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39305|回复: 27

[论汕尾] “代笔”—— 退出历史舞台的一项职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09: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1-10 09:23 编辑

“代笔”—— 退出历史舞台的一项职业

                                          文/银华

  今日,万里之外的游子下机后一个微信发来:“平安到达”。即时、免费的把信息传回来。由此想到四十年前,笔者还是童年的时候,亲人、朋友之间要传递一件信息多麻烦:一般的,大众化的是书信(平信),比较重要的用挂号信;紧急的用电报;对方是在机关工作、领导阶层的才可挂长途电话,这一类是很少的。这三种方式的通讯都要在邮电局的营业厅进行。挂长途电话其实就是跟今天我们打电话一样,但应注意前面加了个“挂”字。意思就是挂号排队,要等多长时间?说不定。邮电局能拨长途电话的线路是很少的,全县也就只有二组,或者四组,也就是说全县上至党政机关,下至企业、门店、学校、各乡各里的上百万老百姓,能同时使用的只有几部电话。若遇上级召开电话会议,整天被占去一组线,这长途电话就更难挂了,有时整日都排不到;发电报按字计费,印象中好象乘“的士”一样,起步价多少,然后按字数收钱,一个字四分。邮电局的工作人员会帮顾客把文句写得最简明,比如“母危速归”,这一类最多,还有做生意的也用到电报。简明是起草电报的原则,一要简,二要明,把事情说清楚,不能简到对方不明白或误读。在笔者读中学时就曾碰到考试时用几百个字介绍一件事,然后要求起草成八个字以下的电报这样的试题。挂号信是比较重要的信件,一般在信封上还写上“某某人亲收”的字样,平信每封邮费八分,挂号信每封是二角。平信送达就好了,挂号信和电报收件人要签收。跟现在的快递一样。

  代笔,主要是服务于平信。以笔者童年时代为背景,那时上了年纪的人绝大多数不识字,就是识点字的看得懂报纸、书信已很不错了,要拿笔来写很多人都做不到,特别是农村的老人。但他们又非要与外出工作、参军、读书的亲人联系,这就需要代笔写信了。

  在邮电局门前或附近的屋檐下,摆着一张尺把高,一尺见方的特制小桌,桌前用厚纸板写着“代笔”或“代写书信”的小招牌,一张小竹椅,一叠信纸,一支笔另加一个小水壶就是代笔者的全部家当,他们每天很早就来摆摊,没客人的时候看书看报,客人来要求写信的时候先了解,先听这信是写给什么人,也有些客人把出外亲人寄来的信请代笔的念给他听。在清楚今天所写的书信要说什么事情之后,才动笔写信,写好后念给顾客听,有错的再提出修改。顾客满意了,就帮写信封,封好交给顾客,顾客贴上邮票投入邮局信箱,就大功告成了。代写每封信的润笔费是二毛。顾客来写信的内容千差万别,有的是问平安,有的是报喜,有的是叫儿子回来相亲等等;顾客的性格也千差万别,有的静静与代笔者轻声交谈,生怕他说的话让旁人听到,有的是生怕没人听到,嗓门大,还比手划足象唱戏一样。遇到这样的顾客,代笔者很难为情,当时在街上代笔的大多是有文化的老人,而且是家境稍差的,他们认为代笔卖字是很无奈的,因此很低调。街上代笔的还代写房屋买卖契约,热水瓶、脸盆是当时婚嫁时亲友送贺礼的通行礼品,外壳写上铁油的红字主要也请代笔。代笔在那个时代就有很多业务可做,老人在那里摆个摊,一家的生活勉强过得去。当时三六九墟邮电局门前一般都有三、五摊代笔。

  三十多年过去,需要代笔的东西都退出历史舞台,一个手机就包揽了书信、电报、电话的业务,而且现在社会上人群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代笔这一行业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历史了。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赏 山
[三唯论点] 红色海陆丰——血铸的丰碑
[三唯论点] 龙山春晖
[三唯论点] 陆丰遊槎街陈──传承忠孝美德,沿袭中原古俗
[三唯论点] 龙山春晖
[三唯论点] 龙潭刘氏家祠──抗战时期陆丰版的地道战

发表于 2014-11-10 09: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除了代笔行业之外,现代手机通讯的方便和快捷,也是邮政局面临空前浩劫的推手,业务每况愈下,已成“鸡肋行业”了吧?
据了解,前些年,邮政局内退了不少人,是否与此有关?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09: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有话就讲 发表于 2014-11-10 09:19
除了代笔行业之外,现代手机通讯的方便和快捷,也是邮政局面临空前浩劫的推手,业务每况愈下,已成“鸡肋行 ...

那就不清楚了!
发表于 2014-11-10 09: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现传递信息很简单
发表于 2014-11-10 09: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代笔,还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吧。
现在的代笔,常见的有在大街上摆摊帮人写街招的,帮人写感谢信向医院致谢的;还有一种代笔,帮人填写赴港申请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09: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话就讲 发表于 2014-11-10 09:28
代笔,还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吧。
现在的代笔,常见的有在大街上摆摊帮人写街招的,帮人写感谢信向医院致谢 ...

还有生存空间?
发表于 2014-11-10 09: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银华 发表于 2014-11-10 09:30
还有生存空间?

是的。
发表于 2014-11-10 10: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
发表于 2014-11-10 1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话就讲 发表于 2014-11-10 09:28
代笔,还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吧。
现在的代笔,常见的有在大街上摆摊帮人写街招的,帮人写感谢信向医院致谢 ...

是的,在海丰县城红城大道公安局出入境办事处对面的代笔,生意还可以。
发表于 2014-11-10 10: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地理 发表于 2014-11-10 10:41
是的,在海丰县城红城大道公安局出入境办事处对面的代笔,生意还可以。

对,就是帮人填出入境表的,还蛮好赚的。汕尾市城区也有。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0: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话就讲 发表于 2014-11-10 10:49
对,就是帮人填出入境表的,还蛮好赚的。汕尾市城区也有。

大众化的就少了
发表于 2014-11-10 11: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代笔",好亲切的字眼哦!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俺虽然是一名中学生,但也能为邻居的叔婆伯母“代笔”写信、报告等!当然是无偿的,不过能为他(她)们服务也感到有点成就感!谢谢你的文章,勾起了我的回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4: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cltn 发表于 2014-11-10 11:51
 “代笔",好亲切的字眼哦!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俺虽然是一名中学生,但也能为邻居的叔婆伯母 ...

客气了
发表于 2014-11-10 15: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进步与发展,很多旧职业都退出历史舞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使艾美丽 发表于 2014-11-10 15:39
社会进步与发展,很多旧职业都退出历史舞台了。

无事记下,留点记忆。
发表于 2014-11-10 22: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代笔"尚未退出市场,除街边的"代笔摊"外,在官场还是一个吃香的行业。说说凑热闹如已,先生勿怪。
发表于 2014-11-10 23: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4-11-10 22:38
"代笔"尚未退出市场,除街边的"代笔摊"外,在官场还是一个吃香的行业。说说凑热闹如已,先生勿怪。

当官的请代笔,官场的三从四德之一德,当官无才便是德。
发表于 2014-11-11 06:36:06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街边退进家中。。。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