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
查看: 95619|回复: 0

[陆丰] “革无益之费”的勤俭美德——陆丰桥冲镇湖石村世代传承的文明家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5 11: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汕尾日报记者  黄俊杰
  走进陆丰桥冲镇湖石村,探访在这里居住生活几百年之久的郑氏,领略其世代传承的勤俭美德与文明家风。
  文明载体的岭南建筑特色
  雍正四年,郑氏一族在湖石村建起了祠堂“笃庆堂”;后因年久失修,光绪十二年(1886)时重建;现在看到的就是光绪时期的祠堂建筑。
  祠堂占地面积约430平方米。祠堂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两边呈对称结构,体现出一种均衡与和谐之感。祠堂的正门颇有气派,红瓦绿檐,门顶飞檐,石雕篆刻,面阔五间的形状很明显。踏进祠堂内,呈现了二进四合院式的平面布局,由头门、院落、左右廊、拜亭、正堂等构成,属于硬山顶建筑;祠堂内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梁架结构,梁架、雀替、瓜柱等构件雕刻有狮子、花草、戏剧故事人物等为装饰内容。拜亭屋脊用瓷镶嵌彩色图案。这些彩色图案线条勾勒均匀自如,色彩斑斓,至今还鲜亮引人;绘画“三英战吕布”着笔古拙,情态逼真,动感十足,喊杀声似乎震天而来。而上面的木刻,不管的平雕、浮雕还是立体雕,都展示出简单古朴和大气,包含着一种时代的气质美。
  再看祠堂的正堂,梁上挂着引人注目的“进士”牌匾,后面拜亭梁上挂着牌匾写着“笃庆堂”。“笃庆堂”是郑姓族人举行春秋祭祀和议事聚会的地方。祠堂也很讲究建筑的通透。根据岭南气候的变化,选择前低后高的稍微梯度的建筑,有利于充分采光、通风,突出了岭南祠堂建筑的普遍特点。
  祠堂的大门前左边,还有一副石制旗杆夹,是乾隆年间被赐为明通进士的郑荐琏的印记。
  “革无益之费”彰显勤俭美德
  湖石郑氏认识到:而贫富不齐,苦乐各异者,非造物之独私于丰盈,而故憎于穷困也。同时也深知“古人理财,既有以开其源,复有以节其流,是以量其所入,度其所出。治国如是,则守家可知,即守祖亦可知。倘若不节俭,挥金似土,终必耗败。”
  因此,他们就明确实行“革无益之费”:“毋得因仍每岁于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内有鼓吹、景戏至祠庆贺者,祖中赏以酒钱多寡随酌,然亦不过百文,无致失礼而已,无庸太多。元宵开灯,凡祠内所用油、烛、红纸,戏班、鼓吹各等项,系得男孙者派钱支用,不得混支族钱。如端午、中秋、重阳等佳节,即族中有一二生事者引惹外乡,或开龙舟,或赛演戏,此乃召衅之端,不但不得混支祖钱,且当惩戒,以绝祸萌。”
  这里文字虽短,却很明显地告诉人们:春节大年三天给长辈的孝敬钱,以“无致失礼”即可,没有必要太多,太多了就是浪费,就是无益。
  对公私的花费也给予明显划分,元宵开灯是得男孙者的喜事,费用自然由他自家出,不能与族里公家的混淆起来,使用公家的钱。而引入喜庆活动造成浪费的人,被视为“生事者”,要遭到“惩戒,以绝祸萌”。这点现在看来虽然有些过分,但从安守本分、避免浪费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来说,也是有作用的。
  也有一种“精准扶贫”
  湖石郑氏也传承和弘扬着古往今来的一种“扶贫济困”的精神。他们明文规定:“族中有安分力作,不敢纵逸,乃命途蹇剥,竟致贫乏,不能自存,甚至父母之丧,不能备一棺木者,亲属不得袖手旁观,族中亦宜酌量帮助。”这里分了两种必须给予帮扶的情况:一是命途蹇剥,竟致贫乏,不能自存;另一种是不能自存外,碰到父母之丧却不能备一棺木的。而帮扶的前提条件是“安分力作,不敢纵逸”,这样才有资格得到帮扶。但是,如果是“不事正业,游手好闲,自取其毙者”,则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藉口去帮助他。
  这种规定,体现出 “血浓于水”“亲情永在”的观念。自可知道其是礼义之乡,行之当远。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陆丰市部署推进森林防灭火工作
[汕尾资讯] 陆丰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汕尾资讯] 陆丰市召开2024年市政务服务窗口和12345政务
[汕尾资讯] 陆丰市领导深入基层一线督导检查森林防灭火工
[汕尾资讯] 陆丰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汕尾资讯] 陆丰市领导深入基层一线调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