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257|回复: 0

[习俗] 【品清湖第三期】大湖五身妈祖考略(民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7 16: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湖五身妈祖考略
陈宝荣

  海陆惠地区,位处莲花山脉之南滨,民系多元,敬神之风甚炽,自元明以来,素有“一玄山、二大德、三盘箖、四公爷”之称,“大德”指今海丰县大湖镇大德妈祖庙。1564年,抗倭名将俞大猷在妈祖庙前面指挥了著名的“大德港大捷”,大德港永载史书,奕世扬名。   
  一个地方打了一场胜战,老百姓多数不知情,而肇座于数百年前的大德妈祖庙却能传承下来,且在氤氲的烟火人间中一直保藏着五个女人的故事……
大德妈祖
  从汕尾市区顺着241省道进入129县道直奔大湖镇,全程仅需三十分钟,然后向大湖边防派出所后侧海边数百米即是大德妈祖庙。人们对庙宇精心的择址水平津津乐道:背靠东南凤地山为座屏,濒临大德港为明堂,远朝西北笔架山为案架;收三江之水,明堂前方的狮山及象山左右对砂,正中有空壳小山如官印,有曰“狮象守水口,空壳山作印斗”,为得天独厚之形胜,正如庙门对联曰“覃恩浩荡长流海,圣德巍崴独配天。”
  妈祖神祗分灵何时入座大德港?妈祖是造福万众的女神化身,受到沿海居民顶礼膜拜,在历代官方的推动下,其地位屡获勒封,香火弥盛,并紧跟移民足迹从闽省播撒海内外华人世界。粤海联闽,一衣带水,约于宋元之间闽籍林姓移民及疍家船户或已进入海丰东海湾腹部建大德村,并在邻近山麓搭起简易小庙奉祀妈祖分灵入座。此后,大德村邻近水域叫大德港。
  元代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赐妈祖“护国明著天妃”封号,妈祖开始由“妃”升格“天妃”。随着闽籍移民增加,祈祷出海平安、捕捞丰收成为大湖人民的现实精神需求。于是,大德港有了中心社神,乡人曰:“大德妈祖”。相传其入座以来十分灵验,且托梦福人予“仰天海螺”风水名地,故闻名遐尔,朝拜者众,成为海丰尊神并列入官方祀典。
  迨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年),海丰发生特大海啸,滨海屋宇庙庵倾覆,居民溺毙无数。六年后,江西永丰监生杨继荣到任海丰县令,重视德政,修羊蹄岭,建龙山及长沙(位于今汕尾市城区马宫镇)妈祖庙。故明嘉靖版《海丰县志·坛庙》有记:“天妃庙有三:一龙山,在龙山之麓;一长沙,在丽江之左。俱正德中,知县建。一大德,在县东大海之滨。其神在祀典也,是以书。”   
  嘉靖十年(1531),进入大德村定居的施姓兴盛起来,他们主持了妈祖庙修缮扩建工作。施姓亦是闽人南迁的见证,按《施氏族谱》载:海陆丰施姓为福建解元(省试第一名举人)施荣廷之后人。荣廷原籍福建莆田,其父素紫(妣董氏)为宋末光禄大夫(从一品)。荣廷科榜题名后来不及取得一官半职,即与父母流亡至海丰坊廓都隐居,元军铁骑随后而至。明初,施姓分裔从大德港东岸上殷乡西渡金锡都大德港谋生。
  康熙元年(1662年)正月,清政府为断绝大陆人民与郑成功反清部队的联系,实行惨无人道的移民迁海政策,勒令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界外房屋庙宇尽拆。时广东提督军门奉朝廷之命领兵移镇惠州督办迁界,其中大德港西台兵二十名,大德港东台兵三十名,设一把总。据杜臻《粤闽巡视纪略》记录,大德乡为必迁之地。然而,此次迁界触动了碣石卫总兵苏利的利益,他与苏成割据(包括大德港在内)二十年,岂容满人损其领地?康熙三年(1664年)八月十二日,督院领兵数千征讨而来,苏利战死,抗迁失败,大德乡房屋及大德妈祖庙尽被拆毁。康熙七年(1668年),在广东巡抚王来任等忠臣苦心婆心的启奏下,海丰率先复界,部分未曾流失和病殁的居民回来复乡。清乾隆十二年(1748)大德妈祖庙重光。
  然而,濒海多灾,屡废屡兴。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德妈祖庙为1998年接力修缮的古迹:占地面积31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两进三间两厢一拜亭的仿明模式,并配套假山、戏台、放生池等其他设施。此外,祖庙后山开辟了一条登顶石径及三座观光亭,任人盘旋而上,赏悦山海美色。


何谓五身妈祖

  或许,海陆丰沿海先民的心里都住着一尊妈祖,他们祈望妈祖能够庇佑丰衣足食,渔猎平安。但是,你很难想象大湖人的心中却装着五尊妈祖,她们的神像被集中供奉祖庙任人拜谒。近来,我们带着好奇心理,采访了祖庙理事长施生本等老人家以及做了相关的田野调查,整理了“五身妈祖”的来历。
  大妈林默娘:传说本源在福建莆田,其人生活于宋初,神迹最早记载见于宋代文学家洪迈的《夷坚支志》。传说她生前仁慈善卜,逝后由人变神,在宋徽宗赵佶当政年间,有一次官员路允迪出使高丽国,途遇大风肆虐,妈祖显灵救急,帮助完成了外交使命,故奏封妈祖为“南海女神”,御赐“顺济”庙额并传旨建庙。此后,历代朝廷赐予妈祖封号数十个,以至称号“天后圣母”。
  二妈郑祖禧:传说本源在大德港西面的红海湾,其人生活于明末清初,为郑成功胞妹。清顺治七年(1650年)10月,清军攻击肇庆南明永历政权,郑成功率船队西行勤王,鏖战碣石湾及红海湾之间。时郑妹负责军需监管,因船队在白沙湖被清军包围覆没而殉难,郑成功在内湖狮地山葬妹藏宝。后来,郑妹化神佑民,多次在海上护航救难,内湖群众建“金刚仔妈祖庙”纪念之,曰:“郑祖禧”。由是大德港之外为常年吹西南风之“笑海”,风浪大不宜渔猎泊船,大湖船民经常进入施公寮半岛挡护下的白沙湖活动,往来中感受到了郑祖禧灵验之事,故请祀分灵于大德妈祖庙。
  三妈庄静云:传说本源在大德村,其人生活于明末清初。当时,村上有一位叫林愩的忠厚男子,娶了大德港北侧浮头村一户草药世家的女儿庄静云为媳,她心地善良,处事和睦,经常为过往船民和当地渔民免费治疗疑难杂症,称誉四乡六里。有一次,她到村前的横山上采药,不慎踩崖石落空而坠亡。妈祖闻讯后托梦庙祝,把其收为义妹供座。
  四妈林淑贤:传说本源在陆丰潭西上埔村,其人生活于清康熙年间。林淑贤为上埔村林秀才的爱女,天生丽质,聪明孝顺,七岁通诗书,十岁会绘画。成年后,四方上门求婚者络绎不绝,最后他父亲为女儿择定婚嫁同窗好友、金锡都湖仔村施秀才的长子施琅。有说出嫁那天和风丽日,迎娶队伍浩荡,所经之地群众无不啧啧称赞。但从咽港船渡西岸时,没想到波浪突飚,摇晃间林淑贤跌落海中不见踪迹,真是天妒红颜。数日后,淑贤托梦父亲,吩咐不必伤悲,其为天女转世而来,已与大德妈祖结为姐妹。日后,上埔村被认定为四妈娘家。
  五妈莫妹:传说本源在大德港,其为木雕女神像。清乾隆十二年秋月,海陆丰连续遭遇七天七夜的大风雨,山洪暴发,河水横溢。雨过天晴之时,在大德妈祖庙祈祷的人们听到前面港池传来悲切的啼哭声,庙祝循声索寻,发现红树林中有一尊女神木雕像。经卜问,原来是三溪源头罗畲山的客家女神,庙宇被洪水冲塌了才漂流至此。于是,合祀归座,认为五妈了。
  妈祖做了很多有益于民众的善事义举,聚集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因之受到了海内外华人的尊崇。而大德港“五身妈祖”的神祗籍贯地方化、女神娘家姓氏化的民俗事象,富有人伦色彩,丰富了妈祖信仰的文化内涵。
  第一与海丰多元的移民文化有关。在过去的时光里,天地苍茫,山高水远,人们迁移或落居每一个陌生地方,对大自然深怀敬畏,需要心灵保护,神祗崇拜是最实惠而直接的慰藉。
  海丰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古人类已频繁涉足沿海地区,留下了世界考古史上知名的沙坑北、三角尾、菝仔园及宝楼山等30多处文化遗址,尤其在沙坑北村址高地上发现的神庙遗迹,浮现了海丰先民最初的宗教崇拜。夏商以降,县内百越杂陈,汉族客人随后入境,与畲疍、三苗等原住居民边斗争边融合。汉代或东晋海丰建县以后,闽赣客人进入。宋室君臣南逃,海陆丰发生了局部战争,散失的士兵潜匿为民。
  明中季间,海丰东有倭寇,西有峒贼,涂炭生灵,人口骤降。田牧渔盐箫疏之际,漳厦人纷至沓来,与留守的前代先民及西来的广府移民不期而遇,互相包容,共同开发。清初移民缩界结束之后,海陆丰形成了以闽南民系为主、客家民系及广府民系为辅,并有少数畲蛋族裔共处的聚落形态。由此,多元的移民文化带来不同的民间信仰,紧随着迁徙抵足而绵延下来。
  海陆丰大地到处充斥着神明,存在着一庙多神、真人入神及相同性别神祗共祀的多元现象。“五身妈祖”许是海陆丰先民带来的女神集合,是各支民系在出海口交融一起、和平共处的象征。
  第二与大德港独特的地理人文有关。大德港位居天涯海角,官方管控的军事力量有限,法治约束力薄弱,自由度宽松,民众须节制自律,创建和睦相处的宜居环境。尤是每逢海氛森严,盗匪告警的时刻,亟需团结共御。因之,适逢其会,群众依据心理需求,将不同来源而近似概念的女神与“天后圣母”共祀,企望神祗聚合强大的法力能量,保境安民。
  大德港五水归堂,山抱水绕,港湾腹大嘴小,为海陆丰沿海进入内陆的重要门户,是蛋民船户的给养点、中转站及避风港。靠海吃海,海洋劳作危险程度高,之所谓“行船走海三分命”,“天有不测风云”,群众呼唤神力导航,照亮平安。由此凡能够镇风平波、逢凶化吉的女神,均迎合他们心理保险的需要。
  大德港的人口不多,姓氏较之其他地方单一,又限于同姓不通婚,男儿的婚娶渠道狭窄。海上作业以男性为主,既要求女性持家教子,保障生活后勤,又能坚强勇敢,仁慈善良。然而过去的岁月,大湖长期处于阻山隔水,往来不便的闭塞状态,兼之地质斥卤、粮食欠收等不利条件,导致一些外来女子不愿嫁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海丰还有“大德湖仔死不嫁”的俗语。因之,聪明、美丽、贤惠、奉献的组合女神形象符合大众审美,是大湖人对女性美、母性美的追求,“五身妈祖”崇拜在这个僻远地域受到群众欢迎。
  第三与开放的海洋文化特性有关。妈祖信仰具备海洋文化特性,较之其他信仰宽泛多姿。毋庸置疑,先于妈祖的女神崇拜由来已久,有如女娲、九天玄女等上古女神,有如注生娘娘、地母娘娘等自然女神,还有属于下层文化遗产的母性女神、英雄女神等等不胜枚举,但她们都不及妈祖信仰较之深入人心。因为妈祖首先是有生活原型的自然人,逝后才在皇权的推动下得以立庙祭祀,走向普罗大众。所以,妈祖离人类近,有亲切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先民在奉祀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感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因此,不同地域的人民群众按照自己的意愿对神祗采取了不同的供奉方式,有的创造性地把妈祖林默娘换成本地人,有的干脆把周围存在的女神神迹归入妈祖庙共祀,有的为了方便分散游神而塑造多身妈祖神像等。
  有如传说陆丰甲子港妈祖的原型叫张柔娘,她生前在澄海南洋村中嫁给了秀才王六御。有一次,王被海贼绑架多日未回,柔娘忧郁而死,王脱险后十分悲伤。次年他赴广州省试途经甲子港,在祭拜妈祖之时看到妈祖神像的扇子突然掉了下来,他捡起扇子准备送回,却发现扇上竟然有自己的题诗字迹,那是他当初送给柔娘的定情信物,仔细观察神像,妈祖原来就是柔娘。
  有如福建莆田的兴角祖庙,主祀行医济世的吴四娘、兼祀妈祖林默娘和扶危济困的陈靖姑;山东长岛的海神娘娘庙,奉祀大妈林默娘、二妈陈怀玉(传说唐代开漳王陈元光三女逝后显灵)、三妈林妃瑶(传说为大妈祖转世的台湾女神)。广东类似的女神创造还有澄海莱芜神女、饶平三女庙,陆河三奶庙(奉祀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等等,她们蕴涵的民俗思想与大德港“五身妈祖”相近,展示着女神动人的人性美、劳动美、创造美、人道主义的母性美,是妈祖文化崇拜的延伸。


尾 声
  
  大德港临海灾害频发,沿岸居民或船户流动性强,风里来浪里去,大湖人形成了随遇而安和自由宽松的性情,以及豁达、开放与包容的胸襟。他们不管是前人遗留的女神神迹,还是发生在周边灵异的神女传奇,只要符合妈祖神格范畴的均可安座入祀。因之,随着明清两代的烟火熏烤,五身妈祖的形象越发崇高了。
  先民造神,皆因扬善弃恶、祈求安宁和维系社会和谐的民间崇拜而起,由之绵延着深远的精神动力。五身妈祖在岭南地区具有独创性,是大湖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通过代入、嫁接、聚合而丰富妈祖文化内涵的神祗崇拜,带不共性的普遍的精神需求。
  今天,海陆丰信民筹划在凤穴灵地之巅兴建一座高达24.88米的五身妈祖雕像,并刻画出她们动人的传奇故事。届时,大湖等你来,你可以在饱尝东溪鱼、高螺蚝之后,顺着环山石径去领略大湖纯美的湿地风光,你将有“闲上山来看沧海,忽于沧海见青山”的别样感受……


楼主热帖
[文化天地] 墨彩飞扬 月满书香红草
[城区文艺品清湖] 【品清湖第五期】赤胆仁心
[文化天地] 【品清湖第五期】战疫歌
[文化天地] 【品清湖第五期】等我回家
[文化天地] 【品清湖第五期】李贵雄(篆刻)
[文化天地] 【品清湖第五期】宅 家(外一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