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34|回复: 0

[广东] 海大三下乡,奔向海陆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9 20: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青年网汕尾7月15日电(通讯员 钱紫晨)探访海陆丰史,重走革命旧址。从7月7日到12日,湛江市广东海洋大学“青春活力队”的同学们走进海陆丰黄羌等地,开展了“不忘初心,重走革命路”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对黄羌的文明村、海大旧址,以及海陆丰的红军历史包括彭湃故居、红宫红场等进行了访问和调查。期间他们开展了徒步32公里重走革命路活动,并邀请了多名当地大学生和他们一起携手并进,充分提高了当代青年对红军革命的了解,实践体现不忘革命路,不忘初心的主题。汕尾市海陆丰是我国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典型区域——80年前在这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这里有中国唯一一个红宫红场,和俄罗斯红宫红场遥遥相应。南昌起义失败后,这收纳了大批南昌起义逃散的军队,后将其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第二师。毛泽东主席赞扬这里是县治结合农民起义的典范,收录记载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

奔向海陆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匿名 摄
实践活动的5天里,青春活力队的同学们认真参观了黄羌联坑村文明村,在这里惊喜发现海大校史上遗失的18年,为海大抢救了一批珍贵的资料。他们冒着大雨走访了红军根据地和黄羌红军史料馆,顶着烈日完成32公里徒步红军路,饱含热情地参观了红宫红场和澎湃故居,在海陆丰黄羌留下珍贵的记忆和难忘的经历。


彭湃故居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爔 摄
“你们是在为海大抢救历史啊”黄羌中学原校长戴锦波这样评价此次实践活动,青春活力队探访联坑文明村时无意发现海大校史上遗失的十八年,原广东水产学校(现广东海洋大学)在战乱中二次迁度到黄羌中。戴校长解释道,黄羌是海陆丰的红色革命的中心区域,对充满抗战热情的水产学校师生在这里可以受到保护,安全方面得到了保证,学校历史得以延续。但因战乱史籍资料遗失等原因,海大的校史上这段历史仍为空白。如今大学生能够真正深入了解文明村的历史文化,做一个校史的拾起者,实属不多,青春活力派的队员们正在努力宣传红色历史文化。


与戴校长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爔 摄


广东海洋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生许世枯是本次活动的队长,他表示作为一个汕尾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发扬本地文化传承红军文明将这里的美丽景色和真实历史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海陆丰,了解海陆丰。这次实践活动集结了广州、湛江、安徽等不同地方的各位同学,通过这次活动,来自各地的大学生能够真正感受这片土地的红色特质,做黄羌红军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8名来自各种不同城市的队员们对本次实践都表示受益匪浅,来自安徽的钱子晨较喜欢32公里徒步,当代大学生缺少锻炼和磨砺,长时间的跋涉对他们生理上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次长时间的徒步让大学生们充分了解到红军抗战长途跋涉的磨难,广东海洋大学的同学们通过第三天的游历了几个红军的根据地旧址,跨越几十公里翻山越岭一一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

徒步途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爔 摄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每个“青春活力”的队员都对海陆丰的红色历史有了新的了解,不仅是海陆丰的当地青年还有很多外地的学子。他们知道了海陆丰的红军血泪史,如彭湃这样的有为青年,和全国唯一的红宫红场,但越来越少人去宣扬发扬它,黄羌这样的革命老区也渐渐湮没在人们的视线中。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海陆丰人民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参加这次实践活动的青春活力队的队员都表示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义不容辞地挖掘和宣传革命历史,学习和传播革命精神,让更多类似海陆丰一样的一些岌岌可危的历史能够抢救过来,并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历史的存在,让它能够永久地流传下去,而不是让它随时光的流逝渐渐被人遗忘。

楼主热帖
[休闲生活] 灯塔工程|校领导远赴千里探望实践团队
[休闲生活] 践行十九大,振兴红色乡村
[休闲生活] 探访红色石山,传承红色精神
[休闲生活] 走进海丰,学习彭湃精神!
[文化天地] 走进汕尾海丰,学习彭湃精神!
[文化天地] 大学生寻访红色乡村之农民运动发源地--海丰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