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沙坑村寻发展迹,做调研行探乡村情 为深入了解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2025年7月7日,广东医科大学七里香志愿服务队前往汕尾市捷胜镇沙坑村,通过实地参观、入户调研、座谈访谈等形式,开展了一场接地气、察实情的乡村调研活动。 驻足沙坑文化博物馆,静品乡村历史文脉 调研首站,广东医科大学七里香志愿服务队来到沙坑文化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从明清时期到现代的各类文物展品,包括传统农具、民俗器物、老照片等,系统展现了沙坑村的历史沿革、渔业文化与民俗风情。在讲解员的介绍下,队员们详细了解了村庄从渔村到宜居乡村的变迁历程,尤其是当地“耕海牧渔”的传统智慧与独特的宗族文化。看着一件件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展品,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沙坑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对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分组穿街入户问民生,深听村民心底期盼 随后,广东医科大学七里香志愿服务队分成4个调研小组,深入沙坑村的街头巷尾开展实地走访。队员们走进村民家中、田间地头,与老人、青壮年、孩童等不同群体亲切交流,围绕“村庄发展现状”、“文化传承困境”、“民生需求”等话题展开调研。“现在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传统渔歌没人学了”“希望能多搞些文化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老家的历史”……村民们的心里话被队员们认真记录在调研本上。其中一个小组在调研路上遇到了一位年事已高的老爷爷,通过谈话得知,老爷爷是一个人在当地居住,身边常年无人陪伴。“我已经很久没看见像你们这样年轻的面孔了,坐下来陪我聊聊天吧”,老爷爷的这句话让该调研小组的成员们十分感动,他们也坐下来陪老爷爷一起聊天。通过面对面沟通,广东医科大学七里香志愿服务队不仅收集到了详实的一手资料,更感受到了村民们对家乡发展的期盼。 恳谈沙坑村党支部党员,共谋乡村振兴路径 调研最后,广东医科大学七里香志愿服务队队员们与沙坑村党支部党员钟益彬(后称钟先生)进行了座谈。钟先生详细介绍了沙坑村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文化保护、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提到村里正通过种植红薯,在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的对口帮扶下引入红薯粉工厂,发展红薯粉文化等方式激活特色资源,并计划以此为基础带动生产、拓宽发展路径。针对队员们提出的“如何吸引年轻人返乡”“文化博物馆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等问题,钟先生逐一耐心解答,并希望大学生团队能为村庄发展带来新视角、新建议。双方还就后续可能开展的志愿服务合作交换了想法。 此次沙坑村调研之行,广东医科大学七里香志愿服务队不仅加深了对乡村文化与发展现状的理解,更在实践中积累了基层调研经验。广东医科大学七里香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表示,队伍将认真梳理调研成果,为沙坑村的发展贡献青年智慧,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文字/李晓彤 摄影/七里香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