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2522|回复: 0

[汕尾] 协同治理是良策—— 市环保局城管局回应品清湖污染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4 13: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水发臭,水质泛黑,沿岸建筑垃圾成堆,市区品清湖“伤痕”累累。保护好品清湖不仅关系民生,更影响我市的长远发展。品清湖污染是怎么形成的?污水究竟有没有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品清湖岸边建筑垃圾问题如何解决?有关部门将如何保护品清湖?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走访了市环境保护局和市城管执法局。

市环境保护局:监督品清湖整治方案落实

市环境保护局负责人说,今年4月份以来,该局就已接到市民关于对市区品清湖夏楼美排水渠排放污水发黑发臭问题的投诉。同时,沿品清湖多个排水口也存在长期排放污水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对此,该局认真组织环境监察、监测人员对环品清湖入海排水口进行全面调查监测,主动联合市住建局、城管局对排污口进行现场核实,并邀请市住建局、规划局、水利局、城管局、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召开品清湖排污口整治专题研讨会,提出整治建议。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经排查发现,从市区东区污水处理厂至西区污水处理厂沿岸共有25个排水口。其中,东区污水处理厂到新地河排洪沟沿品清湖岸段的8个排水口是根据原有自然形成的排洪沟渠或原盐场排纳设施布设为雨水口。夏楼美排水闸的主要功能是挡潮和排水。

提及品清湖污染的成因,该负责人分析道:一是市区建成区排水雨污不分,致使雨水管道混入生活污水。根据监测结果,可以认定21个排水口排放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据向市规划局和市住建局等部门了解,市区18个自然村均未实施雨污分流,雨水管基本上都混入了生活污水。二是环品清湖道路分段建设,部分路段未埋设污水收集管道。市住建局反映,处于老区的罗马广场——香洲路口段,设计施工时道路中间未埋设污水管网,致使市区老城区的部分生活污水只能混排入雨水管。三是部分居民、酒楼、宾馆等排水口随意接入雨水管。因我市早期未对居民住宅、酒楼、宾馆等建设提出指导意见,排水许可制度不完善,虽然路面排水井盖有雨、污区分,但部分居民住宅、酒楼、宾馆等在建设时随意将污水管接到市政雨水排口。

针对污水处理厂没发挥其作用的质疑,该负责人说:“市区的东区污水处理厂和西区污水处理厂都已投入使用。西区污水处理厂2009年投入使用,处理规模5万吨/日,现在处理3万吨/日左右;东区污水处理厂2011年投入使用,处理规模4万吨/日,目前已满负荷运行。

如何还市区品清湖“母亲湖”美丽模样,该负责人认为:一是尽快增加建设沿海边大道污水收集管网,将市区内生活污水截污至东、西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并扩建东区污水处理厂或者另选址加建污水处理厂。二是清查市区排水管网,实施雨污分流。三是理顺部门管理职责,避免交叉脱节。他还表示:“我局会跟进做好监督。目前品清湖调查报告已经形成,我局将抓紧落实管理。”

市城管执法局:建议规划设置建筑垃圾堆放点

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直言,由于近年来品清湖沿岸一带开发建设加快,房地产开发产生的建筑垃圾规模增大,加上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及对垃圾的随意堆放,曾一度给城管及环卫工作带来压力。经过整治,这一现象有所改善。记者提及最近有市民反映品清湖碧桂园段仍有人将部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堆积湖边,形成垃圾坡,影响了品清湖形象时,该负责人表示,建筑垃圾应遵循“谁倒谁负责”原则,但他无奈道:“通过调查知道是哪个业主所为,定会处罚业主并责令其运走。但很多情况下,建筑垃圾乱丢乱放很难取证,我们只能请环卫工人来清理运走。造成建筑垃圾乱堆放的原因,主要是找不到一个统一的建筑垃圾倒放点。很多人不知道建筑、装修垃圾该倒在哪里,只好趁晚上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乱倒了。”他指出,市区可以借鉴海丰处理建筑垃圾的经验。“海丰有两个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点,而且指明了路线,海丰电视台天天播出有关路线图。大家都知道要走哪条路线,位置在哪里。市区这方面可以说是空白,设置垃圾集中堆放点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市区应规划设置一个建筑垃圾堆放点以便处理建筑垃圾。”

该负责人表示,市城管执法局将加强对一些市民的教育引导宣传,并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尽职尽责加强对品清湖的整治,共同维护汕尾‘母亲湖’的美丽。(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邓良琼 实习记者 郑海燕)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城区设立“个转企”专窗 201家个体户升级企业
[汕尾资讯] 城区开展科级干部任职培训
[汕尾资讯] “山海湖城”新风荡漾——城区农文旅融合发展
[汕尾资讯] 打好“与暴雨赛跑”的防汛攻坚战——城区党员
[汕尾资讯] 城区暴雨预警升级为红色!红海湾红色预警继续
[汕尾资讯] 汕尾市城区全域铺开“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