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6796|回复: 1

[议政] 由父亲节的问候想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5 08:15:5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流山 于 2020-6-25 10:12 编辑

自从孩子读高中以来,一路上本科、研究生,每年六月的第三个周日,父亲节,总会收到孩子的礼物和祝福。看来,孩子知道父亲节,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

今年父亲节有点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压倒一切——包括父亲节。但是,这天上午七点多,就收到孩子的礼物:写上“父亲节快乐”。还忘不了备上另一份礼物:双亲的另一半母亲也准备一份礼物。

以前自己的父母健在,总觉得人生尚有来处。母亲去世了,惦念的是自己的父亲,现在自己的父亲不在了,才知道,自己成为孩子的父亲,人生只剩下归途。

自己的父母是普通人,草根阶层的生活,生存空间太小,视野、能力总有许多不足和遗憾。不必说给我的童年提供足够的营养,也不必说给我提供一个广阔的成长天地,更不必说给我提供优越的发展条件,单单给我提供一点心灵的慰藉和处世之道,就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天下的父母都有不足之处,能够满足孩子所有情感需求的父母并不存在,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能仅凭父母身上的不足,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说所有的父母都有毒。

不敢说自己是个大孝子,但是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却永留在心间,并身体力行,有一份热发一份你光。更吸收自己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教训,努力让自己的孩子即使看不到父爱如山,也要感受父爱如涓涓细流,清澈明亮而连绵不断。作为孩子的父亲,在狭小的舞台,勤奋工作,夜以继日,尽量闪现出闪光点,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体会“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内涵,窥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父亲的骄傲。

读幼儿园的时候,周末父母总是陪孩子去公园玩,学校有活动,陪孩子上舞台表演节目。最搞笑的是居然写一本《幼儿园时代的孩子》。有空的时候记录孩子成长的闪光点。可惜那时候,作为来自菜根阶层的我发展空间有限,处境艰难,道路曲折。大家庭的一些成员如负重老牛拖着破车,咿呀咿呀,蹒跚而行。不但无法助我一臂之力,反而需要我“反哺”。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持久力写这本“书”,好多孩子在成长的瞬间都没有“捕捉”下来。随着年老体弱、记忆力衰退,这些瞬间就消失殆尽。

记得孩儿童年最有趣的事,就是我这个父亲教孩子练武术。爷俩练角力的时候,一个高大威猛无比,一个小不点鬼怪精灵,这个镜头,被好事的孩子母亲拍下来,构成一幅滑稽可笑的画面。还有让孩子骑在老爹身上,老爹做俯卧撑。好几次,还把孩子放坐在自己的肩头,第一次还吓得孩子差点哭起来。看来,和歌曲《父亲》那句话“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有差距。

孩子读小学的时候,我这个做爹的很轻松。入学前带孩子去参观一下学校,开学第一天上午,还是孩子的爷爷陪孩子去学校。整个小学阶段,开始只陪孩子一起学习,陪孩子去班主任家里坐过一次,孩子就自己进入小学生活。看着每天戴着红领巾,带着笑容去学校的孩子,心里就跟喝蜜一样甜。孩子常常带着一个叫“小玉”的同学来家里玩,我们也非常高兴,善待小玉跟孩子一样。

那时候,孩子还要参加小学升中考试。考试地点在田家炳中学。距离家远,问孩子:要不要父母一起去考试。孩子说:不用啦,学校租公交车把全年级载去田家炳中学。考完试之后,问:考得怎么样?只回答说:还好!还担心孩子考不上汕中,很少求人的我们,还跟汕中的学校领导先打个招呼。

其实都是瞎操心。“放榜”那天,孩子成绩超过该中学的录取线30多分。家距离学校远多了,问孩子:需要不需要父母接送?孩子说:不用!很快自己就学会骑自行车。三年初中生活,不管风吹雨打还是烈日当空,都是自己骑车去上学。骑车技术还很好,骑车姿势更优美。孩子的一位语文老师梁老师不止一次说:你们家的婉仪骑车姿势太优美了,笔直的腰杆,婷婷玉立,煞是好看!更难能可贵的是,初中三年,孩子学会自律,从来没有迟到过一次。

只有在2009年2月爆发甲型H1N1流感,孩子读初二,恰好发热,我有点担心,连忙给班主任请假,带孩子去市人民医院看病。观察到晚上十点多,医院确定是普通发热,说没事,叫我们放心。那时候,还没有滴滴打车,我又不会开车,在医院门口,没有三轮车,问孩子:走路回家可以吗?孩子居然说:可以。医院离家比较远,大约四公里,加上晚风寒吹,回到家,孩子母亲又心疼又急,抱怨我:孩子生病了,怎么能让孩子走这么远的路?!孩子居然安慰母亲:没事的,走得不累,还出汗,发热退了。心底上,感觉自己的孩子很坚强,也镇定。

常给孩子理解的注视,说快乐是孩子的礼物。但是,对着孩子的学业成绩,我这个做父亲的,却要求严格,甚至温和的眼光,在成绩面前,总是含有严厉,虽然更多的是温暖,是爱护,但偶然也说急了,惹来孩子的泪水。孩子的母亲常常挺身而出,站在孩子身边,呵护着宝贝,容不得孩子受到半点委屈。我也后悔自己太心急。教育孩子是慢功夫,的确不能心急。

不过孩子还是有骨气,初一的成绩总评,成为年级的“状元”。上了学校的“光荣榜”,导致同事们都认识孩子,把我们的孩子作为他们教育自己孩子的“榜样”。乃至十几年后,同事一提起孩子就赞口不绝。

读初三的时候,我当孩子的班主任。别人却说:自己孩子还是由别人去教,而我却相反。孩子成绩全班第一,我理所当然选孩子当班长。同事老刘说:“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你还真做到啊!”我哈哈哈笑起来,连孔子也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那一年孩子中考,体育也列入中考范围。

我最支持这个举措:学生就是要德智美体劳五育并重。为了孩子有一副健康的身体,我们爷俩利用周末时间,常常去奎山公园练习实心球和跑步,也教孩子练一点武术。孩子的母亲则常常加菜,希望补充孩子的营养。

中考那一年,我们希望孩子去潮阳实验学校读高中。这是粤东地区一所最好的学校。孩子却说:想在华师附中汕尾学校读高中。我们遵从孩子的选择。孩子自己以超过录取分数线50多分,考上华附。

读高中了,离家在学校住宿,开始还能一周回家一次。每次返校,我们总是陪孩子去搭公交车。到高三的时候,回家次数越来越少。一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对孩子的教育,我们也越来越放手。即使发现孩子买了很多课外“闲书”,在偷偷阅读,我这个做父亲的,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旁敲侧击一下:不要影响高考哦!还好,高考的时候,一本考上了,还超过30多分。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孩子开始想报园林专业,我只是说:研究园林不如研究人,考医学吧!后来果真报读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的针灸专业。读医是我学生时代的梦想,但只是梦想而已,没想到这个梦想居然落到孩子身上。对我来说,是一种抚慰吧!

读了大学,那才是真正的聚少离多的时候。也因为读了大学,只能靠孩子自主自觉安排自己的方方面面。做父亲的,只能给孩子一个方向:学会成长,学会保护自己,学会感恩,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锻炼身体。然后就啰啰嗦嗦:注意营养,劳逸结合,……

2020年春节,读研的孩子在医院实习,没有放寒假。好不容易争取回家过年,时间五天,却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返校时间一拖再拖,一直拖到5月份中旬才返校。这些年来,一家人难得有这么长的时间在一起。孩子陪母亲去买菜,帮母亲做饭,也成为洗碗筷的“专业户”。当然,更多的时间是学习专业书籍——-读医还真的比较辛苦。去外婆家的时候,还给外婆针灸;在家,则给孩子的母亲针灸、艾炙、推拿。我三月份痛风发作,则给我针灸。有一次下针在穴位“足三里”,足三里以下的足阳明大肠经全部像触电一样“颤抖”着,痛风立马减轻了。我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中医的神奇之处。

每年父亲节来临之际,孩子总是问候我这个父亲。连自己生日常常忘记的我,在收到孩子礼物的时候,总有一股暖流在心头中涌现。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那是伟人的美好愿望,吾侪乃芸芸众生,生有一个茁壮成长、有灵魂、有人生追求的孩子,也心满意足了。

有人说:所谓成长,就是一次次地离别,一次次在离别中,感知到父爱如山,窥见父亲的骄傲。岁月如此沧桑,唯有牵挂不断。

燃烧的岁月,已将自己的青春焚尽,唯有希望用坚强的信念,给孩子一点精神支柱,托孩子上马之后,再送一程,就任由孩子自己纵横驰骋,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父亲的眼光中虽有严厉,那是期待子女一代胜过一代。其实,那严厉的眼光,更多的是温暖,是柔和,是爱护。都说母爱如水,那父爱就如山了。


2020年父亲节写于汕尾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提高教师待遇,多些雨点,少来雷声
[三唯论点] 重建乡村先进文化,非常迫切
[三唯论点] 生从自然中来,死回自然中去
[三唯论点] 汕尾对标深圳,唱响特区、老区的“双城记”
[三唯论点] 读医辛苦、规培太抠、求职太倦,谁还去读医呢
[三唯论点] 年轻干部要谦虚一点、多一些实际磨练

发表于 2020-6-25 11: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如何做一位合格的父亲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