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河柳子

捷胜风情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5: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24 15:46 编辑

1 、节令习俗

元宵节、猜迷、灯茶、丁酒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俗称“正月半”,民间历来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是夜“火树银花合,金桥铁锁开”,非常热闹。所谓“闹元宵”,即是在“闹”字做文章,一般包括如下三种:即“赏花灯”、“闹灯棚”和“闹灯席”。“赏花灯”即“闹花灯”,旧时在海城、梅陇、公平、可塘等地较为时尚,亦颇见盛况,但在捷胜却不甚热闹。俗谓“捷胜景、公平灯”,即闹元宵之重点乃放在“景”上(有关“景”的情况留至“正月二十游神赛会”一目祥述),而非在“灯”上。但也并非完全把重点放在“办景”这种大型游戏活动上做文章,还是有举行一些与“灯”有关的活动的,比如“闹灯棚”,其活动便甚见热闹!


      所谓“闹灯棚”,即全城男男女女在高悬的彩灯下,进行各种各样的自娱自乐的娱乐活动,如舞狮、舞龙;或在灯棚摆设迷台,让人猜迷,开启民智。实际上,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众性聚会,这种娱乐活动在捷胜仍相沿不绝。

      据考,猜迷活动始于何时,史无记载,但至晚在清康熙年间,猜迷活动已在海丰、捷胜等地出现。至清末民国时期,猜迷活动已相当活跃,并出现了陈蔼如、林晦庵等制迷高手。建国后,又出现了何若炎、刘常贵、何大海、刘淦、林世罴等人。在他们的发起推动下,捷胜猜迷活动颇见盛况。时至今日,捷胜在这一天仍按时举行,在鹤岭老鱼市场二楼贴出迷语,让人竞猜。猜中者发给奖品,以资鼓励,气氛相当热闹。

      元宵节时,捷胜还传承着吃“灯茶”的习俗。“灯茶”是捷胜咸菜茶的一种,它冠以“灯”字,其音谐“丁”,意取光明吉庆、添丁添财、圆满平安之兆。据传,在秦代,西安一带就有此种饮茶风俗。由于历史上的战争及移民关系,在南宋末期,就已传入海陆丰,并成为固定的民间习俗。每逢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家家户户就要烹煮咸菜茶,俗称“灯茶”,又称为“元宵茶”。这种习俗一般从正月初八开始,至正月十六结束。期间,捷胜全城内外各社头都互相请茶致贺,互祝吉祥如意、财丁两旺,还要称赞主人家的“灯茶”做得好吃,又香又鲜,体现一种热闹纯和、友好融洽的气氛。一般调配“灯茶”,皆以各种淡茶(亦有用开水、鸡汤、猪骨汤的)为基茶,配以瘦肉、鲜虾、墨脯、芹菜、菠菜、蒜仔、胡椒、茴香、赤豆、铁脯、盐粉、味精等,但各乡各家做法稍有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普遍提高,而食物结构也在不继改变,然皆以配料优质、品种繁多、香嫩可口为特色,突出地方风味,历来为外地人所赏识。

      吃丁酒,也是一种别饶情趣的习俗,它与灯茶其义相同,都是于每年的元宵节才有的习俗。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这种习俗亦已是不论节令了。只要某家有生男孙、女孙者,即可于“出月”时在家里“做丁酒”。但在旧时却不一样,吃丁酒多在丁棚里,而且参加这种传统聚会的又大都是具有身份的人,老与贤同棚,远和近相聚,他们一边观赏灯月,一边饮酒议事,其气氛甚为热闹。对此,前人曾有记述:“阳春烟景,实大块之文章,花满长春之国,燃灯而开夜宴,人游不夜之天。矧夫玉烛序调,犹宜金樽酒满。或赓燕贺,或赋莺迁,或鼓琴而鼓瑟,或弄瓦而弄璋……”,可见旧时吃丁酒是多么令人留连忘返。然“几家欢乐几家愁”,也是旧社会的现实写照。要知道庆元宵大摆酒筵,费用何其昂贵,穷困人家就算添了男丁,亦是悲喜交集,往往一筹莫展!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富裕,这种做不起丁酒的困难境况已不复存在了,而传承至今的庆元宵习俗也正以一种日新月异的文化精华诉说着家乡古老的衷怀。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5: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24 15:44 编辑

正月二十游神赛会

      俗语云:“捷胜景、公平灯”,自清代中期以来,捷胜的高技景可谓声名远扬。

      在以前,捷胜在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日和中秋节这两个重要节日,都必须举办“民间欢乐节”,以庆贺大有之年,人民安居乐业。但因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及对文化习俗的不重视,自1989年2月举办最后一次高景之后,于今已停演17年了。至于正月二十日这个“民间欢乐节”的由来,则已无从考究,然从“元宵景过,各人吹工课”的俗语来看,又与元宵节有关,它是一个甚为隆重且极富意义的节日,因为人们在这一天看完高景后,就要回归各行各业,出门谋生赚新钱了;同时,亦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新的希望到来。


      这一天,全城各家各户,不论城里城外,都须穿新衣,大庆大请,大设摆席。街道上炮竹声声,五彩牌楼高耸,彩旗蔽日飘扬。狮班、曲班、戏班、唢呐班、八音班等,都以最佳阵容、最精彩的节目,竞相献艺于大庭广众。同时,还要组织“擎景”,即以大纛和城隍老爷像为前导,后面跟着各社头神、牛头马面及“百仙百景”和游行队伍,而东门大伯爷像镇后。巡游的彩景主要由东南西北城门四社、东西南北门头四社、第五六七八街四社、南门外四社、古庙、石头、凉塘社、福安社、新兴社、捷兴社、三兴社、联兴社、龙亭社、茔头、沙角尾、金竹乡、北门外、深径、水阁、红坎、大巷、埔尾、龙头乡、上中街下中街等三十六社(俗称“三十六份主”)负责,其中有不少具有历史传说意味的彩景,如“鲤鱼偷娶妻”、“骑牛去探亲”、“桃花娘过渡”、“吕洞宾戏嫦娥”、“十八罗汉”、“老猴过火焰山”、“穆桂英挂帅”、“大闹花灯”、“观音坐莲”、“青氏白氏盗仙草”、“田蟹背布袋”、“鲤趋哥钓哈叭”及“天女散花”等,均给人一种特别的雅趣。但东南西北四社的彩景则是指定的,按常规,东门出象,南门出龙,西门出狮,北门出虎。游行队伍一般于当天中午一时正开始“走社”,从城隍庙出发,经东门,上中街,下中街,转南门,上西门头,入西门,进第七街,第八街,出北门,经西门外,铺仔街,陈厝巷,过黄厝公厅,再经龙头乡,进埔尾;入社则经水阁,铺仔街,西门外,至此则可改步行为慢跑,经北门外,金竹乡,大塘,东门街,水坑街,最后转回城隍庙。整个队伍浩浩荡荡,阵容壮观,万人拥巷,直至掌灯乃罢。是晚,东门、鱼街、后山头、北门外及石头等处共有七班戏同时演出,戏况热闹非凡!


      多少年来,海陆丰人民对“捷胜景”,都抱着一种向往的心理,因此,常要在这一天走串亲戚,观赏高景。而这个日子对捷胜的巧媳妇们来说,亦是一个施展手艺的好机会,家家户户,高朋云集,大请“排场”,热情至极!时至今日,虽说正月二十日的“民间欢乐节”已停办多年,然其热闹景况仍为人津津乐道!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5: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即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为正日,是战国时期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投水之日,因其以岁时相称,又叫“五月节”。据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色丝,遗风也”。《隋书?地理》云:“五月望日,纪念屈原,习以相传”。可见,端午节是古越族的传统习俗之一,而且在春秋时期便已经在越族境内盛行了。


      捷胜,古为百越之地,因而亦承继了端午节的传统风尚。在农历五月初五的上午,家家户户的门上和窗口都要悬挂榕枝(家乡人称为“松枝”)、香蒲和艾,家中的老人还要把这三样东西用五色丝线扎起来,挂在小孩的胸前,并念念有词:“带上松,健过龙。”有的地方男女有别。此外,屋里以及屋前屋后,都必须放置点燃的艾条和烟条(木屑所制),艾香扑鼻,以驱蛇蟒和蚊蝇。还要把家里衣物清理一番,搬出来晒太阳。一到午时,各家各户的妇女都必须从村旁河溪里或井里汲水回家,叫做“挑午时水”。据说,这种“午时水”要放在太阳底下晒过午时,方可挑进屋藏起来,且经年不变质,清甜可口,纵没有煮沸亦可饮用。至于“五月节”的专门吃物,则有铜盘粽,俗称“五月节粽”,其制法和食法都较讲究。所谓“清心糖揾(蘸)五月节粽”之谓,实属亦庄亦谐。


      按传统习俗,在这天中午,小孩们则成群结队地跑到河溪里洗澡,大吃桃子,并喝几口“午时水”。有的老人还特意来到河边,给他们的儿孙洗澡,慈爱地抚摸着自家孩子的身子,一边给孩子吃桃子,一边念道:“红心桃配午时水,(吃后)一年到头无痜页痱……”,其中寄寓着他们对儿孙的无限祝福和冀望。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5: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七月半、盂兰胜会          

      在清代、民国时期,捷胜有一种别饶情趣的习俗,佛教谓之为“盂兰胜会”,它是一种祭幽活动,也是一种较为古老的祭祀孤魂野鬼、祈求四季平安的仪式。
                              “盂兰胜会”并非每一年都有举行,只有逢双七月之年的中元节才大操大办。在这一天,捷胜老大必须抬着城隍老爷的木像游四城门,并要到“东门茔头后”、“西门道町”、“南门大埔”、“北门水电站”四个祭幽场进行监督,俗称“监幽场”。这四个祭幽场是捷胜所城的主要祭祀场所,各城门群众必须在所属祭幽场搭好祭棚,糊好牛头马面、大士王等,备好各种牺牲前往祭祀;而城外各乡则在所属村郊进行祭幽。


      入夜,全城三十六社还要举办高景。城隍老爷像在前,东门大伯爷像镇后,各种牛头马面及各社头神和彩景居中。当时,人们用草纸揾油点火照明,千万支火把随着簇拥的人群,照耀着形态各异、异彩纷呈的高景,具体路线与正月二十办高景时一样,都是从城内向城外游行,然后又返回城内,整个队伍像一条火龙,煞是壮观!全城群情涌跃,一片太平昌盛之象。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5: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24 15:49 编辑

冬节如过年

      冬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所谓二十四节气,即是按照气候的变化过程,农历一年十二个月可分为二十四节气。即以每月三十天计,每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每月为二个节气。从冬至这天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大约历时30天),便开始过到另一个中气。一年共十二个中气,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而从小寒日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则开始过到另一个节气,一年亦有十二个节气,即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中气与节气相交相间,便构成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节日有八个,民间称之为“四立”、“二分”、“二至”,而冬至则为其中之一。

      冬节是农事季节转换的标志,也是人们酬谢神灵的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拜祖祀神,合家聚餐饮宴,庆贺丰收,其气氛象一年中的其他节日一样热热闹闹。一些在外谋生的人,大都会挤空回来凑一下热闹,拉拉家常。因此,民间有“冬节大过年”的说法,亦是有其道理所在。

       旧时人们过冬节,当天凌晨即要备五味菜准备拜祖先及做甜圆敬神。现在亦然。全家人都要吃甜圆,以示圆圆满满。并要把“圆仔”粘上门、窗、灶头和米缸等处,称之为“糊冬”,其意为“固本”。在祭祖敬神时,还要向列祖列宗和神明禀明一年的收成情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至下午时,农家还要敬牛。他们替牛梳洗打扮,且用青菜叶包着“圆仔”或猪肉喂牛,还要轻轻抚着牛头,说几句感谢的话。以示他们对牛的爱怜和感激。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5: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24 15:52 编辑

过年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作为农历一年的开始日,是生养万物的初首,是众多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它就是春节。历代以来,人们对它十分重视。


      春节前半个多月,各家各户均要大搞卫生,清扫居室,揉洗门窗家具,俗称“扫存”;至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后,各家各户又开始备办各种年货,所谓吃、穿、用以及祭神等物品,均要一一添置。同时,妇女们还忙于蒸甜粿(以祈长年日子甜蜜)、发粿(意取长年发财)和松粿(以祈长年富裕手头松);除夕前一天或当天早上,还要包菜粿(以示财物多得可以打成包),此外,家家户户要贴春联,有的还在门扇上贴上秦琼、尉迟恭或关云长、张翼德等古代名将画像,以作辟邪驱鬼,护院保家。


      除夕早上,人们都要大宰“三鸟”,携带鸡、鹅、鸭、酒、甜粿、发粿及墨脯等祭品,各自在本村神庙祭拜,俗称“团年”。午饭后,各家老少都要沐浴、穿新衣、祭祖先;至下午三、四点钟,各家老少即可围聚用餐,谓之“围炉团圆”,其晚餐菜肴极之丰盛。晚餐前后,长辈要给小孩发“压岁钱”,而能赚钱的小辈则也要给老人送红包,称为“压腰兜”。在这一天,不能吵闹,不能碰破盘碗等器物,若打坏了,则要说些诸如“缶开嘴,大富贵”等一类吉祥语来弥补过失,以象征全家一年自始至终圆圆满满。另外,家中水缸要装满水,米缸要装满米,以象征年年有余。是夜灯火通宵,老人们围坐闲聊,“坐更守岁迎新年”;而年轻一辈则到外面赌博娱乐。

      年初一凌晨(子时——丑时期间),各家各户都要燃放鞭炮,俗称“开门炮”,热烈庆贺新的一年来临。鞭炮燃放多少,则视各家的经济状况而定。因为各家都在同一时辰内连续燃放,故整个捷胜镇内外哔叭、轰隆的鞭炮声震耳欲聋、经久不绝;而火箭炮亦满天飞射,空中烟花七彩纷呈,纸屑铺地,硝烟弥漫,呛人欲窒,虽说各家门灯明亮,然路上的能见度还是较差。大年初一逢人便要说吉祥话,要向长辈拜年,祝福老人“添福寿”。


      探亲访友一般是从年初二开始。出嫁女偕同夫婿回娘家拜贺长辈双亲,礼品原以甜粿、发粿和红柑为主,后来则盛行以饼干、糖果和红柑为主。初二至初五为探亲访友的最盛期,初六至十五前的亦不少见。


      年初一、初二早,各家各户都要祭祖拜神,初五早则迎神下凡就位,还要拜妈祖(天后圣母)、佛祖,并到一些灵响的神庙如城隍庙、得道庵、云海寺、帝爷宫等求一年的签诗,占卜合家的兴衰以及家中成员的命运、财利、婚姻、出外、六甲及其家禽六畜是否兴旺的情况。此外,人们在春节前后,还有“许愿”、“还神”等习俗。即就是正月初五以后,人们要求神许愿,祈求神灵保佑家庭兴旺,财利丰厚,四季平安。到了年底,人们就要备办牺牲礼品“还神”(亦称“还愿”)。


      在春节期间,人们还要开展各种活动。狮班到各地舞狮参拜,表演“五彩”;八十年代后,则盛行做大戏、放电影以及举行象棋赛、猜迷、游戏活动等。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5: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24 15:54 编辑

迎春节、蒸甜粿

      迎春节,蒸甜粿,是海陆丰民间的一种习俗。每逢腊月二十四日起,捷胜城内城外家家户户都要蒸好甜粿(当年做过“白事”者则不宜),准备过年。


      说起甜粿,还有一则颇饶兴味的传说。据传,在很久以前,田、捷、遮一带沿海渔民,为求海龙王保佑他们出海平安大吉、讯旺鱼丰,便于每年岁末杀猪宰羊,祭拜龙王爷。虽如此,龙王爷依然兴风作浪,使渔民们不能出海捕掠,而终日为衣食发愁。有一年,春节将近,渔民们正为没有牺牲祭奠海龙王而忧虑重重。然除夕之夜,渔民们忽得一梦:妈祖正腾云过海,为他们消灾解难来了。欣喜之下,遂于次日以糖和米粉,做成许多圆形粿团,奉祀妈祖。果其然,这一年大海风平浪静,渔民们鱼虾满舱,收入丰厚。自此后,每逢春节,人们再也不用杀猪宰羊祭拜龙王,而改用圆形粿团奉祀妈祖。久而久之,相沿成习俗,而粿团亦越做越大,最后演变成现今的甜粿。


      在捷胜,人们素以甜粿作为过年的吉祥物,它是人们祈求新的一年家庭生活幸福甜蜜的象征。因此,在蒸甜粿那天,有经验的老人常要嘱咐家人勿讲不吉利的话。否则,不单甜粿蒸得不熟不美,而且新的一年常会烦恼缠身。有鉴于此,人们在蒸甜粿时,说话较慎重,有分寸,就是要讲也讲一些大吉大利的话;此外,还必须提防不干净之人(即做过“白事”的某一家之人)看到,否则,甜粿也会蒸得不熟。其制作过程具体来说有两种:一是把赤砂糖渗水煮沸,滤出“糖清”,倒进放有糯米粉的大胶桶中,再加入适量的花生油搅和后,又用力继续搅拌,使糖与糯米粉结合至理想程度,继而倒进粿盆,然后放置在大灶的铁鼎中,用文火慢慢蒸熟;一是先把糯米粉和白糖或赤砂糖同时倒进大胶桶中,用大勺勺水倒入桶中加以搅和,间之又加水继续搅拌,如此数次,直至糯米粉与糖完全结合至理想程度为止,并于当晚放置一夜,让其行气。第二天清早,即将其倒进涂满适量的花生油的粿盆中,放于大灶的铁鼎内,用文火慢慢蒸熟。一般蒸一天即可。蒸出来的甜粿呈粽红色,啃之甜润细滑,味美可口。


      甜粿,即是“年糕”,是除夕团年和春节期间款待亲朋好友时必不可少的。从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把甜粿切割成一块块的方片,以便到乡里神庙、宗祠团年及给亲朋好友拜年时所用。此外,亲朋好友到自家拜年时,热情的主人总要把已经切割好的粿片,蘸以蛋清、葱花在铁鼎里油煎,煎好后放在盘子里,并撒以白糖,端上桌面款客。真可谓别具一番风味!其实,即使不过煎,也是蛮好吃的。要知在春节期间的农村,大人小孩都喜欢啃着甜粿听曲、看虎狮,虽说不雅,然亦是一种享受。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5: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睇狮

      睇狮,是捷胜所城春节期间盛行的一种集会式活动。据传说,早在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出现了一只独角怪兽,眼大口阔,发出连连叫声,人称“连兽”。它常于夜间出来糟蹋农作物,残害生畜。特别是大年三十晚,更是搞得人不安宁。于是,佛山民众商议除掉“连兽”之法,想到狮子是“狮中之王”,便按其模样做出千百头狮子,以竹枝、彩纸制成形状凶猛的狮头,埋伏在“连兽”出没之地。当“连兽”出没时,锣鼓齐鸣,群狮猛向“连兽”冲去,“连兽”被吓跑后饿死了。后来,舞狮驱邪相沿成俗,还被武林界接纳采用。


      现在每年腊月,各乡狮班(一般是一个乡里一个狮班,但亦有以姓氏、儿童、青年等组织舞狮班的。班里设有一个师父,其余为徒弟,由师父带队,一般有二三十人)便择日拜祖师爷,向其求杯跪问那个乡可以去开鼓,随后则向那个可以去的乡里发帖,那个乡里同意则收帖。收帖的乡里就是这个狮班的“开棚”点,俗称“开鼓”;按通常的规矩,那里开鼓便在那里休鼓(又称“圆棚”),休鼓一般在正月初六至初十之间。在除夕夜,狮班须预先来到该乡里外边,等到这个乡里迎接新年的“开门炮”都放齐了,才可以进入乡里挨家逐户地拜年。被拜年者须放炮竹以表示回礼,并送给红包。然后,狮班才到神庙前面的空阔场地表演。然乡里对那个来“开鼓”的狮班则有一个规矩,即是在正月初一中午之前,一般只准狮班“行狮诗”(舞狮表演),不准有“打五彩”(动用刀、棍、尖串、铁尺、盾)的艺术表演。但在中午之后,此规矩则不论。


      据说,舞狮班子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如果两个狮子班在路上相遇时,就要互相行礼,不打锣鼓,礼毕,各自把狮头搁右手边胸前,全班人员默不出声各靠路边行过。设若有一方将狮头抬高,并大敲锣鼓,那便是向对方挑战;另外,舞狮班子在路口或在舞狮场地表演时,路过的其他舞狮班子则要休锣鼓绕道而行,若不息鼓绕道,则又意味着向对方挑战。所以,各舞狮班子对此都按礼而行。


      舞狮是一种民间舞蹈,它有“虎狮”与“独角麒麟”之分。从清代开始,捷胜各武馆均有舞狮班子,其独角麒麟狮舞在海陆丰极为闻名。狮班在进行舞狮表演之后,都要配以套拳、棍、刀、尖串、铁尺、盾等武术表演,它既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突出的地方特色,是春节期间民间艺术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因此,围观的人总是很多。清代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人们“穿新衫裤,食甜粿睇狮”已成为民间一种永久时尚的习俗。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5: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2 、礼仪习俗
婚姻习俗在演变


      旧时婚嫁,主要是包办式的媒人掇合,即所谓“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婚嫁,只有少数则是父母收养的童养媳。定亲之前,男女双方都要把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果没有冲击,双方家长才同意定亲,就择定吉日纳彩定婚,女方还要请亲朋吃定婚酒,男方则要“泡茶头”请亲朋的女吃咸茶。然后,男方择吉日良时用花轿迎娶,新娘的弟妹(即送嫁舅、送嫁姨)及媒人则随花轿护送新娘和嫁妆到男方家中。迎娶之日,男方张灯结彩,摆完婚酒席,由女方来几位或十几位女客到男方家吃“出月酒”。有的新娘过门后的第三天,便要偕同新郎携带礼品,前往娘家拜望父母、长辈,叫“走三朝”,之后,娘家还要组织一些妇女到男方家中吃“三朝”。


      建国后,实行婚姻自主,提倡新事新办,男女青年自择对象,谈情说爱。恋爱成熟,达到法定年龄之后,即可到民政处登记,领取结婚证书。结婚仪式弃繁从简,有的新婚夫妇则相偕到外地旅游,欢度蜜月,即所谓的“旅游结婚”。


      随着经济的发展,八十年代后期,结婚大讲排场,互相攀比之风越吹越劲,而普遍以小车代替花轿,还大摆高级酒席,新房是高档时髦设置,费用惊人。有的亲朋好友亦以高档电器或高级家具作为礼品,呈现了“超前消费”的景观。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丧事习俗及改革

      父母公妈去世,其族亲和丧事理事会即行商议,安排人马,分派人员购买寿衣、棺木、祭品和食物;请吹鼓班(西公仔),分头讣告亲友(俗称“赶老”),并受理奠仪。

      俗话说,“锣鼓一响,奠仪送上”。亲朋邻里一般都主动送上奠仪钱或花圈;出嫁的女儿还要送去铭旌。子孙亲人披麻带孝,举家哀泣,轮流守灵,点香烧纸钱,有的要在死人脚边点燃“脚尾灯”,给死人“照亮黄泉路”。出殡前要请“西公仔”来成服。出殡时队伍前后有序,一般是灵车开路,铭旌子孙匾、灯笼、花圈随行,祭席、相亭接上灵柩,孝子手抚灵柩于左右,其他亲人及生前好友,则随后送行。吹鼓手、八音班穿插于送丧队伍之间。一路上,鞭炮随时燃放,锣鼓喧天,孝子、孝孙呼天唤地,气氛悲戚。


      送丧完毕,除家人外,其他亲人要换红除孝(有的次早换红),晚上摆席酬亲客、做公德。还有“做头七”、“完山”、“做百日”等习俗。


      建国后,丧事仍有举行祭奠仪式,但各项从简。文革期间,推行火化殡葬,有的则不愿火葬,而悄悄于半夜间往山中“偷葬”。八十年代仍实行土葬,而丧事讲排场之风亦渐盛。有钱人家在出殡时,要往外地请来西乐仪仗队,大吹大擂。至九十年代末(1998年),省政府又推行火化殡葬,然土葬之风仍盛。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5: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24 16:03 编辑

3、 信仰习俗

敬神祭祖在生活



      捷胜民间信仰活动一直以来都比较兴盛,这与捷胜人的生存环境和历史有着密切关系。首先,捷胜的原始居民多是海民和山民,主要靠打鱼和狩猎为生,生活充满不安定性和危险性。尤其是海上经商者和打鱼者,大海的凶险和谋生的艰难,使捷胜人在拼搏之余,自然表现出寄望神灵护佑的强烈心理。在农业文明发展起来之后,捷胜人仍然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及频繁的灾害这样的现实,而这些也正是滋长神灵庇护的客观因素。其次,捷胜人大部分是移民后代,对家乡和先祖的怀念,又自然而然地使他们形成了祖宗崇拜,从而寄望祖先庇佑后人并以此作为后人凝聚团结的纽带。这样一代代传下去,这种纽带就更加坚韧牢固。由此说来,捷胜民众的民间信仰活动,主要表现为敬神和祭祖。


      捷胜人的敬神,除了与全国共同的之外,主要有二种:其一,古今英雄伟烈人物,尤其是为本地人做过好事的人,死后多被奉为神明,如明末廖天佐、清初广东巡抚王来任和两广总督周有德等。其二,各种神话传说中的神灵,捷胜人把神灵通称为“老爷”,民间拜祭的“老爷”,可谓名目众多。在日常生活中,每逢岁时节庆及每月的初一十五,人们都须到神庙拜祭神灵。由于神灵具有无边的法力,能够驱邪除魔,匡扶正道,所以,人们每逢大事小事,大病小疾,都会向神灵禀明,以求庇护。一般来说,这些敬神活动,往往也被赋予礼教德化的内涵。比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佛教盂兰盆会(亦称“盂兰胜会”),据《佛说盂兰盆经》载,佛教弟子目犍连的母亲不信佛法,死后被打入地狱。目犍连修成正果后,用天眼看见母亲在饿鬼群中受苦,于心不忍,遂用法力送饭给母亲,谁知饭未到母亲口中,就化为炭火。目犍连不胜悲哀,求佛祖超度。佛祖指示目犍连,在七月十五众僧安居修行圆满之日,敬设盂兰盆会,以百味果食供养四方僧众,仗其法力解脱母亲。目犍连遵照佛祖的话去做,果然使母亲脱离饿鬼道。后来,佛教信徒便纷纷效法目犍连的做法,为现生父母增福延寿,为过世父母离苦得乐。由于其中体现出感人的孝道精神,因

      而在捷胜亦成为民间普遍接受的敬神时日。而在这个时日,人们亦借此衍生祭祖的习俗,特别是过世的父母。


      中原文化在传入捷胜地区之后,逐渐地便为捷胜人所接受,并渗透到捷胜人的日常生活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捷胜人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崇拜,除了神灵崇拜之外,还表现为祖宗崇拜。由于“慎终追远,回报根本”这种儒家礼制的思想观念的存在,使捷胜人精神深处的思乡念祖的情结更为深厚,而且,他们还通过祭祖的形式,不断强化着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

      在捷胜地区,绝大多数家庭里都供有祖先牌位(祠堂则供宗族祖先牌位)。每逢节日、各种神诞和家中有喜庆之事(娶亲、生子)等重要活动,以及祖先的生忌日都要进行拜祭,而每次拜祭实际上所费无几(除个别的重大拜祀活动之外)。捷胜人自小就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自小就接受着宗族、家庭这样的教育。教育者向被教育者灌输的是“光前裕后”的思想观念,也就是光宗耀祖、福泽子孙的观念。它赋予个人对家庭、宗族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要求人人争先,奋发图强,力求上进。

      在农业社会里,最大的体现就是金榜题名,“青衣换紫袍”。个人的荣耀首先是属于家庭、宗族的。或者说,个人只要能够光宗耀祖、福泽子孙,那就是个人最大的成功、最大的荣耀。显然这也是儒家一贯倡导的价值取向。有的学者指出:“中国人最初的和最终的责任是对祖先和后代尽心尽力”,捷胜人也不例外,只不过更为突出而已。通过经常性的祭祖活动,时刻督促自己,反省自己。实际上,在捷胜人心目中,祭祖并不神秘,只是日常生活的内容之一,就像跟家里老爷爷、老奶奶聊天、沟通一样。


      捷胜人的民间信仰颇具特色,具体有如下特点,而这些显然又是由其民性特点决定的。
      其一,非宗教化。绝大多数捷胜人敬神祭祖并不讲究宗教仪规,通常也不会有繁复的程序。完全是一种习惯行为,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简单。
      其二,崇拜而不迷信。捷胜人敬祀神灵,祷告归祷告,至于能否兑现,绝大多数人并不十分在意,可以说完全是求得一份心理的保险、精神的解脱。也就是说,把担忧、把心头压着的一块大石抛给神灵,让神灵去帮忙处理,自己心安理得地照常生活。
      其三,极强的功利性。捷胜人无论是祭祖,还是拜神,大都有着明显的功利目的。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我们的祭祀很有点像请客、疏通、贿赂,我们祈祷的是许愿、哀乞,鬼神在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香烛和磕头是阴冥之间的通货”。

      比如,捷胜以前有一种求雨习俗,即先到古庙或城隍庙祭祀祷告,献以纸钱、银锭;许以修桥铺路等。如果仍不灵验,便采取“暴力”手段,把神像抬出游遍四城门,让其在阳光下暴晒,尝尝无雨之苦,也让他明白受人钱财不替人消灾的后果。

      因此,捷胜人的敬神祭祖,实际上是一种情感发泄和精神崇拜。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6: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24 16:07 编辑

4 、饮食文化

捷胜人的主食和风味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件大事。人们对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其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由此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风俗。捷胜人在饮食上非常善于就地取材,并且极普通极简单的原材料经过捷胜厨师之手,也会转化成精美可口的饮食。捷胜人对食品的选取并由此形成主食和风俗是充分考虑到生活环境的气候、水土等因素。也就是说,他们选取食物并非仅仅满足于果腹,而是充分考虑到身心健康,既能果腹又能养生,这一点充分说明捷胜人对环境的极强适应能力和积极主动的主体精神。


      捷胜人生活环境总体上看并不理想,但他们却往往乐在其中,这与他们生活点子多不无关系。在饮食上亦是如此,捷胜人充分利用民间节庆多的特点,创设出了五花八门的食品种类,使得平淡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人类对饮食的要求,是从求饱,到求好,然后才求巧。捷胜人同样如此,就如同他们在艺术上求精求美一样,在菜式制作上、食品调味上也竭尽心思,力求精美。因此,捷胜菜式又往往给人以富有文化内涵的感受。这种感受既保留有传统特点,同时也有创新的特点。


      捷胜人主食大米,而且喜欢煮成粥吃,捷胜方言叫做“食糜”。糜的煮法与众不同,名目繁多。米下锅后以旺火煮至米粒暴腰,然后将锅从火上移开另放,隔十多分钟即成米香扑鼻的“捷胜糜”。现在,人们还喜欢以蕃薯、瘦肉、排骨、鲜鱼、鲜虾、菜脯、芹菜等作为配料同煮,所以又有“蕃薯糜”、“瘦肉糜”、“排骨糜”、“鱼糜”及“虾糜”等的称谓。若单煮白粥,佐餐之物则是几碟咸杂,如咸菜、贡菜、菜脯、花生、咸虾姑、咸蟹及南软等。捷胜气候炎热潮湿,人们容易因为流汗过多而唇焦口燥、食欲不振。而白粥就能养胃气、生津液,既能充饥解渴,又能益胃养生,不愧为最佳的主食,真是“食在其利”。


      主食如此,那么,风味小食亦是“食在其利”了。前人有云:“寒国之人好多脂,热国之人好淡泊。”捷胜地处亚热带区域,堪称“热国”。因此,捷胜人崇尚清淡的口味,但其崇尚的清淡并非淡而寡味,而是尽量去其油脂和杂质,保持原汁原味。

      由此,捷胜人总结出了一套颇有见地的养生经验,人们每吃一样菜,都要分别它们的寒、凉、燥、热等食性,尽量保持菜肴食性平和,以防止疾病和减少肠胃不适,最终就是既利果腹,又利养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要求亦不断提高,不断开发利用地域资源,发掘出名目众多的食物种类,其中又以海鲜为特色。比如蚌蚝等贝壳类食物,即以鲜蒸为主。其做法即是剥开其壳,放于盘内,然后配以蚝油、葱仔、蒜头、鸡蛋或碎瘦肉等一同置于锅内清蒸,其味清甜鲜香,入口润喉,沁人肺腑;另如鲍鱼、膏蟹、龙虾亦是讲究鲜蒸,然其蒸法亦是不拘一格。除了鲜蒸之外,有时蚌蚝、鲍鱼等,还可以用来做汤,其味之清甜更是无法形容。在海鲜中,特别是大网鱼,不论清蒸或是做汤,都属上品。诸如街头小食,亦是食法多样,颇具地方特色。

      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日日早晚,各类食店摊档,遍布全城街巷。酸的、甜的、咸的、辣的,诸味俱全,引人垂涎;蒸的、炒的、煎的、炸的,香气扑鼻,催人食欲。除其他街市常见的面条、粉丝、包点、薄饼和饺子之外,还有纸皮膏、猪肠粿、菜头(即萝卜)粿、油炸粿、发粿、重膏卷、菜包粿、碗仔粿及各式各样的粿条汤、糯米丸等,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实在是“食在其乐”。因此,民间有“吃在捷胜,味亦在捷胜”的说法。


      捷胜食俗,最主要的特征还在于讲究菜式精巧的制作工艺,即便是家庭烹调,大多数人也是修练有道,颇得个中三味——摘芥蓝菜或芹菜讲究“亏”(剥)其丝;切菜讲究萝卜“批”和蕃薯“切”,比如切蕃薯便要求用刀板来个不规则的“格”;炒菜则讲究菜色青翠爽脆,故有“厚油、猛火”和“十八下锅铲”(即翻动)的要诀。此外,在配料、配菜及火候等方面也都讲究一丝不苟,这可以说与捷胜人精耕细作的农耕精神和精雕细刻的工艺精神如出一辙。


      捷胜人制菜的精巧工夫,还体现在腌制咸杂上。捷胜人喜吃白糜,寻常百姓家的佐餐之物便是咸杂。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腌制咸杂,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咸菜和菜脯。腌制咸菜采用大芥菜(捷胜人称为“大菜”)为原料,把大菜去除残瓣老叶,洗净后破为两半,经暴晒软化后,一层层地摆放进陶缸中,每层均撒以适量食盐,待至最顶层时则用石头等重物压紧。几天之后,食盐融化,会有菜汁渗出,此时浇入适量的热米汤,天天如是,直至菜叶由绿变黄,即可食用;菜脯的腌制方法亦是很为考究,即选取新鲜萝卜进行暴晒,去除表面水分,至傍晚,以桶收集或在田头挖坑,坑底铺上稻草,把萝卜层层摆放进去,然后逐层撒盐,以脚踏实,再以重石压实。第二天又取出暴晒,如此反复十几次,便成菜脯,俗称“萝卜干”。咸菜和菜脯除了直接用于佐餐之外,还可以用作配料,烹制其他的菜式,如将咸菜切成小片炒牛肉、猪肉,或煮猪肚汤、洋灌汤及鲩鱼汤等,即能去腥味,又使汤、菜鲜美开胃,食欲大增;又如将菜脯剁成小粒状,加蒜头用油再炒,香味扑鼻,并可与蛋搅和煎成“菜脯卵”,所谓“萝卜干炒蛋”,也是一道颇具地方特色的家庭小菜。


      由于捷胜人制菜常在“巧”上下功夫,故他们亦有一些特殊手法。比如牛肉丸的制作,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它与潮洲及客家牛肉丸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制作时,双手持刀(也有单手持刀的),反用刀背,左右开弓,顺着与肉纹平行的方向不断用力捶打,直至打成丝状肉浆。烹煮时,用的是牛肉、牛骨汤,以求牛肉丸在烹煮过程中原有味道不致走失,保留新鲜牛肉的浓郁香味。

      除了牛肉丸,捷胜鱼丸也极为出名,制作时更为讲究拍打技术。用力要求均匀,拍打多至上千下。拍打完后即用汤匙将鱼肉爬至盆中,加上适量精盐及少许薯粉拌匀,然后将鱼酱从食指与拇指箍成的圆圈中挤出来,若鱼丸表面光滑则表明拍打功夫到家。正是由于独特的拍打功夫,捷胜牛肉丸和鱼丸才特别爽脆而富于弹性。

      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发展,相信捷胜的风味小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挖掘空间。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6: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庙宇大观


      捷胜地处沿海,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为本来就是勤劳敛朴、精明干练且又乐天知命的捷胜人,造就了极为丰富充实的精神崇拜和宗教信仰。在中原文化习俗的影响下,捷胜封建迷信活动甚为频繁,而自建置以来,寺庙林立、宫观遍地,这在中原文化传承中,亦是其一大特色。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实世所罕见。大凡神仙佛道、忠臣良相、义士先贤,在捷胜这块文化热土上,大都可以找到其供奉的牌位。更为奇特的是,媒人神、墨斗神、蛇神、厕神、床神、门神、灶神、月神、路神、桥神、井神等亦都挤身其列,真可谓宇宙各路神灵,林林总总,汇聚捷城。


      从整体看,捷胜的神灵可按其当时城所配置及现今城内外分布顺序进行分块,属总神庙宇者一是四位公神之城隍庙、古庙、地藏宫、凝波寺和普善堂;二是五土四社稷庙;三是九王爷宫;四是四大元帅庙。属城内神庙者,有东门巡抚祠和双忠爷宫、关帝庙等。属城外神庙者则有石头天后宫、红坎帝爷宫、埔尾三官堂和蛋家宫、北门外催官宫及牛肚七老将祠等。而属旅游区域的神庙有得道庵、云山观、石厝洞、龟龄岛天后宫、东坑白石庵、马岭山天后宫、大埔长春洞、小海云山寺等。余者则有内外文祠、北门外星官爷宫、各社头神庙及周边乡村神庙。


      因儒释道三教的意象结构都各自表现了鲜明的两极思维,一端是超越人类、解脱痛苦、获得永恒生命和幸福的神——儒、佛、菩萨、神仙;另一端则是人死后转化为更低级的生命,变成鬼,堕入苦难的深渊。前者追求理想,后者防止陷入,而人类挣扎在这两极之间,正好是中间的转化者。一步踏错,便成千古之恨。这种趋神避鬼的观念,造成了神鬼对立的强烈反差,透露出人类心灵深处既原始又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本能的强烈愿望,因而,人类崇拜神佛,惧怕鬼怪。不是初一十五,不论有事无事,都得往神庙或在自家所祀之天地烧香膜拜,以求平安顺利。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心理上求得平衡,生活上过得安乐。由此可见,各地神庙大兴之原由了;也无怪乎捷胜人之重视迷信了。


      本章按神灵的类型,择其要者,拟分“天神庙宇”、“地祗庙宇”和“仙真人鬼庙宇”三部分,进行概述。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6: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24 16:11 编辑

1、 天神庙宇

古庙


      古庙,位于捷胜所城南村,宋末时期所建。该庙规模壮观,占地约1000平方米,整体庙宇具有宋代建筑特色。


      该庙主祀玄武大帝,又称真武大帝、荡魔天尊,乃道教大神之一,是奉玉帝之命镇守北方的统帅。他身长九尺,面如满月,龙眉凤眼,绀发美髯,顶带玉冠,身披松萝黑衣,手持宝剑,足踏龟蛇,威风凛凛。两旁为金童玉女、水火二将。据说,他能察微知远,消除邪魔,故民间对他极为信奉,称之谓“元始化身”、“玉皇化身”。其实,玄武并无其人,对他的崇尚乃是起源于远古的星宿崇拜。


      我国古代将天上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又把二十八宿分成东西南北四组,并将每组七个星座想象成一种动物。根据五方配五色的说法,即成为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龟蛇)所谓四象。龟为“四灵”(龙凤鳞龟)之一,蛇也被认为是有神性的动物,这两种爬虫颇受古人青睐。北方玄武七宿遂被想象为龟蛇相缠之形,亦即是说玄武乃为龟与蛇的合体。南宋时,玄武开始人格化,以道服羽流、仗剑披发的得道大仙代替兽形星宿的形象,并改称“真武”。

      至明代,又受明成祖尊奉。据考,明代衙门怕遭火祸,因玄武属水,水能胜火,故庙祀玄武以避水火之祸。


      据考,旧时捷胜所城若逢大旱或是人丁不旺,人们便要在古庙场搭起七层高的木棚,举行“打蘸”仪式,祈求上苍赐甘雨、人丁兴旺,保境安民。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6: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24 16:13 编辑

凝波寺

      凝波寺,又称观音堂,位于捷胜镇东北角后山头(古称“鹤岭”),在城隍庙左侧。该寺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寺院占地一千五百多平方米,规模壮观,脱俗典雅,气宇不凡,颇具阴柔之美,属明代土木建筑风格。

      据明嘉靖版《海丰县志》载: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督学宪副魏公校曾改观音堂为捷胜社学。清康熙、嘉庆年间曾多次重修。因年代湮久,寺宇残旧,画梁雕栋大多已腐蚀剥落,但历代碑记、楹联保存较好,是捷胜历史文物保存较好的古建筑之一。


      对于凝波寺的建置缘起,当地人有一个这样的说法:明朝初年,福建有一支船队在捷琅埔附近海域突遇大风浪,船上人员悉数坠落海中,在这危难关头,他们恍惚看到南海观音菩萨现身,顿使南海凝波不兴,风平浪静。后他们游近浅滩,登上一处叫“鹤岭”的陆地。由于这里风景秀丽,海上交通便捷,加上当地居民开化较早,因此,他们便定居下来,并很快适应了当地的民风习俗。为感观音厚德,他们捐资在此处建造凝波寺,奉祀南海观音,以求一年四季海事安宁。


      捷胜奉祀观音菩萨的寺庙除凝波寺之外,还有普善堂和白石庵。观音菩萨,又叫“观自在”、“观音大士”、“观世音”,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她是佛国众菩萨的首席,与文殊、普贤、地藏并称四大菩萨。“菩萨”一词之义,乃“觉有情”、“道众生”。据说芸芸众生受苦难时,只要念诵其名,她就会“观”到这个声音,前来解救。因此,她在世俗中的知名度,并不亚于如来佛;特别是在妇女信徒中,其地位甚至超过释迦。无怪乎人们要建寺庙奉祀了。后来,中国佛教将阴历二月十九日定为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日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为观音出家日,统称“观音香会”。


      2005年5月初,发起修缮者有感观音托梦,乃成立“修复捷胜凝波寺理事会”,迎请释有聪大师为凝波寺住持,并发愿与一些热心人士四处募资,圆满解决了凝波寺产权归属问题。现该寺已修复原貌,大殿正中祀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还配祀伽蓝菩萨、地藏菩萨、韦驮菩萨、弥勒佛、西持国天王、东持国天王及十八罗汉像,并拓建文化碑林,开辟为具有佛教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

      每逢观音香会,来凝波寺求福求子者摩肩接踵,纷至踏来,成为规模宏大的盛会。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6: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24 16:16 编辑

得道庵

      得道庵,原称云山寺,位于捷胜所城西郊二里许白云山的山腰,背山面海,环境清幽,风光秀丽。庵为宫殿式建筑,艺术精湛,响誉海内,素列古城大八景之首,并早已载入海丰旧县志,是一处遐迩闻名的佛教古刹和旅游胜地。


      该庵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3年),距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代较长,管理欠妥,且又历经兴废,因此,建庵之图记、碑记等资料,多已沉沦失考。兹尚存者,仅有清末庠生林大蔚于1924年撰写的《得道庵序》。而其开卷溯源斯庵之创始者云:“溯源创始之由,或云朱翁伯符,或云洪师达上,未详也。”于此,我们即可窥见前人于寻求建庵事迹,已有难处。


      根据《得道庵序》的记载,该庵之地为朱翁伯符所赐,洪师达上募资兴建。民间有一种说法,庵址原是朱家耕种之地,后因朱翁女儿素云发愿供佛,当时,仅以数椽几瓦遮避风雨。“越百余载,迨乾隆年间(1736—1795年),始增三宝佛殿及下两庑。续后风雨摧残,历有增修。”乃至光绪七年(1881年),名僧遇缘主持是庵,发愿予以重建,平基而变旧制。缁衣钵盂募资外地,夙兴夜寐运筹营筑,如是惨淡经营,历时九载,至光绪十六年(1890年)始告落成,并将白云寺易名为“得道庵”。

      现庵左侧五叶流芳处,筑有八角型密封石塔,内面安放达上、遇缘禅师的遗骸。该庵主要建筑为前后庵宇暨左右厢房,共计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布局协调,结构严整,雕甍画栋,朱槛飞檐,高下相间,曲雅庄严,流金溢彩,灿烂辉煌。前殿大门上书“得道庵”三字,其上又有“胜地灵岩”四个草书巨字,其下两侧分刻联语曰:“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得解脱时山海小,道元妙处地天空。”门阶下正中置有巨鼎状香炉,佛烟袅袅,倍觉神怡。

      几年前,岭南诗人熊鉴游此仰观“得道庵”匾额时,便曾吟出二副对联:“能舍己为人,方称得道;要仁民爱物,才可修行。”“苦海渡苍生,出家乃因避世,禅心忘小我,成佛本是为人。”真是佛禅妙理,顿教烦恼消释。前殿置祀关圣、太白、东岳,左右厢六位护法天王呲牙裂嘴,狰狞可怕。前殿背面(已属里殿)之韦驮菩萨凛然生威,其两侧刻有楹联:“看曼陀花庄严绝妙,证菩提树色相皆空。”韦陀像对面,为一高台,亦即内殿,殿前台柱分刻“海甸涌灵岩,盼水光接天,一片清虚,明澈大千世界;层城禁古刹,瞻云气横嶂,万里缥渺,蔚成不二法门。”内殿祀有释迦牟尼、琉璃光佛、药王菩萨、千手观音及十八罗汉,塑像雕技精巧,庄严隶穆,各具神态。每逢寺僧做法事,鼓钹齐鸣,烛光摇曳,木磬阵阵,经声喃喃,使人置身其间,俗念俱空,有如身在仙境,舒适畅快。整座建筑称“胜地灵岩”,在海岸第一山八景中自居一景。


      文化大革命期间,得道庵遭受了空前的破坏而成为废墟。当时,殿里所有的佛像、匾额、碑记、经文、度牒、衣钵、书画及建庵圣旨、图纸等,俱被毁坏。后经海丰县人民政府批准,乃于1984年9月成立得道庵风景区修建理事机构,开展筹建工作,重兴土木;并请古建筑师罗铁和雕塑艺人周仲富等设计施工。历时三载,始告竣工,并于1987年10月举行剪彩仪式。现属汕尾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广东省宗教事务局列为重点寺观。

     该庵自修建以来,游客纷至沓来,每逢旺季,人们更是穿梭不绝,逸兴遄飞。省中华诗词学会副秘书长石冠军所写诗句“得道庵前得趣丰”,实在道出了人们游得道庵时的惬意心境。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6: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清、林大蔚《得道庵序》

      捷之西山得道庵即昔之云山寺,前明崇祯时鼎建也。溯厥创始之由,或云朱翁伯符,或云洪师达上,未祥也。吾捷前辈黄飘香先生曾读书其间,庵侧有达上禅师墓碑记存焉,公摹而读之,始知朱氏以地资之,摹是庵者达上禅师力也,而自泐为明之茂才。夫师浮云宝贵隐栖于此,盖亦非常人也。当时院可数椽,仅避风雨,越百余载,迨乾隆年间始增三宝佛殿及下两庑,续后风雨摧残,历有增修。至光绪七年,住持僧遇缘和尚始平基而废旧制,益见净土庄严,灵光焕发,斯诚是庵一时盛事也。况夫地拓三弓,却萃西山之秀;天开八景,洵增南国之光。虽蕞尔微区,实吾邑名胜。所以君子来游,不少他乡之客;都人至此,间多大雅之士。有此风景端赖保存,今虽苟完苟美,尤须尽善尽美。嗟乎,创始之难,守成不易。后之视今,当犹今之视昔。愿后之君子共相保守勿替焉。


      余少时亦读书是庵时,达上和尚碑文大半消磨,惟塔铭颇有可观。余赏录而存之。今之五叶流芳处即其墓焉。其旧寿塔铭失考,此乃嗣其法门人通衢所拜撰也。
                                                                                                                           民国甲子一九二四年撰

 楼主| 发表于 2019-6-24 16: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柳子 于 2019-6-24 16:21 编辑

2、 地祗庙宇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捷胜镇东北角之鹤岭,毗邻凝波寺。城隍庙之地,原为洪瑛所献。据《洪氏族谱》载:“洪武十有三年(1380年),……城所内外社约众信议建城隍庙加筑庙前戏台(原戏台已拆毁),众绅商于瑛公,公复将地赠送之。越年(1381年)庙台落成,隍爷进庙演戏庆祝。”(关于城隍庙演戏之盛况,第二章“古戏台”一文中已有述及,兹不再叙)由此可知,城隍庙的建造年代是明洪武十三年至十四年。清康熙移民迁界,人烟已绝,隍庙倒塌。至雍正年间,人户渐复,重修后的隍庙圣诞亦渐恢复。

      公元1992年,城隍庙修复。1995年,举行隍爷升殿仪式。该庙结构仿宋明宫殿,大殿正中设一泥一木两座城隍像,两旁分列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鬼卒,还有一些地狱塑像,显得阴森恐怖。庙内设东西厢廊,庙门前置一对石狮,庙前近处建有新戏台。


      城指城郭,隍为护城之河沟,有水称池,无水称隍,是城隍原指城郭沟池而言,亦即易经“城复于隍,勿用师”也。古人认为凡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皆有神在。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里人的安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守护神,称为城隍爷、城隍老爷。道教把城隍纳入自己的体系,称他是剪除元凶、护国安邦之神,并管领阴间亡魂。后城隍之祀受时代潮流影响,又渐渐加重职事,诸如祈雨、求晴、招福、穰灾等。无形中兼管地方冥籍,赏善罚恶,为冥府派驻阳间之地方冥吏。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在土地庙出生,所以他对土地庙及土地的上级城隍庙极为推崇。他下旨封京城和几个大城市的城隍神为王,职位正一品。而府、州、县城隍神则为公、侯、伯,且重建各地城隍庙,提高规格,要与当地官署衙门款式等同,并按级别配制冕旒衮服。这样,各地政府便有了阴阳两个衙门。由于明太祖的推崇,捷胜所城隍亦受到同样的待遇,其规格亦与所署衙门等同。


      城隍并不指具体某人,各地均有自己的城隍,即是以去世的英雄或名臣充之。诸如浙江绍兴祀唐初大将庞玉、南宁和桂林祀宋南宁知府苏缄、杭州祀明按察使周新、北京祀文天祥和杨椒山,也有祀秦裕伯、纪信、灌婴、英布、范增、萧何等的城隍,并非一成不变,即所谓“接神道亦随时兴废”(《茶香室四钞》)。有的城隍黑脸长髯,气宇威严;有的则是白面少年。捷胜城隍乃属黑脸长髯,气宇威严者。

      据传说,捷胜城隍要在每年的清明节及阴历七月十五的上元节出巡,城所善男信女随木雕城隍像游街,户户张灯结彩,祀神宴客,至为热闹,俗称“春秋两祭”;旧时在阴历正月廿日还要举行扛神赛会、八月十五日城隍爷生日(原为建城日,城隍生日实为五月十三日),又要举行迎城隍的盛大祭典,并进行大型的演戏活动;明清、民国时期,捷胜有“三日无雨火烧埔”的民谣,每逢久旱,人思甘雨,捷胜老大便到城隍庙抬出木雕城隍像,赤头游城门。

      以上这些习俗,现已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为人们简化或淘汰,但城隍爷的春秋两祭和演戏之习俗,在捷胜遗留至今,后人还可见其当年之盛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