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093|回复: 0

[陆河] “点土成金”拓宽发展新渠道 ——陆河县新田镇“全域整治”赋能“百千万工程”侧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3 15: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记者走进新田公园,沿着林荫小道蜿蜒而行,不一会到达园内古色古香的三层高塔。站在塔顶,只见周围绿树环绕,一碧如洗;再往远处看,一座座漂亮的小楼房错落有致……这是该镇推进镇域高质量发展空间取得的成效。据统计,新田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入库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17.34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4个,开工率77.8%。
  自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特别是“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陆河县新田镇坚持以“全域整治”赋能“百千万工程”,按照“整体谋划、分片实施”的工作思路,以全面优化提升生态、城镇、农业“三大空间”为抓手,落实“土地整治+”的各项工作举措,形成全镇北、中、南三大片区差异化、联动式发展的整治工作格局。
1044746.png
  绿树葱郁的新田公园。
  打造红绿互彰的生态空间
  护绿植绿,才有好环境、好产业。记者在一张新田镇航拍照片上看到:一大片白色小楼房拔地而起,硬底化的道路四通八达,宽敞的学校操场设施齐全,周边群山连绵起伏、绿树挺拔、苍翠欲滴……仿佛整个小城被“绿”笼罩,十分诗意,如同置身童话故事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田镇大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该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田镇坚持北片区重保护、活文化,全力打造红绿互彰的生态空间。
  该镇北片区具备生态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和林下经济产业基础较好三大优势。因此,该镇坚持“生态修复+资源利用+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以做好生态、文化、水资源利用三篇文章为重点,着力解决生态功能退化的问题。
  通过实施河道生态修复、退桉还林、绿化美化,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等工作,筑牢全镇绿色生态屏障,投入资金2000万元,实施新田河1.5公里生态修复项目,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整治目标;引进“奇楠”沉香产业园项目,种植沉香树15万株,实现退桉还林1600多亩;结合“中华蜜蜂小镇”建设,新增种植鸭脚木、山乌桕等蜜源植物680多亩;全力做好红椎、华润楠连片区、水源保护区、新坑湿地等生态功能区保护工作。同时,该镇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利用,打造省内红色研学目的地,累计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完善了景区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对8处红色革命遗址进行修复,实现了景区每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当地村民增收近1200万元;结合利用抽蓄人工湿地,谋划打造“红色+绿色+蓝色”4A旅游景区和省内红色研学目的地。此外,该镇推进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态价值的有效转换,通过实施林业碳汇项目、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开展村庄建设用地腾退腾挪、做大做强蜂蜜、茶叶等特色产业,实现生态价值的有效转换。全镇林业碳汇覆盖10个村,实现碳减排量8.4万吨,预估总收益512万元;实施拆旧复垦腾退村庄建设用地34亩,腾挪村庄规模200余亩,优先保障抽水蓄能项目后续配套设施及北部乡村产业用地需求;坚持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目标,做大做强蜂蜜、茶叶、菠萝、沉香等特色产业,实现年总产值超8000万元。
  打造宜居宜业的城镇空间
  记者看到,该镇的柏油路路面宽阔明亮,路旁种植了一排排枝繁叶茂的绿树,像站岗的卫士一样;路灯上面挂着红色的中国结,夜幕降临时一路望去“一片红”。引人注目的是,路旁设置了很多标示清晰的停车位,为群众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新田镇大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镇空间,现在交通规划十分科学,到处都有停车位,出行不再难了。”市民彭先生告诉记者。“要想富,先修路,修好了道路,优化了空间布局,为更多企业的进驻提供便利。”罗女士对记者表示。
  该镇中片区具备居住人口集中、国有储备用地存量大(共有547亩)和区位优势明显等优势,因此坚持“空间优化+城乡融合+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解决空间布局无序化和资源利用低效化的问题。
  该镇着力打造宜居环境,实现城乡融合新面貌。围绕解决老圩镇“乱、挤、堵”的问题,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累计投入资金8600多万元,对圩镇主干道、背街小巷及周边村容村貌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人居环境有了质的飞跃;通过对空间规划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优化调整,重点保障幼儿园和小学迁建、卫生院改造等民生项目落地,尤其是通过调整18亩永久基本农田,为新田河防洪堤、环镇南路等重要民生基础项目建设预留了足够空间;通过将北片区腾挪的约60亩村庄建设用地优先布局在圩镇城镇开发边界周边,有效解决了镇区周边村民的宅基地及村集体产业用地需求,实现城镇扩容提质的工作目标。同时,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形成产业集聚新格局。通过优化城镇开发边界,解决了一家温泉酒店二期80亩产业用地需求和环城路两边约40亩地块不连片、不利于开发使用的问题,腾出优质连片发展空间;通过优化调整空间规划,重点为谋划建设的镇工业产业园、高新区物流产业园、温泉产业园、甬莞高速特色服务区等项目落地预留足够空间,特别是在分类调整中结合绿美生态建设腾出了45亩公园绿化用地,逐步打造形成产业集聚、绿美相融的城镇空间。
1044746.png
  新田镇发展养蜂产业,提高农户收入。图为位于新田镇的广州综合试验站示范蜂场。
  打造良田连片的农业空间
  土地是经济发展之本,新田镇坚持南片区重耕保、强整合,打造良田连片的农业空间。该镇依托南片区具备农用地面积大和农业种养产业基础好两大优势,坚持“耕地保护+农田整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以打造连片良田、发展现代化农业为重点,着力解决耕地碎片化、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的问题。
  推进农用地整理,形成农业提质连片的新局面,该镇通过实施约3500亩的农用地整理项目,实现了全镇耕地空间的布局优化;结合现有6200多亩的补充耕地规模,谋划打造南部片区的千亩、万亩良田集聚区。如农户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养蜂酿蜜,在“小坡地”上设置五颜六色的蜂箱,养殖的蜜蜂大而美,酿出的蜂蜜香醇甜美,引人陶醉,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同时,该镇着力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通过流转土地4200余亩,引进落户万科环海生猪繁殖基地和超美肉牛养殖加工基地两家现代化养殖加工企业,引进中鑫航·智谷田园综合体项目(一期总投资约2500万元),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年均增收近200万元。
来源: 汕尾日报

  记者:彭伟栋
  通讯员:新田办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第三届院士专家广东校园行(汕尾)活动走进陆
[汕尾资讯] 全“绿”以赴 共绘美景——陆河县各地掀起绿
[汕尾资讯] 陆河县委社会工作部揭牌成立
[汕尾资讯] 陆河油柑产业园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正式上架
[汕尾资讯] 上护镇护北村完善村规民约 推进移风易俗
[汕尾资讯] 陆河医共体总医院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