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4935|回复: 42

[论汕尾] 白逾桓哭亡友陈君竞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3 14: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君竞存,为予二十年患难之同志,予所依以匡正“中国国民党”之央政,而拯救中国于危亡者也!
时得育航自港来电,闻以病逝于香港,呜呼,国乱若斯,国贼尤存,而陈君竞尔溘逝,岂天下不欲存中国耶!何夺吾君之速也,余痛彻腑肺,百感交集,乃为文以哭之!
予与陈君,均为“同盟会”会员,陈君初督粤时,予尚未谋面,民国三年秋始识陈君于星洲,是时因癸丑“讨袁”失败,国民党员均亡命日本,中山主张毁党“国民党”,造党“中华革命党”,吾辈反对无效。陈君所见与余等相同,乃与柏文蔚,李烈钧、林虎、谭人凤等先后走集于星洲,而陈君已先至焉!且欣然为东道主。
以星洲华侨多粤人,陈君亦为粤人,除陈君外,几无人能执此役。
余见陈君自奉极薄,每日只粗食三餐,或香蕉数只,卧则行军床一具,床上臭虫如黑蚁,而陈君不顾也。
星洲天气炎热,蚊虫之威甚于蚊雷,能隔衣刺人,陈君脚不着袜,同人有作押亵游者,陈绝迹不去,且绝口不谈声色事。
每日不分昼夜办公读书,寝无定时,且为时极短,陈君精力过人,不但能战胜民贼,且战胜气候、臭虫、蚊虫及一切外来引诱之物,盖非常人之所能及也!
余以是倾倒不置,乃相与组织“水利促成社”,由余等署名,分向各埠募捐,名则“水利”,实则“讨伐洪宪”之费也。
未几捐疑稍集,而帝政声浪亦高,民四民五,同人纷纷返国,分赴云南、两广及长江一带运动。
余返鄂,主持“护国”事务,陈君亦返粤举兵,时广东“军务院”成立,李根源、岑春煊为盟主,阨陈君使不得展其长村,然陈君亦引为大恨焉!
袁死黎继,陈君曾作长城之游,与余谈粤事,则愤恨不置,民六“护法”军兴,广东成立“大元帅府”,陈君卒义结“警备队”二十营,带赴漳州,与北军抗战,屡挫敌锋,卒能巩固漳州为根据,练兵筹饷,爱民施政,令闻四起,预付收服全粤之张本。
民八“军政府”改组,中山被逐于广州,民九陈君班师回粤,驱莫荣新、岑春煊等,同时并下广西,逐陆荣廷,迎中山返粤主政,使当世若无陈君,中山讵有返粤之望乎!
然广东孙陈相斫之局,至此而开,而国家无穷之隐患,绵延至今而不缄者,均与此役有密切关系焉!
盖当时陈君既下广州,中山使汪兆铭赴石龙,说陈主迎中山,陈初尚犹豫,汪与陈君约,谓粤事由陈君主持,中山回粤不过恢复前日被逐之颜面。
陈君遂允迎中山,不料中山返粤,即食前言,大做“总统”之梦,主张“非常会议”,选举“总统”,停止“护法”,重行“革命”。
陈君则主持“护法”,主“联省”,与中山政见大不相同,暗潮遂愈演愈烈。
余亦以始倡“护法”之人,不应以“毁法”告终,仍主继续“护法”,并在“非常会议”提案,遵照“大总统选举法”,组织“总统选举会”。署名者有五十二人之多。
中山见此大窘,乃嗾使暴徒多人,黑夜击余于“东园”,几死,余遂入“博爱医院”,中山即开“非常会议”,选举“非常总统”,陈君亦以大局为重,放置不理,任中山之所为,自己专统兵平桂。
乃桂乱尚未完靖,中山遽欲陈君移师“北伐”,陈君以孤军远征,将士疲倦,非整理修养半年,不能“北伐”。
特以三条件托汪精卫、廖仲恺面复中山,千万不可妄动,所谓三条件者:
(一)湖南问题:
时炎午主湘,组安、颂云均欲捣乱,陈君之意,此暗潮不解决,湘省不能与粤取一致行动。
湘助北,则“北伐”必败,陈君用极精密之计划,解决湘省纠纷,“北伐军”设“联军总司令”一,“副司令”一,“总参谋”一,以组安任“副司令”,颂云任“总参谋”,炎午仍主湘。适炎午派贺耀祖到粤,陈君以此约同张辉瓒、程颂云、贺耀祖三面详商,三人均极赞成,先由粤接济湘疑五十万,托浙卢代湘造子弹,期以四月后,举行誓师。
(二)入桂军队,调粤整理。
(三)筹“北伐”经费三千万。
精卫、廖仲恺亦极以为有理,复命中山。
中山复电亦赞成,不料陈君返粤未及一月,中山竟率许崇智部到桂林,大唱“北伐”高调,陈君无论如何,只好听之。
中山在桂林二月,共用去省银行五百余万元,竟以陈君不发“北伐”经费,有意阻挠为口实,乃以“大总统”名义,免陈君本兼各职。
陈君得电,即返惠州家乡,临行仲恺诸人劝阻,陈君告以,中山平生未任过实事,不知办事艰难,我国家让他来试试,如办不好,我再来维持。
陈君下野之电传到桂省,粤军六十营健儿,以主帅被免,饷源被截,环集桂省“粤军总指挥”叶举辕门,群请班师回粤。
叶举不得已,遂徇将士之请,回广州市郊,向中山质询,而中山竟正式发表以“绿气弹”,击杀六十营“粤军”之宣言。
于是全军哗然,有拥叶举出头,而有炮击观音山之事,世人不知,谓此事由陈君主持者非也。
如果陈君有“杀孙”之心,杯酒谈笑之间,一弹即足以毙命,何至劳六十营之众,而不能死一人哉!
盖陈君始才禁止部下,不准杀孙也。故近人见国难如是之严重,而归咎陈君对孙之不彻底,非无所见也。
若陈君忍饱中山一弹,则中山早已一命呜呼!安有“联俄容共”之事,既无“联俄容共”之事,则“国民党”何能为害于中国哉!
准是以谈,则陈君之罪,不在逐中山,而在于不杀中山也!陈君地下有知,其首肯斯言乎?
予当时奉黎大总统命赴粤迎唐绍仪组阁,并慰劳陈君,予以海珠时,尚见中山所乘之军舰,停留于沙面前面,即陈君留予中山生命之一线也!
民十二中山联合政敌岑春煊、沈鸿英等,并“桂军”之刘震寰,“滇军”之杨希闵等,反攻广州,迫令陈君退回东江。
予此时因曹锟逐黎,为号召讨贼,曾赴广东石龙,晤陈君,见孙陈两军尚角逐于河源、龙川间。
其后陈君部将林、叶、洪、黄发生意见,号令不一,以就殄灭,而陈君军国大业始行衰矣!
然陈君报国之心,仍不稍馁也。复关门读书,著有“中国统一刍议”、“废兵计划”等书,皆为收拾中国不可少之名著,惜其不为世所采用也。
民二十余由东返国,陈君过沪赴津,与余朝夕聚谈者屡日,复由津过沪亦来审予。
民二十一,陈君自港来沪,携有“救国同盟”方案,邀予北上,谋同团结,余即与陈君同轮赴津,共寓一室,朝夕聚谈,每周召集天津名公会餐一次,讨论陈君方案,以求实现,惜此问多因利乘便之人,无有真知卓见,挺身以任国家之大事者。
而陈君之案,率归于搁置,陈君之意,以为外侮之来,皆由内乱所召,欲御外侮,非先靖内乱,万无取胜之理,以此谆谆告诫同志。
然时人多中于神佛妖怪之说,与夫酒色货利之毒,于古今书史国家中兴大计,绝少研究,一遭世变,歧路彷徨,中心无主,偶闻一致对外肤浅爱国之谬论,即奉为金科玉律,以为救亡之秘诀,即偶有知其不可者,亦以惮于违无敢抗颜以争是非者,滔滔者皆是,吾陈君之真理正论遂不为当世士大夫所了解。
然陈君自若也,仍欲与予作西北之牌,冀得一根据也,以为恢复民国之基础,正计划登程间,忽得港电母病危笃。
陈君阅后,热泪盈眶,不肯稍留,无心语及他事,当即买舟南旋,但约以母愈再来,与予于风雪中作别矣,此为去年腊底事也。
今年来书谓,老母病愈,当谋再来握手共进,旋得段祺瑞南下消息,致书于余,非常愤慨,谓×子不足与谋大事也。
以是徘徊久之,而未果,前月余遣张君往谒,旋接来书,谓竞公病入医院,不能见面。
予以为不过一时偶染微疾,初不介意也。其后见报载,“广东政府”通缉陈炯明之电,谓其勾通“日本”,扰乱“福建”,余喜其尚在猛力进行救国大事,而决不虑其有他。
“勾通日本”之说,此贼人诬蔑正士之常套,决不以为异,其后查询此语之由来,则因“台湾总督”见世界大战风声紧急,亚洲危亡迫在眉睫,派人赴港谒陈君,商挽救之策,来人甫及开口,未及正文,陈君拦头一语,即以首先交还奉、吉、黑、热为先决条件。
来人亦不多语,只答云候公奠定中国,做“大总统”后,我们再谈,陈君对来使谈话,开口闭口交还失地,心迹之光明磊落。
视彼对日人谈话,请你们帮助我“革命”,我以“满蒙”相酬报之孙文;与以帮助我革命,我即实行先总理之遗教之陈友仁比较,孰忠孰奸,孰是孰非,请后世史家下一正确之批评可好!
其后询友人,则云陈君已病愈出院,余知陈君体气素强,雄于朋辈,决不忧其有他,不料育航来电,果有竞公逝世之说。
呜呼!谁死陈君者,果病也耶?非病也!及境遇也!谁造陈君者,谁造陈君之境遇者,不问而知为国贼也!
国贼如不早日殄灭,安有正人君子扬眉吐气之余地乎?
陈君创造民国,手绾兵符,曾作西南盟主,哧哧隆隆炫盛于一时也!且在两粤富庶之区,便以他人处之,则其财富当可观矣!
陈君对于公家财产,丝毫不苟,解甲以后,日食三餐,皆仰给于朋辈,荏冉六七年之久,亲友多有倦容,港地炎热,陈君寓处极狭,上有八旬余之老母,呻吟床褥,下有十余岁之幼子,教养维艰,外有寡弟妇、寡妹,与贫无所依之伯叔亲戚杂处一室,而女又未嫁,妻有成盲,英雄虽不管儿女事,然与此辈朝夕聚处,日见其号泣困难之境,其能无动于衷乎!
况加以国难之严重,日趋于黑暗而不得解决之方,以陈君内心之热烈,而外来之遭际,如此纵为铁汉其何能堪此无情之炉火乎?
虽然陈君死矣,陈君之精神尤未死也,陈君之功业常照耀于天地,陈君之事迹当永垂于史册,陈君之文章言行当传育于奕祀,陈君为国之忠,事亲之孝,待人之厚,虑事之周,自奉之簿,与夫始终一贯之大节,艰苦奋斗之毅力,当永远为民族表率,而与国家,共垂于不朽。
陈君实未死也。吾又谁与悲吾之悲者,陈君之宏愿未能及身而见万一也,悲后继之无人,吾又悲吾责任之重大。
恐不能完成陈君之遗志,而有愧于陈君矣!此吾之所以悲也。愿天下之爱陈君者,其与吾人共继陈君之志可也,余哭陈君只此矣!
余又特别请天下注意,教天下人受“国民党”虚伪之宣传,而痛恨陈君者,谓陈君之打倒孙文也!
今者“国民党”人奉中山之遗教,演出“丧师失地”,“祸国殃民”之成绩,已排列于诸君之前矣,陈君之罪也耶?孙文之罪也耶?天下人当已能辨之矣,予又何悲?(《振报》1933年9月24日)
——白逾桓(国民党元老)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白逾桓哭亡友陈君竞存
[文化天地] 吴佩孚联
[文化天地] 《汕尾坎下城海防志》序/叶良方
[文化天地] 江初甲辰年春节有怀二首
[城事报料] 海丰县成功举办“第二届妈祖绕境巡安暨展示海

发表于 2016-6-13 17:28:31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6-13 17: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陈君为国之忠,事亲之孝,待人之厚,虑事之周,自奉之簿,与夫始终一贯之大节,艰苦奋斗之毅力,当永远为民族表率,而与国家,共垂于不朽。
发表于 2016-6-13 17:49:08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读来,陈公高义,我等后辈,需加努力!
发表于 2016-6-13 17: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6-13 18:07:35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公竞存果然仁义之君!!!!后人之榜样!!
发表于 2016-6-13 18:08:3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公告诉我们了什么是真正的正义之人,仁义之人,道德之楷模!!!!令人望其项背
发表于 2016-6-13 18:09:0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愿人民学习陈公竞存的精神!!!
发表于 2016-6-13 18:20:1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哭词真切,发自肺腑,对竞存公之品德及效民报国之心推崇备至,非真情所能写出。
发表于 2016-6-13 18:25:2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逾桓的这"哭文"写得太好了,不愧民国真文人!
发表于 2016-6-13 18: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没看过这么好的史记。研究来研究去,原来重心都在此文中。
发表于 2016-6-13 19:08:5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百科:
白逾桓  (1876—1935)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字楚香。湖北天门人。早年东渡日本,入明治法律学校,加入同盟会,被推为干事。1907年初,与宋教仁、吴昆由日本回东北,设立同盟会辽东支部,并谋起义,事泄被捕,在递解回籍途中逃脱。后易姓名为吴操在北京创办《国风日报》,任社长兼总编辑,宣传反清革命。
1911年武昌起义后,南下汉口,任湖北都督府参议。次年当选为众议院议员。1913年赴上海参加孙中山、黄兴发动的反袁(世凯)“二次革命”,任吴淞要塞总监兼宝山知事,扼守吴淞炮台,失败后亡命日本。1916年4月回汉口,响应讨袁,谋湖北独立。次年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后,赴广州出席非常国会,反对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并与陈炯明纠合一起反对孙中山北伐主张。1924年国民党改组时,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反对国共合作。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又多持反论。1929年随陈炯明在日本办报。1931年回国得日人资助,在天津日租界创办《震报》(1933年改名《振报》),自主笔政,为日军侵华张目。并组织亲日汉奸团体“中华民主同盟会”,与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等书信往来。1935年5月在日租界寓所被酒井隆策划刺杀。
发表于 2016-6-13 19:11:50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逾桓何人也?百度百科:白逾桓  (1876—1935)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字楚香。湖北天门人。早年东渡日本,入明治法律学校,加入同盟会,被推为干事。1907年初,与宋教仁、吴昆由日本回东北,设立同盟会辽东支部,并谋起义,事泄被捕,在递解回籍途中逃脱。后易姓名为吴操在北京创办《国风日报》,任社长兼总编辑,宣传反清革命。
1911年武昌起义后,南下汉口,任湖北都督府参议。次年当选为众议院议员。1913年赴上海参加孙中山、黄兴发动的反袁(世凯)“二次革命”,任吴淞要塞总监兼宝山知事,扼守吴淞炮台,失败后亡命日本。1916年4月回汉口,响应讨袁,谋湖北独立。次年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后,赴广州出席非常国会,反对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并与陈炯明纠合一起反对孙中山北伐主张。1924年国民党改组时,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反对国共合作。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又多持反论。1929年随陈炯明在日本办报。1931年回国得日人资助,在天津日租界创办《震报》(1933年改名《振报》),自主笔政,为日军侵华张目。并组织亲日汉奸团体“中华民主同盟会”,与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等书信往来。1935年5月在日租界寓所被酒井隆策划刺杀。
发表于 2016-6-13 19:14:38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丰公平 发表于 2016-6-13 18:48
以前没看过这么好的史记。研究来研究去,原来重心都在此文中。


白逾桓何人也?见百度
发表于 2016-6-13 19:21:10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睇唔过头目 发表于 2016-6-13 17:56
好帖
转帖比陈老大拼拼凑凑那些强多了

发跟贴发不出,要审核?何事?借复您跟贴:白逾桓,何人也?查百度百科,如是介绍:
白逾桓  (1876—1935)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字楚香。湖北天门人。早年东渡日本,入明治法律学校,加入同盟会,被推为干事。1907年初,与宋教仁、吴昆由日本回东北,设立同盟会辽东支部,并谋起义,事泄被捕,在递解回籍途中逃脱。后易姓名为吴操在北京创办《国风日报》,任社长兼总编辑,宣传反清革命。
1911年武昌起义后,南下汉口,任湖北都督府参议。次年当选为众议院议员。1913年赴上海参加孙中山、黄兴发动的反袁(世凯)“二次革命”,任吴淞要塞总监兼宝山知事,扼守吴淞炮台,失败后亡命日本。1916年4月回汉口,响应讨袁,谋湖北独立。次年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后,赴广州出席非常国会,反对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并与陈炯明纠合一起反对孙中山北伐主张。1924年国民党改组时,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反对国共合作。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又多持反论。1929年随陈炯明在日本办报。1931年回国得日人资助,在天津日租界创办《震报》(1933年改名《振报》),自主笔政,为日军侵华张目。并组织亲日汉奸团体“中华民主同盟会”,与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等书信往来。1935年5月在日租界寓所被酒井隆策划刺杀。
发表于 2016-6-13 19:36:51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奈一个可以改写中国历史之大英雄竟然被历史改写!悲哉悲哉........
发表于 2016-6-13 21:34:0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原历史,好文!
发表于 2016-6-14 00: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应该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