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1292|回复: 9

[论汕尾] 如此“家教”?谈何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5 02: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家教:曾国藩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据,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独创一套家教理论和方法,对子孙温言细语,不厌其烦,言传身教,最终获得成功。
My PicturesP70630-072855.jpg
曾国藩认为:“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即使在戎马倥偬、甚至生死未卜之际也不忘写信回家,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体现了他“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儒雅一面,十分难得。曾家门风以“八本”、“三致祥”为里,以“耕读”、“勤俭”、“和睦”、“敦厚”为表,构筑了百年家族长盛不衰的坚固堤防,也为今人提供了堪为典范的家教蓝本。“八本”是“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三致祥”是“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曾国藩祖父星冈公教人,则是“八字”、“三不信”。“八字”是“早、扫、考、宝、书、蔬、鱼、猪”。书,读书,读书方为明理君子;蔬,种蔬菜,蔬菜茂盛之家,类步兴旺;鱼,养鱼,鱼跃于池,亦有一种生机;猪,养猪,庖有肥肉,养老待客;早,起早,早起三朝,可当一工;扫,扫屋,清洁之家,人丁健康;考,祖先祭祀;宝,睦邻,人待人,无价宝。三不信是不信僧巫、地仙、医药。曾国藩终生履行家规。
My PicturesP70630-072921.jpg
他带兵打仗,惯例是和同僚门一切吃完早餐才天亮,即融洽了感情,又借此考勤;早起的习惯一生未变。曾国藩家世可谓“耕读”传家,“耕”代表耕作。广义的“耕”指要有一种谋生的职业;“读”代表读书,还包括广义的学习。富厚堂藏书楼三十万卷是曾国藩子孙后代的无价之宝。
My PicturesP70630-072934.jpg
他提出的治家“十大箴规”堪称家道不衰的猛剂良方,足可为今人借鉴取法。即1.子弟贤否,四分由于家教。2.居家之道,不可多留余财。3.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4.治家贵严,不可拘束过甚。5.不可轻慢族亲与近邻。6.兄弟间应德业相劝,过失相规。7.兴家立业,不求立竿见影。8.官宦子弟,以不干涉公事为第一义。9.待儿女不可太娇贵。10.惟有遗泽惠后人。
My PicturesP70630-072904.jpg
曾国藩最终教育子女的是是普普通通的“不忮不求,勤俭孝友”,看似简单,实很难。“勤”指勤奋;“俭”指节俭。“孝友”指孝敬,“友”指友好和睦。他历观许多大家族的兴衰得出“一家之兴,一国之盛,舍勤俭二字而不能”,教导子女“不可浪掷光阴”,并说“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勤字”。关于俭字,他自己堪称楷模,但主张“节俭不可流于刻薄”,“情谊宜厚,用度宜俭”。关于孝以“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孝敬之家,比获吉祥”。交友,他认为“择交是人生第一要事”,“一生成败,与朋贤否有关”。他把友朋分为“戚友”、“益友”、“挚友”、“良友”、“损友”等多种,告诫子弟“待友要宽,律己要严”、“与人为善,修好事不求报答”、“对师友应有敬畏之心”。
My PicturesP70630-072914.jpg
再来看看这“家教”的广告,利用用以美化公共空间的栏杆,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视公共财产和他人的看法,一心不理旁人只为自己,硬硬的漆上风吹雨打不掉的烙印,以达到自己宣传得益的效果。就这份私心,有资格去做一个”家教“吗?这种不讲文明的行为也能做教育,就是教出好学生,那也是一个口不对心的”师者“,关于教育,应该多听听网友诸多意见,广义教育的乱象,相关部门更应该尽力尽责去整治。
My PicturesP70630-072917.jpg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汕尾市长“直播带货”的冷思考
[三唯论点] 倡议汕尾市人民政府在《金狮戏球》古墓山兴建
[三唯论点] 陆丰这块复垦地成了私人的堆放点,大家有什么
[三唯论点] 海丰龙津河,在龙山公园段的堤边上经过,臭味
[三唯论点] 陆丰后生摩托蛇行,惹来路人看热闹拍照
[三唯论点] 通过陆丰南塘镇的溪心河,整改过的河道为何是

发表于 2017-7-5 11: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
发表于 2017-7-5 11: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好的家教可以让一个家族长盛不衰
发表于 2017-7-5 11: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17: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巧巧与合合 发表于 2017-7-5 11:34
好的家教可以让一个家族长盛不衰

发表于 2017-7-14 17: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穷不过三代是真的吗、??
发表于 2017-7-15 17: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卡罗特C 发表于 2017-7-14 17:58
穷不过三代是真的吗、??

那有看后代争不争气了
发表于 2017-7-15 17: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家教,渊源流长
发表于 2017-7-15 17: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17-7-15 17: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