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教:曾国藩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据,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独创一套家教理论和方法,对子孙温言细语,不厌其烦,言传身教,最终获得成功。 曾国藩认为:“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即使在戎马倥偬、甚至生死未卜之际也不忘写信回家,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体现了他“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儒雅一面,十分难得。曾家门风以“八本”、“三致祥”为里,以“耕读”、“勤俭”、“和睦”、“敦厚”为表,构筑了百年家族长盛不衰的坚固堤防,也为今人提供了堪为典范的家教蓝本。“八本”是“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三致祥”是“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曾国藩祖父星冈公教人,则是“八字”、“三不信”。“八字”是“早、扫、考、宝、书、蔬、鱼、猪”。书,读书,读书方为明理君子;蔬,种蔬菜,蔬菜茂盛之家,类步兴旺;鱼,养鱼,鱼跃于池,亦有一种生机;猪,养猪,庖有肥肉,养老待客;早,起早,早起三朝,可当一工;扫,扫屋,清洁之家,人丁健康;考,祖先祭祀;宝,睦邻,人待人,无价宝。三不信是不信僧巫、地仙、医药。曾国藩终生履行家规。 他带兵打仗,惯例是和同僚门一切吃完早餐才天亮,即融洽了感情,又借此考勤;早起的习惯一生未变。曾国藩家世可谓“耕读”传家,“耕”代表耕作。广义的“耕”指要有一种谋生的职业;“读”代表读书,还包括广义的学习。富厚堂藏书楼三十万卷是曾国藩子孙后代的无价之宝。 他提出的治家“十大箴规”堪称家道不衰的猛剂良方,足可为今人借鉴取法。即1.子弟贤否,四分由于家教。2.居家之道,不可多留余财。3.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4.治家贵严,不可拘束过甚。5.不可轻慢族亲与近邻。6.兄弟间应德业相劝,过失相规。7.兴家立业,不求立竿见影。8.官宦子弟,以不干涉公事为第一义。9.待儿女不可太娇贵。10.惟有遗泽惠后人。 曾国藩最终教育子女的是是普普通通的“不忮不求,勤俭孝友”,看似简单,实很难。“勤”指勤奋;“俭”指节俭。“孝友”指孝敬,“友”指友好和睦。他历观许多大家族的兴衰得出“一家之兴,一国之盛,舍勤俭二字而不能”,教导子女“不可浪掷光阴”,并说“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勤字”。关于俭字,他自己堪称楷模,但主张“节俭不可流于刻薄”,“情谊宜厚,用度宜俭”。关于孝以“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孝敬之家,比获吉祥”。交友,他认为“择交是人生第一要事”,“一生成败,与朋贤否有关”。他把友朋分为“戚友”、“益友”、“挚友”、“良友”、“损友”等多种,告诫子弟“待友要宽,律己要严”、“与人为善,修好事不求报答”、“对师友应有敬畏之心”。 再来看看这“家教”的广告,利用用以美化公共空间的栏杆,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视公共财产和他人的看法,一心不理旁人只为自己,硬硬的漆上风吹雨打不掉的烙印,以达到自己宣传得益的效果。就这份私心,有资格去做一个”家教“吗?这种不讲文明的行为也能做教育,就是教出好学生,那也是一个口不对心的”师者“,关于教育,应该多听听网友诸多意见,广义教育的乱象,相关部门更应该尽力尽责去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