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13|回复: 2

[民生] 青岛“快递男孩”获救助送至福利院 将安排入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6 09: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岁男孩父亲去世母亲改嫁 每日送快递30件引发关注

  “快递男孩”获救助送至福利院

  近日,“快递男孩”小长江引发网友关注。据了解,小长江今年7岁,父亲因病过世,母亲改嫁。2017年,小长江随其父亲的工友颜世芳前往青岛打工,由于户口问题未能入学,就帮助颜世芳送快递,平均日送30件。14日,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通报称,市北区有关部门已在14日将小长江送至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并将先行安排小长江入学读书。

  爆料

  1月9日,青岛市民王先生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几张7岁男孩送快递的照片,引发巨大关注。王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9日晚上,自己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推门一看,一个看起来六七岁的男孩推着一个箱子站在他家门口,“大爷,你的快递,快签字吧。”小男孩说。青岛这几日很冷,看到小男孩冻得通红的双手,王先生就让他进屋里暖和暖和。
  7岁男孩日送快递30件

  “他很大方,也不怕人,看见桌子上摆着国际象棋就问这是什么,我就教他了一会儿”,交谈中王青伟才知道男孩今年7岁,是帮自己的大爷送快递。“当时我以为他就是帮忙送这一次,感觉小孩儿自理能力很强,这么小就能帮大人干活儿,我就发了朋友圈说了一下感想”,他也没想到“快递男孩”会引发这么大的关注,王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

  小长江口中的大爷名叫颜世芳,是其生父的工友,现在青岛送快递。颜世芳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做快递工作六七个月,因为怕小长江一个人在家走丢,就带着孩子一起送。时间长了长江也看懂了,说要帮自己送快递。“我觉得送快递见得人多,就让他去了。”颜世芳告诉北青报记者。

  刚开始颜世芳也不放心,总是远远跟在长江后面,“跟了几次我发现没什么问题我也就放心让他自己去了”,颜世芳告诉记者,不过他还是不放心让小长江走远,只让他在熟悉的小区附近送快递,两个多月下来,长江送起快递已经驾轻就熟,现在每天能送30件。

  颜世芳告诉北青报记者,最开始的时候小区里有些人不太喜欢长江,“他敲门声挺大的吧”。不过时间长了大家都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外向的男孩儿。王青伟告诉记者,小长江很大方,小区里面见到长辈都会主动问好,很有礼貌。

  颜世芳表示,自己平常都会教导长江要懂礼貌,见到叔叔阿姨要问好。送了一段时间后,小区附近很多人都认识了长江,“大家都挺喜欢他的,给他买衣服、买吃的”。

  调查

  好心工友帮抚养“带入行”

  事实上,虽然被长江称为“大爷”,但颜世芳和长江并没有血缘关系。

  2009年,当时还在枣庄婚庆跑场的颜世芳认识了李连龙,两人一起做一些婚庆表演的工作。颜世芳告诉北青报记者,李连龙平时喜欢喝酒,患有严重的肝硬化,再加上工作不稳定,家中生活比较贫困。

  长江三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母亲将孩子交给颜世芳,并说:“你帮我看孩子,我放心。”颜世芳一开始以为她在开玩笑,没想到这一走就再也联系不上了。不久,长江的父亲李连龙坚持要去找妻子,“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打电话回来问问长江的情况,后来就再没打过了”,李连龙肝硬化腹水严重,此后离世。

  到青岛打工后,颜世芳也多方联系希望能够让小长江入学,接受正规的教育。

  “长江之前也上过幼儿园,但是因为我到处打工,总是断断续续的。”颜世芳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期间小长江入学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他只好带着孩子送快递,也才有了大家口中的“快递男孩”。

  回应

  已送孩子到儿童福利院并安排入学

  经媒体报道后,小长江的生活引发巨大关注,不少人关注长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问题。14日,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通报称,市北区有关部门已在14日将小长江送至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并安排专人陪护。15日,将先行安排小长江入学读书。

  通报表示,经了解,小长江自称今年约7岁,父亲去世,母亲已改嫁。其父亲生前工友颜先生带小长江一起从老家枣庄来青务工,居住生活在徐州北路6号申通快递点。此外,市北区有关部门将赴小长江母亲所在地,与当地派出所及孩子母亲取得联系,依法就孩子监护及户口问题进行协商。在此之前,市北区将妥善安排好小长江的学习生活,确保孩子身心健康。

  15日,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任林松告诉北青报记者,由于福利院各方面条件较好,出于对小长江的照顾,他会在福利院暂住一段时间,民政部门已经为小长江联系好了入读学校。

  王青伟也告诉北青报记者,不少好心人得知长江的情况后都联系自己想要给孩子捐款捐物,“我对这些好心人表示感谢,但都拒绝了他们的捐助”,他表示,孩子目前已经得到妥善照顾。

  颜世芳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的愿望就是长江能够平安快乐地长大,如果长江的母亲愿意养育长江,自己愿意将孩子给她,“但是我希望经常能够见到长江。”颜世芳说。

  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来源:北京青年报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创卫进行时丨我们在行动
[城事报料] 创卫随手拍丨市区交通环境越来越好 城市环境
[热点资讯] 经济日报:“转贷款”如何降低小微融资成本
[热点资讯] 杭州多部门紧急开展暑期“留守儿童”安全隐患
[热点资讯] 倾力帮扶革命老区群众“拔穷根”
[热点资讯] 发泄情绪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发表于 2018-1-16 17: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发表于 2018-1-16 17: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