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
查看: 28539|回复: 0

[汕尾] 北京遭遇罕见暴雨 故宫600年排水系统仍奏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3 09: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宫“千龙喷水”设计使得台面无积水 图/《紫禁城》官微
  随着本轮降水接近尾声,北京市气象局21日发布称,19日凌晨至20日夜间北京市出现“大暴雨”,部分地区达“特大暴雨”量级,为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天气过程,多年来罕见,降雨总量超过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
  受强降雨影响,北京的公交、地铁、火车、航班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就在“北京欢迎你来看海”的一片喧嚣声中,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却给了很多人惊喜——暴雨中的故宫几乎没有积水。
  孔洞巧妙 沟渠交错
  北京的大雨导致城区多处积水严重,为何紫禁城能够幸免于难?据故宫工作人员介绍,最主要原因是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据新京报报道,故宫是在明永乐年间营建,宫殿建筑连檐接栋,每座院落的地面都用青砖铺墁,完整的排水系统,加之历年的淘挖养护,几百年来排水效果良好。
  据古城建筑专家分析,故宫的排水好首先得益于巧妙的“泛水”设计。故宫的地面顺应北京地区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势,整体走势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而且略有坡度,使积水能缓慢排泄。各大殿坐落在台基之上,台基四周的栏杆底部有排放雨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都有一个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名曰“螭首”,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也是排水的孔道。每逢雨天,雨水从“螭首”喷出,呈现“千龙喷水”景观,逐层下落,流到院内,使得台面无积水。
  故宫能在暴雨中“独善其身”还要归功于故宫内纵横交错的明、暗沟渠设计。故宫的整个排水系统是统筹规划的,院落的周边设有明沟,院落的雨水汇入明沟,由明沟排入暗沟,由支沟汇集到干沟,再经由干沟排入内金水河。内金水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大半个故宫,在故宫东南角流出,汇入护城河,护城河又与北京城水系相连,消化吸纳故宫的雨水。
  排水系统历经600年
  据《元史》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七月己未,“雨坏都城,发兵二万人筑之”,57年后的至正八年五月,“京师大霖雨,京城崩圯”。
  而后,水灾不绝。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景泰五年(1454)七月,京师霖雨,九门城垣塌决者甚多。万历三十五年(1607)闰六月,顺天府大雨如注,昼夜不止,经二旬。雨潦浸贯城,长安街水深五尺,洼者深至丈余,各衙门皆成巨浸。
  上述史料显示,在明朝英宗时期,虽九门城垣塌决,但是紫禁城显然比元大都岿然淡定,没有出现“雨坏”局面。而万历年间的20天连续大雨,长安街出现积水,但故宫没有大面积积水情况发生。



楼主热帖
[热点资讯] 51岁变态色魔车内迷奸百名女性拍摄视频
[热点资讯] 火锅店老板曝行业内幕:使用地沟油是潜规则
[热点资讯] “泸州中学生坠亡事件”警方与家属对话录音曝
[热点资讯] 辱母杀人案
[热点资讯] 陕西1名村主任被曝摸奶照 纪委:已介入调查
[城事报料] 脏手伸向贫困村扶贫款 广东116名干部被严肃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