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汕尾市奎山公园花费巨资修建了一道“漂亮”的围墙,将公园与外界隔开。这一举措,在当时就引发了诸多质疑,我也忍不住提笔,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今,得知奎山公园的围墙终于被拆掉,我由衷地感到欣喜。
免费开放的公园,本应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是市民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它的大门,应当向每一个人敞开,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贫富。然而,那道围墙的存在,却像是在城市与市民之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隔阂。它不仅将公园的美景藏了起来,更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拒之门外。
修建这道围墙,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那些本可以用于改善公园设施、提升公园品质的资金,却被消耗在了这道毫无意义的围墙上。每一块砖石、每一根钢筋,都凝聚着纳税人的心血,却未能发挥应有的价值。这不仅仅是金钱的浪费,更是对城市发展资源的错配。
围墙的存在,还限制了公园的开放性和可达性。它让公园变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市民在路过时,只能透过围墙的缝隙,窥探里面的一丝绿意。这不仅破坏了城市景观的连贯性,也让市民对公园的亲近感大打折扣。一个真正好的公园,应该是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它的绿色、它的活力,都应该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为城市增添生机与魅力。
如今,奎山公园拆掉了围墙,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它让公园重新回归市民,让城市重新拥有了一片开放的绿地。拆掉的是围墙,打开的是城市的胸怀;消除的是隔阂,拉近的是城市与市民的距离。这不仅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释放,更是对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
希望这样的改变,能够在更多的地方发生。让我们一起拆掉那些不必要的“围墙”,让城市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有温度。让每一个市民,都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感受到自由、平等与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