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胡菜头 于 2015-6-10 11:37 编辑
原标题:【应急知识】如何预防登革热
来源:汕尾应急办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目前没有疫苗可用。 1.传播:伊蚊 2.潜伏期:3天到15天 3.主要症状: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眼眶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乏力、关节、肌肉疼痛 预防措施: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涂蚊虫驱避药物。 2.房间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7-9时、16时到黄昏)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3-5天刷洗水缸、换水一次,并翻盆倒罐,清除花盆、废弃罐子等的积水。 6.将水培植物换成土培,如无法换水建议向爱卫办申请灭蚊缓释剂,可15天至1个月灭杀蚊卵。 7.发生登革热暴发流行地区的居民,应主动配合入户调查蚊媒密度。 8.去登革热高发国家旅游回来,出行发热皮疹应尽快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以助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