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
查看: 32792|回复: 2

[汕尾] 由“美女班主任转发家长的回复”而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0 09: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晓琴音 刚刚有个家长睡到九点多复我电话:嗯、咪个事啊老师啊、哩讲...然后我笑笑的叫他继续去睡觉”这是我所支教的小学一位老师在学校群的一条微信消息。我很佩服这位美女老师惟妙惟肖的模仿能力,一个“有趣家长”的样子活灵活现。

背景说一下:前天早上,06:50左右“红色暴雨”信号生效,教育局通知当天停课。07:20左右老师开始通知家长。也就出现上面家长的“神回复”。
图片1.png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家庭教育是基础,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给未成年子女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图片2.png

虽然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都反复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我们小学每次开家长都会着重强调家教乃重中之重,但家长依然我行我素。我来这个学校支教一年了,深深感受到附近家长对小孩的管教乏力,老师充当家长、保姆、医生、保镖、法官、警察、心理医生、联络员等角色,教学过程中阻力重重。借此点评一下当前相当多的家庭教育的不良现状。

一、从“职业猜想”而推论出:家长没有过多时间管教子女。

“刚刚有个家长睡到九点多复我电话”,一般情况晚上12点睡,早上7点可以起床。星期五早上九点还没有起床,可以猜想这个家长晚上工作很晚,应该凌晨2点后睡觉,一般不是工厂或者事业单位上班的人员。大多数KTV,夜宵店,麻将馆一般在此时下班。

学校附近家庭的来源多样:有外省的,有外市的,也有下面乡镇进城的。这些家长从事的行业三教九流,五花八门。职业的时间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家长几乎没有时间监督子女。有些家庭就是开麻将馆的,有些是做小吃的......“微信麻将擂茶声,声声入耳”。小孩在这样的家庭中,很难静心读书。

有的家庭是单亲或者重组家庭,有的家长很晚,甚至10点才下班,回到家一看小孩什么任务都没有完成就睡着了;有的是自己没有时间,而让小孩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等,隔代教育也是有很大的弊端。

没有读书的环境,也没有规矩来约束,让孩子任性地成长。只会让孩子多走弯路,甚至付出高昂的代价。

二、由普遍遗留的“大男子主义”思想而导致家庭教育失去主要的力量。

“教育小孩是女人的天职”的愚昧认知导致男人不习惯管教小孩。没有父亲强有力的支撑,单靠母亲的苦口婆心是很难纠正小孩的各种偏差。“有个家长睡到九点多”可以看出这个爸爸的根深蒂固的“大男人”思想,可以对子女不管不顾。天塌下来都无动于衷,谈何去了解孩子、教育孩子。三字经:“子不教,父之过”;古语云:“慈母多败儿”。失去父亲威严的管教,大多数孩子容易染上恶习。“昔孟母,择邻处”,孟母深深知道这一点,所以她只有通过环境来弥补。调查发现大多数问题学生的父亲在外地工作,或者周末才回家。打电话过去,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问问他妈妈。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孩子大了碌碌无为而抱怨父亲没有认真培养,父亲回答说我让你学过很多,但你都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孩子反问:你当时为什么不揍我?!

孩子的价值观,是非观,金钱观等还处于模糊时期,需要家长去加以正确的引导。更需要父亲采用一定的强制手段去纠正,因为相比较而言,父亲的阅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对孩子的要求更能够符合社会的需要。虽然“高官厚禄”、“王侯将相”的价值追求深深影响中国几千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家长都能够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才是切合实际的。

三、由家长的行为不规范而类推小孩的行为不文明。
二十年前刚来汕尾,听到学生冲口而出的本土脏话,觉得很恶心!多年的家访发现大街小巷的三岁小孩都满口的粗言秽语,慢慢心态放宽了。经过我市一直以来大力引进外地教师加强文化教育,加上近两年来大力倡导“创文创卫”,市民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文明行为有大的改观。

“嗯、咪个事啊老师啊”,看看这位家长回复老师的语气和词序。没有使用起码的文明用语,一般“老师,您好”在前;“咪个事啊”在后,而且语气缺乏尊重,至少用“请问什么事呀”。“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试想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的孩子想要有大作为是不可能的。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汕尾有一句俗语:“有样学样”。家长的言行无时无刻都对子女的成长潜移默化,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家长老是晒吃晒喝把微信玩的溜,没有想到他们的子女微信玩得更加“出神入化”。家长们一个群,他们自己重新组建一个群,五年级每个班差不多有一半以上学生有手机。手机正在严重影响孩子的心智发展。

四、家长的不作为助长了孩子的歪风邪气。

有些老师叹气:天天的作业抄在黑板,发在微信,还是有一些学生没有完成。学生学会了谎话连篇,染上了累累恶习。我给这类学生编了几句顺口溜:“早上迟迟到,上课睡睡觉,睡醒说说笑,作业抄一抄,放学早早跑,做了坏事不报告。”

   “咪个事啊”、“哩讲”,“红色暴雨”一年就一两次,家长还这么淡定,也不先看看自己的小孩怎么样,小孩可能在玩微信、游戏,看电视,要不跑出去了也未可知,而是还傻傻的问老师。甚至在市级的学校开家长会时,有几位家长提出:自己不知道孩子有没有作业,要求老师每天发信息给家长。试问这些家长,你是总理吗?有那么忙?你这样能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班主任当时就反驳:你家长连一、两个小孩都没有时间监管,如果当老师哪怎么办?在与个别家长交流时,还听到更荒唐的:对孩子没有要求。假如孩子听到后心理一定崩溃:我还有存在的意义?这样的家庭只会助长他们游手好闲,无事生非,甚至出现不良行为,自暴自弃,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深渊。

家长朋友们,“蓝鲸”这种死亡游戏针对的就是缺乏家庭关爱或者教育不当的孩子。要让孩子远离这类游戏,请你们对孩子不要漠视!
                                           春晓琴音
                                       2017年6月18日
                                   凌晨三点 于 清湖上品
说明:本文观点只代表作者个人,与他人无关。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汕尾医师节:传承仁心仁术,守护健康汕尾
[城事报料] 开渔啦!汕尾4条精品旅游路线,8条研学游路线
[城事报料] 正式开渔!千帆竞发,汕尾领“鲜”!
[三唯论点] 汕尾开渔节:海鲜盛宴即将开启
[城事报料] 防疫进行时:湛江、汕尾体彩多措并举,筑牢社
[文化天地] 汕尾八景

发表于 2017-6-20 11: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发表于 2017-6-20 22: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好文章!   文中所提到的问题都值得每一个家长反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