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渡海公园,传承红色星火 7月9日清晨,朝阳初升,海风轻拂着粤东海岸的沙滩。广东医科大学七里香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踏着晨光,于上午8时抵达陆丰市金厢镇周恩来渡海处公园。这座承载着革命记忆的红色地标,将为队伍此次的下乡之旅画上完美的句号。 步入公园听讲解,回溯恩来渡海往昔 阳光刚刚洒向大地,广东医科大学七里香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便精神抖擞地抵达了周恩来渡海处公园。这座位于陆丰市金厢镇的公园,是为纪念周恩来同志一段重要的革命历史而建。1927年,南昌起义军南下,周恩来同志在途中感染疟疾,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与帮助下,于此处养病并成功渡海前往香港。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篇章,更是激励后人不断奋进的精神源泉。 队伍一进入公园,便被其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队员们首先来到周恩来同志渡海处纪念碑前,碑上“周恩来同志渡海处”八个大字苍劲有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队员们整齐列队,向纪念碑敬献鲜花,深深地鞠躬,表达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随后,他们在公园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园内的各个景点,认真聆听每一个关于周恩来同志以及那段革命岁月的故事。“当时周恩来同志发着高烧,躺在渔船的舱底,在敌人的严密搜捕下,仅凭一盏马灯指引方向,在惊涛骇浪中漂泊了近30个小时。”讲解员的话语,带着历史的厚重感,服务队成员们屏息聆听,目光紧紧锁定在纪念碑旁复原的木质渔船模型上。船身斑驳的纹路、简陋的舱室,仿佛将众人带回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队员们一边参观,一边做着笔记,时不时提出问题,与讲解员进行深入交流。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当年周恩来同志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守革命信念,为中国革命事业不懈奋斗。他的这种精神让队员们深受触动,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决心。 围坐座谈论红史,共探精神传承路 此外,队伍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座谈会。队伍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对革命历史的感悟。一位队员激动地说:“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和不易。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其他队员也纷纷发言,互相鼓励将革命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长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 回顾总结再升华,续写时代奋进新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午时分悄然来临,队伍乘坐的大巴缓缓驶离公园,车窗外,纪念碑在阳光下依旧挺拔。尽管此次探访仅历时半天,但革命先辈的勇气、人民群众的赤诚、红色土地的厚重,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成员们前行的道路。
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广东医科大学七里香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乡村振兴和红色文化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三下乡精神,为其他大学生树立了榜样。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秉承这种精神,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字/张艺涵 李晓彤 摄影/七里香宣传部
|