,而后破除了一些迷信,至四清文革却过激了,遭遇磨难,伤痕累累。改革开放以来,民间宗教复苏,但有些人心有余悸,谈虎色变,这不利于民间宗教的健康发展。其实,健康的民间信仰,是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有利于人们消除烦恼,摆脱困惑,增强生活信心,是必须褒扬的文化正能量。大多数海陆丰市民距离深圳广州那样的现代化都市居民精神需求还很远,也不可能时时跳广场舞天天打麻将。对于诸多民众来说,适当参与健康的民间信仰活动,是休闲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应该对民间宗教及其信仰活动加强引导和监督,促进健康发展。譬如,加强寺庙管理者的法律知识学习,依法行事;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使善款来自于民用之于民,不让那些近年来借助寺庙发财的充装信徒有可乘之机;城乡规划和修整时在香火兴旺的寺庙周围留足空间,方便社区居民举行多种有益的休闲活动,形成休闲文化产业链,活跃健康休闲文化。

    我读书少,可谓敬仰众神的无神论者,非党派人士,本文只是另辟蹊径,为探索海陆丰宗教文化地理而作,恳请诸多学者和虔诚信众见谅,我愿虚心学习请教。祁安。

                                                                                      林地理2014.11.7






该贴已经同步到 林地理的微博
IMG_20140926_090321.jpg
IMG_20141015_105332(1).jpg
IMG_20141016_103012.jpg
IMG_20141102_100630.jpg
IMG_20141102_095103.jpg
IMG_20141102_095103.jpg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红场红宫的文化点滴
[三唯论点] 古朴秀丽的海丰龙山热盼重焕生机
[三唯论点] 汕尾海陆丰的海岸线
[三唯论点] 山水新能源 光明海陆丰
[三唯论点] 发表旧作【汕尾的高铁】
[三唯论点] 百年商埠 滨海新城 展望汕尾【二】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19: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图示海城地区部分民间宗教寺庙
发表于 2014-11-7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赶上传说中的沙发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20: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话就讲 发表于 2014-11-7 19:26
赶上传说中的沙发了?

谢谢版主高亮,我除了大胆还是大胆。献丑了。
发表于 2014-11-7 20: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心存敬畏,人间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20: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此文的一般不常去寺庙,可很少上网甚至一辈子不上网的,倒是寺庙的常客。她们的精神安慰。
发表于 2014-11-7 21: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21: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好 发表于 2014-11-7 20:17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心存敬畏,人间精彩。

除了旅游和学习目的,我不会去寺庙。但我清楚那些地方有个社会群体经常光临。他们的隐性作用不小。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22: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地理 于 2014-11-7 23:00 编辑

第二段不知丢了,现补充、由于海陆丰社会历经千年沧桑风雨,尤其南宋末期至文革十年浩劫之间,天灾人祸,多灾多难,缺乏一段相当稳定长久的时期发展文化教育。因此,广大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不是很高,【五大宗教也未能在海陆丰民间形成单一主流,倒是海陆丰民众似海如山的豁达心胸,接纳了许许多多健康的民间宗教。繁枝茂叶,百花齐放,争妍斗艳,却也相安无事,共同膜拜,甚至能同寺供奉。譬如信仰北帝的千年名刹陆丰碣石元山寺,将玄天上帝和释迦摩尼,观音菩萨等佛像一起朝拜,释道汇流,世所罕见。平日香火缭绕,粤东一带的香客游人,接踵而至。】每逢正月初五,宾客纷至沓来,祈求福祉。东南亚和港澳台及华南各地的虔诚信众多达十万。佛教信徒居多,当然海陆丰拥地利
发表于 2014-11-7 23: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佛同宫,释道汇流,确是海陆丰宗教文化的一大特色。
发表于 2014-11-7 23: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23: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哥 发表于 2014-11-7 21:03
关注

谢谢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23: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想天开 发表于 2014-11-7 22:42

谢谢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23: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4-11-7 23:01
神佛同宫,释道汇流,确是海陆丰宗教文化的一大特色。

好多年前,我在外地做旅游时,就为碣石元山寺惊奇,这就是我们海陆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23: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linwu 发表于 2014-11-7 23:10

谢谢支持。
发表于 2014-11-8 00: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1-8 01: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1-8 01: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海陆丰民众传承千年从善敬德的爱心之举,斗转星移,世事轮回,民心所向,风雨无阻。是我们延续文化血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官民必须正视和引导的社会正能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