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273|回复: 1

[人物] 汕尾人文的吉光片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 11: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推出“区域人文读本丛书”。李彬、刘中国主编的《汕尾人文读本》系该丛书之一。将一个地区的人文积淀,用文字的方式整理重现,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重睹汕尾人文的吉光片羽,不禁感慨系之。
  本来知道汕尾这个地方的人其实并不多,诚如编者所言:“海陆丰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度是个沉寂的地方,唐宋元明清列代找不到一个重量级的海陆丰籍文化人。但是时光老人一脚跨进20世纪的门槛,二三十年代的海陆丰居然出现了文化名流星斗灿烂的局面。”这一文化的火山爆发现象确实耐人寻味,何以一个地方突然地灵人杰起来?在确实是“区域人文”值得好好研究的一个课题。
  编者的初步结论是:“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们认为与时代风潮(‘五四’新文化思潮、留学潮、大革命思潮)、文化土壤(包括儒学、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在内的本土文化以及外来宗教文化)、种族融合(汕尾市有22个民族)均有极大关系。由于多种合力构成的‘力的四边形’(恩格斯语)的推动作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陆丰进入了文化火山活动期。”其实如果细究起来,三项原因当中,时代风潮的作用应该是最大。仅仅在民国时期,海丰一县就有那么多人出洋留学,这里无疑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之一。如果将这一结论继续进行推衍,不难发现,沿海中国的崛起确实不完全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沿海早就开风气之先,成为中国的先进地区绝非偶然。
  进入文化火山活动期,汕尾一下子人才辈出。“在马思聪、赖少其、丘东平、何白涛之外”,还有杨成志、钟敬文、马采、温源宁、郑思群等等。还有陈炯明、谢非等等。这个现象亦说明,先有地灵,然后才有人杰。当然,人杰辈出之后,地也就更灵了。
  当然,一本资料汇编的书提供的是原材料,而不是成品。但它为那些对“区域人文”课题感兴趣的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相信这本书并没有把全部的历史信息一网打尽,但它是一部非常好的入门指南。两个编者在浩瀚的资料之海里打捞出来的这些宝贵的文字,对于许多新移民来说,有助于他们理解汕尾、粤东乃至整个广东人文版图的生成。其中蕴藏着可资转化的巨大的精神能量。

(文章转载)


该贴已经同步到 汕闽人0660的微博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海丰白字戏《龙宫奇缘》广东省文化节演出圆满
[城事报料] 戏之韵·海丰白字戏赴梅陇“华光大帝公”演出
[图看汕尾] 中秋月
[图看汕尾] 小舞者·张舒欣
[文化天地] 白字戏《龙宫奇缘》
[城事报料] 海丰白字戏在梅陇塘前村演出《白罗衣·拷陶》

发表于 2012-4-2 15: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lol:lol:victor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